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国内豆粕市场经历显著价格波动。4月第三周,全国豆粕平均价格3610元/吨,比前一周上涨1.7%(数据: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23日,东北地区现货报价4200-4270元/吨,即将涨破4300元/吨!
近期,国内豆粕市场经历显著价格波动。4月第三周,全国豆粕平均价格3610元/吨,比前一周上涨1.7%(数据: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23日,东北地区现货报价4200-4270元/吨,即将涨破4300元/吨!
当前价格异动主要源于供应收缩与需求激增的双重压力。
供应端:巴西大豆装船延迟导致4月进口量同比减少30%,国内油厂因原料短缺停机率升至40%,山东、江苏等地开机率不足50%,豆粕周产量环比下降15%。叠加4月中旬华北大风天气影响港口卸货,区域供应进一步趋紧。
需求端:饲料企业库存普遍低于7天安全线,4月21日单日成交量突破80万吨,创历史新高,其中生猪饲料企业采购占比65%,水产饲料企业因投苗季备货占20%。供需矛盾激化推动大连商品交易所豆粕期货主力合约连续三日涨停,持仓量超150万手,市场情绪波动显著。
豆粕价格上涨已传导至养殖端,生猪养殖成本每头增加约100元,蛋鸡饲料成本每只上涨0.3元,规模化养殖企业面临显著压力。替代品市场同步升温,玉米胚芽粕价格升至2050元/吨,月涨幅18%,但其14-17%的蛋白含量限制替代比例。值得关注的是,北京泽牧久远生物科技研究院“人工豆粕”技术实现了豆粕等量替代并能降低成本,为牛羊养殖提供了新选择。
北京泽牧久远生物科技研究院“人工豆粕及其应用和饲料”专利证书
5月进口大豆预计到港900万吨,环比增长50%,油厂开机率有望回升至75%,现货供应压力将逐步缓解。中储粮计划4月底投放50万吨储备豆粕至华北、华东主销区,平抑区域价格波动。
长期来看,我国正推进大豆供应链多元化,2025年计划从巴西进口8200万吨(占总量75%),并与阿根廷达成1100万吨采购协议。国内方面,2025年大豆播种面积有望继续扩大(2024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1.55亿亩),东北主产区通过耐密品种推广持续提高单产。同时,农业农村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计划2025年将饲料中豆粕占比降至13%以下。
面对全球粮食体系重构,建议养殖企业加速低蛋白日粮技术和豆粕替代技术落地,建立“期货+保险”价格风险管理机制;饲料企业可布局巴西、阿根廷等主产国仓储基地,强化供应链韧性;政策层面需加大种植补贴力度,完善储备调控体系,引导产业向高效可持续方向转型。通过多方协同,方能在国际粮价波动中稳固产业根基。
来源:泽牧久远饲料营养研究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