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全面振兴走在前 新质农业看潍坊·新农人丨从“新农人”到“兴农人”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4 00:04 2

摘要: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对表中央一号文件,充分展示潍坊拓展创新“三个模式”、推进乡村振兴融合化发展、培育壮大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丰硕成果,生动展现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的乡村全面振兴潍坊画卷,潍坊市融媒体中心(潍坊传媒集团)、潍坊市农业农村局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对表中央一号文件,充分展示潍坊拓展创新“三个模式”、推进乡村振兴融合化发展、培育壮大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丰硕成果,生动展现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的乡村全面振兴潍坊画卷,潍坊市融媒体中心(潍坊传媒集团)、潍坊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开展“乡村全面振兴走在前·新质农业看潍坊”大型采访活动,组织各传播平台全媒体记者,进行蹲点式、行进式采访,挖掘、展现潍坊市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创新实践和成功经验。

即日起,潍坊市融媒体中心各传播平台联动推出“乡村全面振兴走在前 新质农业看潍坊”栏目,下设“新农人”“新农技”“新型经营主体”“新产业新业态”等子栏目,并定期推出蹲点调查。敬请关注。

新派讯 芳菲四月,满城繁花。在潍坊临朐县辛寨街道朱家峪村,山坳里的鲁农家庭农场科技感十足。

一间无尘车间里,8台“摊煎饼机器人”一字排开,舀面、上鏊、快速转动鏊子将面团摊成薄薄的饼,再把摊好的煎饼吹下鏊子,每30秒就有一张薄如宣纸的煎饼“下线”。整个生产环节不需要人工,煎饼从蒸煮粮食到下线包装,9道工序都能在车间里封闭式完成。“智能化改造不是为了节省人工,而是为了提高标准。”朱家峪村党支部书记、鲁农家庭农场负责人曾永说道。

即使再小的工厂也需要数转智改,即使再初级的产品加工也需要标准化来控制品质。这是曾永的“创业心得”。

曾永

朱家峪村有句童谣:“山连山,坡连坡,巴掌地里种谷子”,这座临朐县西南大山腹地里的小山村,共有270户、970余口人,祖祖辈辈种杂粮、山楂等农作物,传统种植附加值低。2014年,曾永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认识到: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只有壮大村集体经济,才能更好地为村民服务。

“当时我绕着村子转了一圈又一圈,看到有的人家因为在外打工而土地撂荒,觉得非常可惜,我就想通过合作社流转过来,大规模种植谷子。谷子种了几年后,产量质量都稳定了,我就又想到我们村里几乎家家户户会摊煎饼,一些农户还会去农村大集、农贸市场里卖,就想着能不能把煎饼做成村集体产业。”曾永回忆说,经过广泛调研和商议,“鲁农家庭农场煎饼生产队”便筹备起来了。

临朐县鲁农家庭农场工人整理煎饼。

“过去一家一户摊出来的煎饼,样子不一样,酸甜口感也不一样,达不到进军大型商超的标准,更谈不上出口,也形不成规模和品牌。”曾永认为,既然要把煎饼当作一个产业来打造,那就要定位高端,因此他将煎饼定位“营养、保健、零食、高档”。

曾永投资40多万元购进8台煎饼机,以及石磨、蒸车等设备,装修了更衣室、加工车间等,第二个月就招募人员、调试机器,进行试运营。目前,鲁农家庭农场在第一台定制的煎饼机的基础上,“哪里不趁手就改造哪里”,经过经年累月的改良,已经研究出“第四代半”智能化设备。

鲁农家庭农场煎饼生产线

“摊煎饼”这个传统手工行业,在临朐县迎来了“标准化时代”。坚持以农产品精加工实现农业产业化,鲁农家庭农场注册了“沂山谷道”商标,农场生产的软煎饼采用自然低温发酵技术,加工全过程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标准,如今已走进大型商超、头部电商,并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

这是一场科技改变乡村的实验。鲁农家庭农场成了当地农民收入的增长点、产业兴旺的着力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试验田。

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鲁农家庭农场种植面积扩大到800亩,增加当地妇女就业50人,每人每年增加收入2万元,“沂山谷道”软煎饼年经营收入达200万元以上。

鲁农家庭农场的煎饼产品

在鲁农家庭农场的展厅,“中国绿色健康食品标志”“市级绿色家庭农场”“潍坊名吃”……一项项荣誉挂满了展厅的西墙。一张薄薄的煎饼,为朱家峪村赢来一墙荣誉。

作为临朐县第一个做电商直播的村党支部书记,曾永知道,“新农人”的使命除了传承好从父辈手里接过来的手艺外,还要通过数字技术对传统农业进行提质升级。曾永建设了400平方米的电商直播间,采取“党建+电商”模式,成立临朐县电商直播党支部;临朐县鲁农家庭农场被认定为“山东直播电商企业”,线上销量达到总销量的30%以上。

从“新农人”到“兴农人”,曾永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探索出一条以技术创新引领传统农业升级换代的发展之路,为农业发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来源:临朐县融媒体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