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暮春四月,酉州大地繁花似锦,在渝湘交界的可大乡桐花岭,万亩油桐花竞相绽放。精致的白花覆满青山,似霜似雪,一场以“千峰叠翠披银纱”为名的春日盛宴席卷全网,引得重庆主城、湖南及周边区县游客纷至沓来,用相机和手机定格“童话世界”的诗意场景。
酉阳发布
暮春四月,酉州大地繁花似锦,在渝湘交界的可大乡桐花岭,万亩油桐花竞相绽放。精致的白花覆满青山,似霜似雪,一场以“千峰叠翠披银纱”为名的春日盛宴席卷全网,引得重庆主城、湖南及周边区县游客纷至沓来,用相机和手机定格“童话世界”的诗意场景。
依托这场“限定春光”,可大乡以“桐花IP”为支点,推出“桐花新媒宴·流量变留量”“非遗共舞·桐花映春”“油茶传薪·生态共荣”等主题文旅活动,让餐饮、文创、旅拍、油茶等产业“花期常驻”。数据显示,整个油桐花花期,“可大桐花”话题全网浏览量突破8000万次,以桐花美景“霸屏”式宣传,成功“破圈”,书写了“一朵花带火一方”的新样本。
据了解,油桐因形似梧桐、桐籽可榨油而得名,树作为重要的经济树种,被广泛用于制漆、塑料、电器、人造橡胶、人造皮革、人造汽油、油墨等行业。可大乡地处重庆与湖南交界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在当地广泛种植油桐,全乡种植面积数万亩,是有名的油桐之乡。而其中桐花岭较为集中,面积超万亩,形成了如今的万亩桐花开、青山披白纱的壮观场景。
“这里满山的油桐花开,雪白雪白的特别漂亮,打卡拍照特别好看,心里特别地激动、特别地美。”一位来自酉阳县城的游客表示,自从看见酉阳融媒抖音号发布的《总有一些花开,惊艳了时光……》短视频后,第二天就自驾走进桐花岭,真的不虚此行,拍照太出片了,太惊艳了!
事实上,游客纷至沓来的背后,正是可大乡创新宣传的生动注脚。
比如,可大乡联合县融媒体中心策划推出可大乡党委书记策马桐花林、可大乡党政领导班子集体亮相喊话邀请赏花,以及模仿电影经典桥段拍摄创意短视频等,一经推出就引发网友热议,并被新华社、重庆市委网信办等中、市级媒体官方平台转载宣发。
值得一提的是,新华社客户端发布的《隐秘在重庆酉阳深山中的“童话世界”》播放量达106万,同时该视频还经新华社英文互联网专线,在新华社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国外宣传平台同步播发,成功将当地的油桐花美景送上国内外热搜。数据显示,酉阳县内外主流媒体宣传推介油桐花相关新闻报道近20条,总浏览量达5000万人次。
比如,可大乡通过联动30余位酉阳本地、可大乡本土网红达人,利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通过直播、短视频发布等形式展示万亩桐花盛开等大美景观;同时,发动乡、村干部化身“推介官”,利用抖音、微信视频号等社圈平台,多维度展现美景、美食以及游览攻略。数据显示,在网红达人和干部的宣传推介下,各平台曝光量近3000万人次,实现了桐花岭从“深山花开无人知”到“全网争晒桐花雪”的华丽转身。
如果说线上流量是“敲门砖”,线下保障和服务则是“留客法宝”。围绕油桐花盛开花期,可大乡提前对游览线路进行加固、扩宽等处理,设置指示牌以及交通安全提示,确保游客安全游览;为了提高游客游玩体验感,组织开展摆手舞表演,让原生态的土家摆手舞与油桐花海同框演绎文化之美……
油桐花的火爆,不仅让可大乡名声大噪,同时也催生多业态融合发展。比如,村民将油茶汤、米豆腐等本地美食带进桐花岭,不仅备受游客青睐,同时也促进了村民增收;又比如,村民将本土的油茶、蜂蜜等农特产品进行展销,既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又增加了销售量。
虽然花期已过,但来年看头更足!
据悉,可大乡当前正深化“桐花+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依托油桐花、油茶等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景区打造规划、文旅基础设施升级、大交通建设等前期工作,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努力以朵朵桐花为笔,续写乡村振兴新画卷。
“我们将依托可大乡在全市罕见的超万亩规模的油桐花资源,坚持‘以花为媒’打造旅游IP,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可大乡党委书记李锐表示,可大乡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禀赋、人文底蕴,是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桃花源”。欢迎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游玩打卡,大可感受大美山水的独特魅力。
来源:新重庆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