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误农时不负春,一年好景看春耕。阳春四月,科尔沁大地春意盎然,农民们正抢抓农时,播撒希望的种子,一幅幅万象“耕”新的农忙画卷呈现眼前。通辽市公安局科尔沁分局以“田间警务”为抓手,打出保农、护农、利农“组合拳”,多措并举护航春耕生产,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注入“平安力
不误农时不负春,一年好景看春耕。阳春四月,科尔沁大地春意盎然,农民们正抢抓农时,播撒希望的种子,一幅幅万象“耕”新的农忙画卷呈现眼前。通辽市公安局科尔沁分局以“田间警务”为抓手,打出保农、护农、利农“组合拳”,多措并举护航春耕生产,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注入“平安力量”。
强化智慧巡防
织密春耕“防护网”
“太感谢警察同志了!帮我找回了买种子的钱!”4月15日,丰田派出所民警在巡逻过程中,遇到一位村民求助,称在去往庄稼的路上丢失了钱包,里面有买种子的1000元现金。民警带着村民回忆去过的地方,并通过调阅相关监控、走访排查等措施,成功帮助其找回钱包。
在科尔沁区丰田镇,由派出所民警、义警组成的"护春小分队"利用配备的5G执法记录仪和移动警务终端,既能快速处置警情,又能及时服务群众。他们采用“步巡+车巡+视频巡”的立体巡逻模式,深入育苗基地、果园大棚等重点区域进行巡查守护。巡逻过程中,民辅警时刻留意周边动态,排摸盗窃、生态类等线索,同时不忘提醒农户注意生产安全,为村民创造稳定的生产环境。
同时,为全面筑牢春耕期间安全生产防线,科尔沁分局以科技赋能警务实战需求,不断深化“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利用大数据平台和警用无人机,搭建了“智慧监测分析研判机制”和“空地联动巡防模式”,重点对春耕期间各类易发案件进行分析研判,对毁林毁草、非法焚烧秸秆等行为进行巡查,实现了各类实时信息整合、安全隐患精准预测、违法犯罪行为精准识别,确保了春耕生产安全有序,让科技成为春耕期间安全生产的坚实保障。
强化农资监管
把好春耕“安全关”
“每类种子的进货台账需要完善,农资质量追溯体系要确保每个环节可查。”在科尔沁区通达农资经销处,环食药大队民警正仔细核对产品批号。
为了让农户用上放心农资,环食药大队、各派出所联合市场监管部门,民警深入农资经营场所,对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检查农资产品的进货渠道、质量标准、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农资的违法行为,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种”“放心肥”“放心药”。今年以来,已开展3次联合执法检查,检查农资经营门店10余家,有效净化了农资市场,从源头上保障了农业生产的质量,为共富产业的良好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春耕是农民一年的希望,我们必须把好农资质量关,让农民朋友们买得放心、用得安心。”参与检查的民警赵成梁说道。
排查矛盾纠纷
奏响和谐“春耕曲”
“请在场的群众和村干部帮忙做个见证,今天咱们把尺寸量好,把两家的地界划分清楚。”不久前,莫力庙镇苏木少林嘎查两户村民因土地边界划分问题发生争执,莫力庙派出所民警迅速赶到现场。他们走访邻里、查阅土地底册资料,初步明确地界后,现场进行测量调解,最终促使双方签订和解协议,成功化解了这起可能影响春耕的纠纷。
“我们不能坐在派出所里等乡亲们找上门来,要‘走下去’,从‘家长里短’里,了解他们的急难愁盼。”社区民警宋长明说。莫力庙派出所依托社区警务的地缘、人缘优势,及时排摸不稳定因素,依托“公安+司法”“公安+村社”矛盾纠纷联动调处机制,把“调解室”搬到村子里、田地上,现场排查、就地调解、事后回访,努力做到“矛盾不出地,纠纷不发芽”。
强化普法宣传
守护春耕“钱袋子”
“大哥,今年的果园收成不错,但也要增强防范意识,不要轻易相信陌生电话和短信……”春分时节,走进科尔沁区清河镇大席高端果蔬采摘园区草莓采摘园,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连日来,清河派出所社区民警穿梭在草莓、西红柿大棚里,挨家挨户嘱咐农户。
春耕时节,村民们忙于农事,资金往来频繁,也是电信网络诈骗的高发期,为提高农民群众反诈意识,科尔沁分局各派出所紧扣辖区农业生产特点,主动开启田间警务模式,组织民警辅警走村入户,深入摸排社情民意,开展针对农资买卖防骗宣传并用通俗易懂的言语向过往农民群众详细讲解常见的诈骗手段,如冒充农业补贴发放、虚假农资销售等骗局。
同时,派出所民警创新宣传形式,利用微信群进行线上宣传。线下深入田间地头在群众劳作间隙,结合案例向群众讲解农资方面的知识及辨别假冒伪劣农资的方法,让农民群众随时随地都能学习反诈技巧。不少农民群众表示,民警的宣传让他们心里有了底,春耕路上多了一份安心。
来源:科尔沁公安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