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宣传周 | 版权知多少: 当人工智能遇上知识产权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5 11:02 2

摘要:为树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营造鼓励知识创新的法律环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决定,从2001年起将每年的4月26日定为“世界知识产权日”,2025年4月26日是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

世界知识产权日

为树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营造鼓励知识创新的法律环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决定,从2001年起将每年的4月26日定为“世界知识产权日”,2025年4月26日是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

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

每年4月20日至4月26日为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主题为“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技术的爆发式发展,正在深刻改变创作方式和版权生态。从AI绘画到生成式写作,从智能作曲到视频生成,技术革新为创作者赋能的同时,也带来版权归属、侵权判定等法律难题。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以“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为主题,聚焦法律与技术的碰撞,让我们通过案例来了解更多知识产权知识。

案例:AI生成内容的版权归属(国内首例AI图片侵权案)

基本案情:原告林某是一名AIGC(指由人工智能自动创作生成的内容)艺术设计者,于2023年2月使用AI“文生图”软件,通过多次调整提示词并辅以PS软件修改细节,生成平面美术作品《伴心》,并于2023年4月在国家版权局完成登记。

2024年,林某发现该图片被杭州某公司及常熟某房地产公司擅自用于网络宣传(如社交平台、网店)及实体装置展示(商业区湖面的半个爱心气球装置),遂提起诉讼,要求停止侵权、赔礼道歉并赔偿50万元。

法院判定:①独创性判断:法院审查了AI软件用户协议,确认生成内容的权利归属用户,并结合创作过程(多次调整提示词、参数及人工修改细节)认定《伴心》具有独创性,符合《著作权法》对美术作品的要求。法院强调,原告的智力投入(如设计场景、调整构图)使作品体现“独特选择与安排”。②侵权认定:网络传播侵权:被告使用的图片与《伴心》核心内容高度一致,构成实质性相似,侵犯了信息网络传播权及署名权;实体装置不侵权:法院认为,原告仅拥有平面作品著作权,而实体装置的“半爱心”设计过于简单,缺乏独创性,且著作权法不保护创意本身,故实体建造不构成复制权或发行权侵权。

判决结果:法院依法判决两被告连续3天公开赔礼道歉,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合计1万元,驳回其他诉求(如实体装置侵权主张)。双方未上诉,判决已生效。

检察机关呼吁全社会凝聚“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共识,通过多方协同筑牢AI时代的版权保护防线。倡导创作者主动标注AI辅助生成内容,完整保留提示词调整、参数修改等创作痕迹,为后续维权留存关键证据;企业应严格审查AI训练数据来源合法性,建立版权合规审查机制,防范算法侵权与数据滥用风险;呼吁公众提升版权意识,自觉抵制转发未经授权的AI生成内容,避免成为侵权传播“助手”。

来源:宁德蕉城检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