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止损!9年大卖无奈关掉店铺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4 13:57 2

摘要:无论是上线即霸榜的TEMU,还是以内容输出赢得市场的TikTok,又或是亚马逊正面迎战推出的低价商城Haul,都在印证着一个不争的事实:跨境电商战场博弈逐渐升级。

优胜劣汰的跨境电商战场,从来不缺“大将”陨落的故事。

无论是上线即霸榜的TEMU,还是以内容输出赢得市场的TikTok,又或是亚马逊正面迎战推出的低价商城Haul,都在印证着一个不争的事实:跨境电商战场博弈逐渐升级。

但有平台杀出重围,自然就有平台沉寂,Wish便是其中的代表。成立初期,Wish以低价白牌产品在十年里攀上高峰,大批卖家借此赚得盆满钵满,但好日子总是短暂的,Wish上市首日破发,后便开始一路走下坡路。

Wish为此也曾做过努力,但显然收效甚微,各种决策性失误成功把它逼进绝境。相关数据显示,Wish因受到中国低价商品的冲击,市场份额从2019年的18%跌至2025年的5%。

往日被卖家捧在手心的Wish已然变成了罚款、冻结资金、回款慢、关店押金被拖等词汇“笼罩”的平台。于是,弃它、远离它、声讨它则成了无数被它伤过卖家的下一步动作。如今,更有多个卖家称:Wish是不是跑路了?

押金被扣、回款遥遥无期,Wish彻底凉了?

今年3月份,新加坡高等法院的一纸裁决成功为Qoo10画上句号,这个由韩国人创立、收购Wish仅一年的平台以10亿元的债务直接宣告破产。

法院披露的数据显示,Qoo1当下收到债务追讨申请超300份,其中优先债务越135万元人民币,无担保债务约超10亿元人民币。

作为Wish的母公司,Qoo1破产清算,旗下平台TMON、Wemakeprice、Interpark Commerce也均因为无法偿还卖家债务被下令进行重组,而Wish的日子会好过吗?

“账期越拖越久,都不知道能不能回款,”深耕Wish 9年的大卖选择及时止损,关闭Wish店铺。据这位卖家的反馈,自己12月份的款都还没回,如果有可能恢复,希望能把货物清掉。

无独有偶,深耕Wish十几年的大卖林立也声称,不会再做Wish了。即便是在关店的这个节骨点,林立声称自己还在被Wish蹉跎,保证金难退、回款难。

对此,卖家刘然感同身受,2024年3月关闭Wish平台后发现还有2000美金的保证金没退,便用邮件联系平台,被告知关店流程没走完后,卖家又按照邮件中的提示登录店铺操作注销,但截至目前,仍未被退回。

这其中,官方曾表示正常1个月内退回,但后期刘然每周发出邮件询问,都得到的回复是:正在调查中。

然而,Wish让卖家吐槽的点远远不止如此,深耕平台十年的大卖表示3万多的货款平台还没有给,有同样遭遇的卖家并不少。

据小编不完全采访统计,几乎大部分的卖家都遭遇了未按时放款的情况,不乏深耕家居、3C电子、服装等品类的卖家,涉及的金额从数万元到百万元不等。

“我们公司的资金链要断了,回不了款,有没有人组团去大闹总部”,一Wish卖家爆料道。据了解,自Wish被Qoo10收购开始,平台的打款就开始出现延迟危机,当时短则几天,长则10天左右,Wish发出公告称由于付款政策更新,不同级别的商户打款时间不同。

好在7月份,Wish发布了一则“关于延迟结算的通知”,最后也积极给出了补偿的方案。但好景不长,9月份这种情况再次大面积出现,当时就有卖家称自己收到了Wish官方招商经理的反馈,“9月15日的我们已经在努力安排,是否还要继续运营,还需要自行判断”。

仅剩的少数Wish卖家此时已然惴惴不安,这种情况持续到去年12月份开始,大批卖家截至近日还是没有收到回款,仅有高权重的铂金店铺正常回款了。

与此同来的,还有平台客服含糊其辞的回应,诸多卖家与客服沟通后多是担忧“平台一个明确的说法都没有,最后能否成功拿回自己的钱”。

回款难对卖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数跨境公司资金链条断裂的前兆便是因此。为此,部分卖家只得选择及时止损,开启“假期模式”,但也有卖家资金链受到影响,选择抵押房产维持运营。

还有个别卖家基于对Wish的情怀,选择坚守阵地,一直正常发货,没有开启假期模式,但如今随着押款越来越多,他们也坚持不住了,只希望能拿回货款,撤离Wish。

彼时,诸多卖家脑海中出现了同一个疑问:“Wish是不是要跑路了?”

对此,有卖家发表了自己的意外发现,举报eBay时发现控股公司不是上海这家,而是在瑞士,假设卖家回款难,去举报Wish,是否也是如此的结果?

但眼下一个更复杂的情况是,收购Wish的母公司Qoo10在今年3月份实行了破产清算,Wish当前的情况是否和母公司的现状有所关联?于是,有卖家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早在Qoo10收购Wish之后,是不是就开始拆了东墙补西墙,拿Wish的资金去解决原先暴雷的两家子公司。

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TMON和WeMakePrice,曾在2019年被Qoo10收购,但2024年7月份,这两大平台暴雷,欠下货款约1.3万亿韩元。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这两大暴雷的平台也曾出现过回款延迟的情况,因此猜测Wish后期会不会出现同样的情况,彻底凉凉?

当时,有数百名Wemakeprice商家爆料称,还未收到5月份的货款,不久后TMON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最初平台以系统结算错误安抚卖家,但最终被韩国公平委员会调查后发现,该平台拖欠货款数额高达万亿韩元。

旗下平台相继暴雷,母公司Qoo10也没有幸免于难,不断传出裁员、财务困难等消息,公司只是仅剩少数高级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时至今年3月份,母公司选择破产清算,如今的Wish又能走多远?

曾经如日中天的Wish如今走向落魄

回顾Wish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一个平台平地起高楼,又从辉煌到败落的历程。

2011年,Wish成立于美国旧金山,最初只是一个用户收集和管理商品的工具,直到2013年才开始转型为购物APP。

但如果提及Wish最大的贡献者,肯定是中国卖家。21世纪初,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便宜的人力、房租以及低廉的商品价格成功吸引到Wish的注意。于是,2013年,Wish开始招募中国卖家。

Marketplace Pulse数据显示,2018年,94%的Wish卖家都来自于中国,剩余6%的国际卖家中,也有诸多是销售中国制造的商品。从服饰、鞋包配饰、宠物用品,再到数码产品,Wish提供的产品不仅多样,且价格低廉,也让大量中国制造借力Wish走出国门。

跨境电商处于野蛮生长状态,而国内的供应链已经相当成熟,自然不少中国卖家在这个阶段赚得盆满钵满。有卖家分享当年的盛况:有很多人在wish平台赚的盆满钵满的,光我认识的赚个几千万,甚至上亿的都有好几位。

短短十年的时间,Wish攀升高峰。国内大肆招商,海外狂买流量,平台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态。巅峰时期,Wish坐拥超过5亿的注册用户和1400万的每日活跃用户。

Wish这一新秀的横空出世也让无数投资人对其报以热切的目光,公司连连拿下多轮大笔融资。2015年,公司拿下超过5亿美元的融资,估值达到30亿美元;2017年,公司拿下F轮融资,投资机构不乏淡马锡、DST、光际资本等知名机构;2019年8月,公司拿下由泛大西洋领投的3亿美元H轮融资,彼时Wish的估值已经达到112亿美元。

2020年,Wish迎来最后的高光时刻,营收达到25亿美元,母公司ContextLogic正式上市募资11亿美元,并以140亿美元的市值上市。

但也恰恰是此时,Wish并未如愿迎来新的增长拐点,而是开始走下坡路,上市首日股价跌16%,营收最高的年份,Wish净亏损也达到最高,为7.45亿美元。翻开Wish的财报,可以发现,早在2017年,Wish便开始出现亏损的状况,最大的亏损为2020年。

但彼时的跨境电商已经由宽松的野蛮生长进入了激烈的竞争模式,而Wish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而仍旧在延续以往的罚款来规范卖家。

尤其是2019年,频频有中国卖家被开出高额罚单,不少卖家因为“误导性产品”等理由被频频罚款,最高的罚款额累计超过40万美元。但诸多卖家反馈称其产品和图片保持一致,商品上架之初也是审核通过,卖了一段时间后却处以如此高额的罚款让诸多卖家质疑。

另一方面,Wish上一直存在的产品质量、假货泛滥、物流时效慢等问题也日益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法国开始对Wish的这些行为重点关注并进行制裁。

彼时,卖家和买家两端都开始逃离Wish,也让其颇显尴尬。同时,平台单量呈现下滑趋势,即便是疫情期间诸多平台吃到红利,迎来增长高峰,但wish的业绩仍不理想,2020年创下最大的亏损记录。

连续亏损7年后,Wish也开始自救。收缩市场,并通过退租、精简人员降低成本,而在卖家端,Wish则将开放式自由注册转为邀请制。

但并未挽留住商家和消费者,不少跨境大卖已经切掉Wish这一平台。截至2023年底,Wish的月活跃用户只剩下1100万,全营收营收2.87亿美元。

服务商也开始宣布不再为Wish提供服务。似乎,Wish只剩下了最初的投资者。彼时,Wish再度加码,更换管理层以此更新平台的管理理念和战略方向,但并未改善亏损的现状,反而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困境。

很显然,Wish没有抓住一波又一波的关键点,2017年亚马逊开始进行品牌化转型,但Wish没有;急切于大量招募卖家,但并未进行准入审核;低价商品参差不齐,卖家以次充好的情况频频出现;IT基础设施部署不佳,数据逻辑不清;转型前仅有大客户有专人对接,其他客户均由外包客服负责。

毫无疑问,各种决策失误也把自己逼进了绝境,Wish确实是自讨苦吃。

无奈之下,Wish选择了卖身。2024年2月,Wish母公司ContextLogic宣布,以1.73亿美元的价格将Wish出售给新加坡电商平台Qoo10,4月份收购完成,但其收购额缩水到1.61亿美元。

Qoo10收购Wish的契机也很巧妙,收购Wish不久平台便开始走下坡路,后不久旗下两大平台便出现了暴雷。为改善现状,Qoo10开始进行大裁员,就连不少中国办公室的员工也开始停工停产等待进一步通知。

如今Wish也开始频频出事,不免让人联想到管理层盲目扩张的大肆收购,

正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Wish预计也很难独善其身。

一批跨境电商平台异军突起

提及Wish,就不得不提及当时与其并驾齐驱的另外三大霸主,亚马逊、eBay、速卖通,也被称为跨境电商平台的1.0时代,遍地捡钱。历经多年的发展,亚马逊依旧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受整个行业头部卖家拥趸。

翻看一众卖家的财报,可以发现多数头部企业的第一收入来源多是亚马逊,以大卖安克创新为例,2024年半年报数据中,96亿的营收中,亚马逊贡献了50亿元。

此外,随着跨境电商市场的不断发展,新兴潜力平台不断涌现瓜分市场份额,跨境电商市场竞争激烈也是推动Wish逐渐走向沉寂的因素。此时跨境电商进入新时代,行业格局发生转变,亚马逊依旧领跑,SHEIN、TEMU、TikTok等平台已频频崭露头角。

2012年成立的SHEIN几乎与Wish是同日而起,但SHEIN的成长时间更长。有所不同的是SHEIN以销售女性快时尚相关品类为主。疫情之前,它都是一个相对低调的存在,疫情期间也就是2020年左右,SHEIN开始频频霸榜国外的APP下载榜,也成功让无数国人知道了SHEIN。

凭借“自营品牌+平台”双引擎发展模式,依托于敏捷的供应链,SHEIN持续深化全球市场,早已成为估值超过600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企业。

TEMU在2022年横空出世,以“极致”性价比快速打开国际市场的路线,上线美国不久,便坐上了全托管赛道的头把交椅,2024年上半年的GMV直接超2023年全年。

SensorTower数据显示,2023年TEMU下载量激增23倍,超过3.2亿次,成为全球下载量最大,增长最快的电商应用。进军美国后,TEMU先后上东南亚和日韩等多个市场的多个站点。

TikTok Shop以内容电商成功引领新的电商风向。上线美区仅一年的时间,内容场GMV(商品交易总额)暴增557%,日支付用户数增长超3倍,内容电商创作者数量同比增长超10倍。

无数卖家从TikTok Shop拔地而起,无论是视频转化,还是直播电商,TikTok Shop都成功带动一众产品爆卖,运动泳装单款日销1000+件;国货品牌Seaways仅在TikTok Shop这一个平台,三款热卖品销量的就分别达到了20.32万、9.14万和5.7万,总计35.16万件,总销售额更是将近两百万美金。

在此之后,区域性电商平台开始不断涌现,诸如法国的 Cdiscount、德国 OTTO、日本乐天、拉美的美客多等,虽然这些平台为本土化平台,但其表现多是相当优秀,被不少中小卖家看中所深耕。

彼时,传统平台亚马逊、eBay、速卖通等依旧拔尖,但Wish早已掉队,而新兴平台则逐渐冲击传统平台地位,致使一众跨境平台不断进行存量竞争,平台的运营也开始向精细化运营转变。

后受关税影响,上述多个平台的购物量下降。Omnisend最新消费调研显示,受关税动荡影响,对比2024年同期,美国人在TEMU的每日购物量同比下降17%,SHEIN下降41%,速卖通下降38%。

但这又成功推动一个平台的崛起。中国的B2B跨境电商平台敦煌网(DHgate)在关税大棒暴击下,成功被无数消费者铺捉到。Appfigures显示,4月11日敦煌网还是籍籍无名,但2天后的4月13日就已经从第352位飙升至第2位,仅次于ChatGPT。

其iOS下载量直接冲到了11.75万次,比30天均值暴涨732%,仅美国市场就贡献6.51万次下载,增幅高达940%。外贸政策的不断变动让无敦煌网成功翻红,就如同当初的小红书。

当时的拜登强制要求字节跳动剥离旗下应用TikTok在美国的业务,大量美国网友开始转战中国另一款分享生活的APP,即小红书。1月14日,小红书已经跃升至下载榜第一,紧随其后的是字节跳动在海外的照片分享应用Lemon8和OpenAI的ChatGPT。截至2024年7月,小红书的月活跃用户约为3亿,并还在快速成长。

可以预见的事,今后还会有更多的新兴平台不断涌现,也可能成为影响全球电商市场格局的一环,于卖家而言也会有更多的销售渠道可以分散风险,乐见其成。

来源:马帮erp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