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吉林省招商引资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印发,为全省招商引资工作注入新活力。四平市行动在前,聚焦改革、创新开路,建立“市级主导、县级主责、开发区主业”的招商工作体系,全力推动招商引资综合改革落地落实。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和“生命线”。
近日,《吉林省招商引资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印发,为全省招商引资工作注入新活力。四平市行动在前,聚焦改革、创新开路,建立“市级主导、县级主责、开发区主业”的招商工作体系,全力推动招商引资综合改革落地落实。
机制创新,构建“大招商”格局
“抓招商就是抓发展、抓招商就是抓未来!”四平市委常委、副市长罗生存说,四平市以认识的再提升,构建“大招商”格局。
《吉林省招商引资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第一条便是“构建招商引资网络体系”:建立新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建立投资促进网络,压实各方招商责任。
在此次招商引资改革中,四平市在机构设置上保留全市招商引资领导小组,机构改革增设唯一政府组成部门市经济合作局,成立正处级事业单位市投资促进中心,市本级专职招商人员由8人增至67人,在全市5个县(市)区同步组建投资促进中心。
不仅如此,还在北京、上海等6省市设立驻外招商联络处,建立境外经济合作专班,推动内资外资双向招引,积极构建市级领导带头、市直部门协同、县(市)区一体、开发区联动的“大招商”格局。
招商引资不是某个部门的“独角戏”,而是全市上下协同的“大合唱”。四平市这一改革直接呼应“构建招商引资网络体系”要求,创新招商机制,拓宽招商渠道,改进招商方式,全面推动以机制创新破局、以实干争先、以创新制胜,打好招商引资“主动仗”“翻身仗”。
改革突破,激活“主战场主阵地”
思想一变天地宽,这句话用在四平的招商引资工作方面十分恰当。
《吉林省招商引资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印发以来,四平市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聚焦全市开发区发展瓶颈,以改革的再突破,激发开发区“主战场、主阵地”作用。
四平红嘴经济技术开发区顺势而为、借势而进、造势而起、乘势而上,在“谋、挖、准、优、盯、通”这六个字上下功夫,狠抓招商引资,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我们将大力推行‘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着力破解招商困境,激发市场活力。”四平红嘴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刘鑫表示,在具体路径上,将不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打造资本平台招商,探索资产入股和引入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实现以投促招,助力招商引资工作市场化、专业化。
刘鑫说:“我们正在完善新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实绩考核,将重点向主责主业倾斜,进一步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
打破“铁饭碗”“大锅饭”,变“铁工资”为“活薪酬”,四平红嘴经济技术开发区健全内部考核体系,将考核结果落实到人头,体现到绩效工资上。“根据个人考核结果,按照不低于3%的比例,实施末位淘汰制,对连续两年考核末位人员予以解聘,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性用人环境。”刘鑫说。
服务优化,打造投资兴业“强磁场”
项目签约只是开始,落地见效才是关键。
4月10日,“浙企进四平”企业家交流会成功举办,浙江企业及商协会嘉宾代表55人,实地考察吉浙对口产业园、红开区、经开区等园区建设情况,推动吉浙农贸物流中心、百货大楼招商运营合作等项目达成初步意向,宁波吉林商会与四平浙江商会签订友好协议,为区域合作注入新活力。
“营商环境优良,资源要素充沛,发展势头良好、前景广阔”是浙江企业及商协会嘉宾代表们对四平市的感受,四平市反馈给广大企业及企业家的则是“建立招商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此前,对口合作开展以来,梨树华统、实达服装、世宝机械、运达风电、宝捷蓝城及纳爱斯等6户浙企在平投资9个项目已落地开工,持续推进合作项目27个、签订合作协议40余项。
“我们围绕谋划、洽谈、签约、落地做好全流程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更多企业安心落户。”罗生存说,紧扣“6+5+N”现代化产业指导目录,四平市将发挥产业指导员和大数据平台作用,精准绘制产业链图谱,加快产业集群发展。
改革破局,实干兴业。以《吉林省招商引资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为指引,四平市将乘势而上,以更大力度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优质服务为保障,让四平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创新创业的高地,为吉林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责编:李思玥、谢龙)
本文来自【人民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