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截至3月末,友谊宫俄式西餐自助相关短视频播放量已达到1227万次,预售额达618万元。在餐饮业传统的3月淡季,友谊宫俄式西餐自助火爆“出圈”,折射出老字号国企积极拥抱市场变化,不断提升“服务市场、创造市场”的能力作风之变。
截至3月末,友谊宫俄式西餐自助相关短视频播放量已达到1227万次,预售额达618万元。在餐饮业传统的3月淡季,友谊宫俄式西餐自助火爆“出圈”,折射出老字号国企积极拥抱市场变化,不断提升“服务市场、创造市场”的能力作风之变。
一次盛会
点燃“焕新再出发”决心
2024年12月,哈尔滨友谊宫完成升级改造,全面提升了酒店品质功能。作为一家拥有70年辉煌发展史的国有老店,如何抓住哈尔滨举办第九届亚冬会带来的发展机遇,放大“后亚冬”效应,成为酒店焕新再出发面临的一道新考题。
友谊宫管理团队牢牢把握哈尔滨城发投集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围绕“创造市场”要点,深刻领会“无中生有”含义,确定以“历史底蕴+产品创新+精准营销”为核心策略,充分发挥友谊宫深厚的品牌文化、良好口碑、全新环境、高标准服务等优势,全力打造契合大众需求的俄式西餐自助服务,为市民带来高性价比、高品质的餐饮体验,打造哈尔滨文旅餐饮市场新IP,为哈尔滨文旅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提供品牌支撑。
一道菜单打磨
传承经典餐饮文化
友谊宫建立于1954年,时称中苏友谊宫,见证了哈尔滨无数的“重要时刻”,被称为哈尔滨的“国宾馆”,有着深厚的中西融合文化底蕴。友谊宫的西餐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56年。当时,为满足苏联援建专家的生活需求,友谊宫引进了大批烹饪大师,还多次邀请苏联烹饪专家进行指导,传授俄式西餐技艺。多位外国政要及社会知名人士,都曾在友谊宫西餐厅留下足迹。
“在岁月的沉淀中,友谊宫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中西合璧的餐饮文化,俄风欧韵的友谊宫食品率先走出星级宾馆,走上市民的餐桌,如今成为哈埠中西风味融合的美食名片,我们受此启发,决心率先在餐饮方面实现第二次突破。”友谊宫负责人介绍,友谊宫以西餐为切入点,深入展开市场调研,推出了俄式西餐的全新自助模式,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用餐体验。
在筹备阶段,友谊宫汇集内外资源推进俄式西餐自助的菜品研发,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群体,打磨亮点菜单。菜单设计既保留了俄式西餐的经典风味,还加入了现代多元化元素,提供多种式样菜品、西式糕点及饮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
一个理念倡导
迎来大批文明用餐拥趸
友谊宫从一开始就把“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食物浪费、倡导文明用餐”摆在首位,把节俭务实、服务大众理念贯穿活动全流程。
在菜品研发和制作上,推出既美味又实惠的菜肴,所有菜品强调“新鲜”,不使用预制产品,从食材采购、烹饪制作到摆盘呈现,每个环节都经过严格把控。
在供餐方式上,采用俄式经典任点任食自助、现烤俄式大串以及自选餐品区域,多样化菜品满足顾客美食习惯和偏好,享受愉快的用餐体验。
在理念倡导上,通过标识设置和服务人员温馨提示,倡导“珍惜粮食、杜绝浪费”和“按需取餐、文明用餐”,引导顾客践行“光盘行动”。让顾客在品味美食的同时,感受绿色、健康、节约的饮食理念。
文明用餐得到了来店顾客的积极响应,许多顾客在网上给出了带图好评,年轻人更是前来打卡拍照。顾客赵女士说她正是被这种文明用餐氛围所吸引,已经第三次带朋友来这里用餐,“这里的环境好,装修风格好,菜品好,服务好,理念也好,有着很好的用餐体验。”
一次创新突破
激发出老字号品牌发展无限可能
“每年三四月份是餐饮市场的淡季,友谊宫这次俄式西餐自助的火爆,与友谊宫在哈尔滨市民中的品牌影响力密不可分,作为中华老字号,一提友谊宫,市民自然就有一种亲切感和信任感。”
友谊宫负责人介绍,友谊宫充分发挥品牌影响力,拍摄“俄式任点任食自助晚餐宣传片”,选择抖音平台进行推广。不少附近县市顾客更是驱车两小时前来体验,更有顾客选择在此宴请外地朋友及外国宾客。活动推出至今,很多时候餐厅座位被提前预订一空。工作日期间,餐厅每晚至少要翻台一次,休息日翻台次数可达到两至三次。
一次新突破,一次再出发。友谊宫负责人表示,友谊宫以宣传城市特色文化、展示城市时尚形象为己任,将持续丰富放大友谊宫“中华老字号”品牌力,深入研发“客房+餐饮”等组合服务产品,统筹上合组织冰雪体育运动总部基地标志性建筑尚合国际酒店(哈尔滨大剧院东侧)的运营,积极筹划夏季餐饮活动,依托自身的地域优势,服务“迷人的哈尔滨之夏”等城市文旅推介活动,丰富市民游客消夏避暑选择。同时,友谊宫将注重发挥国企引领作用,为哈埠餐饮行业注入“为民、务实、文明”元素,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形成“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提供可借鉴的“友谊宫样本”。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