摘要:全球贸易摩擦升级,成就了豆类期货4月的涨势。豆二本月累计涨幅已逾5%,豆一更是上涨了近9%,重返4000点上方。下游品种豆粕亦“涨”势喜人,月度升幅超7%。
全球贸易摩擦升级,成就了豆类期货4月的涨势。豆二本月累计涨幅已逾5%,豆一更是上涨了近9%,重返4000点上方。下游品种豆粕亦“涨”势喜人,月度升幅超7%。
豆一昨日再度大涨,支撑期价持续攀升的原因是什么?期价能否突破前高?为什么进口大豆到港量增加,但豆粕库存仍持续下降?供需错配局面将持续到什么时候?当前豆粕市场存在哪些风险点?五一长假前如何调整豆类品种交易策略?
● 豆一昨日再度大涨,支撑期价持续攀升的原因是什么?期价能否突破前高?
方正中期研究院农产品团队负责人 王亮亮:目前东北产区基层农户余豆见底,货源主要集中在贸易商手中,市场流通货源偏少,贸易商挺价惜售,支撑市场价格。五一假期节前备货一定程度上支撑了豆价,阶段性供需共振带动豆一价格上涨。期价续涨驱动预计不足,目前高价国产豆有价无市,备货结束后需求预计仍将清淡,目前内蒙古等地国产大豆继续拍卖,豆一价格预计难以有效突破前高。
宏源期货大连分公司财富管理事业部研究员 刘胜男:首先是受贸易政策的影响,其次是由于近期巴西到港大豆延期检验,导致饲料厂豆粕库存减少,推动大豆上涨,最后是近期拍卖有抢豆现象。从技术角度看,大豆上升趋势良好,突破前高概率比较大。
中信建投期货油脂油料研究员 刘昊:当前东北地区基层余粮所剩无几,部分农户选择挺价销售,贸易商收购上量困难,给予大豆现货价格支撑。另一方面,市场讨论进口大豆大量到港时间可能再度延后,引发华北、东北地区豆粕价格上涨,间接打开国产大豆压榨利润空间,提振油厂收购非转基因油豆积极性。此外,今日内蒙古地方调节储备大豆拍卖成交13.3万吨,成交率93%,成交均价3884元/吨,多数溢价成交。考虑增扣量价格及出库费用后,实际出库价格可能达到4050-4150元/吨。尽管气温回升导致终端市场大豆食用需求受到抑制,但前述利多因素短暂主导盘面,带动期价走高。内蒙古储备大豆成交良好暗示非转基因大豆压榨需求仍有空间,短期有利于豆价偏强运行;中长期来看,若后续进口大豆顺利到港,供应压力兑现预计会令豆一期价面临回调可能。
● 为什么进口大豆到港量增加,但豆粕库存仍持续下降?供需错配局面将持续到什么时候?
方正中期研究院农产品团队负责人 王亮亮:一季度大豆进口到港量偏低,4月中旬以后大豆到港量逐步增加,但由于大豆延迟卸港入厂以及部分地区因电力等原因导致油厂开机率下降,华北、华东地区豆粕货源偏紧,推动豆粕价格上涨。供需错配预计在五一节后会逐步解决。
宏源期货大连分公司财富管理事业部研究员 刘胜男:主要是受延期检验影响,养殖厂库存减少,大量采购,导致短期供需。目前来看随着巴西大豆检验的加快,供需错配的格局,将会很快得到缓解。
中信建投期货油脂油料研究员 刘昊:进口大豆到港与油厂豆粕库存背离的潜在原因可能在于进口大豆满足海关有关货物准予提离的条件,进而油厂采购的大豆报关后,可以将大豆提前提取至筒仓中,表现为油厂大豆库存增长。但这部分豆源在检疫完成前不被允许进入压榨环节,因此油厂开机率近几周仍然处于低位。与此同时,下游饲料企业豆粕物理库存较低,引发补库需求,导致油厂豆粕库存不断减少。当前大豆到港与油厂大豆库存均已开始增长,预计等待海关检疫完成后即可流入压榨,届时供需错配局面有望缓解。
● 当前豆粕市场存在哪些风险点?五一长假前如何调整豆类品种交易策略?
方正中期研究院农产品团队负责人 王亮亮:豆粕假期关注点在于大豆通关到港量的增加以及油厂压榨开机率的回升情况。另外中美贸易关系的变化也在时刻牵动人心。目前美国大豆正在播种,阿根廷大豆也开始收割,需要关注这两国大豆播种和收割进度情况。豆一和豆粕节前预计偏强走势,节后预计有下跌风险。
宏源期货大连分公司财富管理事业部研究员 刘胜男:目前豆粕最大的风险点就是受美国贸易政策变化无常影响,其次就是市场上的需求,是否随着旅游旺季的来临,能否真正改变供需格局。
鉴于目前的豆类价格,既不高也不低,政策变化大,外部市场不稳定,我个人建议五一假期可以空仓等待,如果有现货或者买现货,可以考虑用期权的方式进行保护。
中信建投期货油脂油料研究员 刘昊:短期来看,巴西大豆到港前夕,国内豆粕库存降至历史低位,05合约再度冲高反映市场定价极短期内的供应偏紧;同时受5-7月大豆大量到港影响,远月合约涨幅有限,需要警惕大豆到港再度延误进而推动豆粕估值上移。中长期则继续聚焦北美天气叙事和中美贸易关系演变。考虑到油厂开机恢复存在不确定性,五一假期倾向轻仓过节,节后关注开机率以及豆粕库存回升节奏。长线视角下,在5-6月新作美豆面临减种、7-8月北美天气交易、中美贸易博弈持续以及美国生柴政策转好的背景下,远月CBOT大豆存在向上叙事空间,也有望为豆粕远月合约提供向上弹性。
来源:中华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