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脑虎创始人彭雷:二三十万,聋哑人就可用脑机接口交流?丨科创100人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5 14:33 2

摘要:“作为关注前沿科技的文字工作者,我觉得有生之年你肯定是要植入脑机接口的。”这是NeuroXess(脑虎)创始人兼CEO彭雷在与新浪科技《科创100人》沟通中,给出的一个大胆预言。

文 丨 新浪科技 周文猛

期数:No.72

嘉宾:NeuroXess(脑虎)创始人兼CEO彭雷

“作为关注前沿科技的文字工作者,我觉得有生之年你肯定是要植入脑机接口的。”这是NeuroXess(脑虎)创始人兼CEO彭雷在与新浪科技《科创100人》沟通中,给出的一个大胆预言。

当下,脑机接口技术更多处于科研阶段,相关产品因为没有获得“医疗器械许可证”,只能免费为渐冻症、高位截瘫群体提供免费试用服务。但彭雷作为一家最接近Neuralink的中国公司创始人,对自身所处行业的发展仍有着充分的信心。

在他看来,脑机接口行业的发展,将逐步迈过科研、医疗以及消费三个不同的阶段。这个过程中,进入下一个阶段需要5年。预计10~15年内,普通消费者也将有机会接入成本划算且足够安全的“脑机接口”设备。

“我们现在正处于进入第一个5年60%的位置,预计2028年,随着行业开始发放‘三类有源植入医疗器械许可证’,我们将迈入医疗领域,这个市场的规模会有数百亿美元。”彭雷表示。

在他看来,伴随着脑机接口技术不断发展,未来人们将可以通过脑机接口直接控制机器人或其他设备,摆脱肉体的限制,以全新的方式来感受世界。

“我们最接近马斯克的Neuralink,但差距还有2~3年”

作为一家诞生于中国本土的脑机接口企业,NeuroXess的英文名与马斯克创立的Neuralink有着相同的前缀,而在业务上,两家公司也都采用了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路线。

“我们是国内最接近Neuralink的公司,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植入式设备解决医疗领域的刚需问题,同时探索消费级市场的潜力。”在与《科创100人》沟通中,彭雷表示,“与Neuralink类似,NeuroXess的技术路径也涉及芯片、软件和神经科学的交叉融合,同时更注重于国内市场的适配性。”

他指出,由于脑机接口技术属于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领域,需要深入研究大脑的工作原理,同时解决硬件(如芯片和手术机器人)与软件(如解码算法)的兼容性问题;此外,侵入式技术需要克服手术创伤和长期安全性的问题。因此,目前脑虎科技主要的产品应用集中在医疗领域。

今年1月,马斯克旗下Neuralink宣布“成功将脑机芯片植入第三名受试者体内”,让患者实现通过脑机接口玩CS2、文明6。在彭雷看来,这一脑机接口领域的关键性突破,加速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能够明显地让患者从这一门技术中受益。

“通过大脑控制鼠标的速度已经做得比较快了,我们国内的几家公司与Neuralink相比存在2~3年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控制精度和速度上。”据他介绍,Neuralink的患者可以通过脑电波实现每秒8次的鼠标点击速度(GPS8),而国内目前只能达到每秒4次(GPS4)。

但是,这一进步,在临床进展和患者受益方面已经有了非常大的进步。“普通人的感觉可能不会那么惊艳,但对于一些高位截瘫、渐冻症患者,这些能力对于他们属于刚需。”彭雷表示。

预计10~15年脑机接口将进入消费级市场”

当前,由于脑机接口技术仍处于发展早期,且其植入患者体内仍需面临严格的伦理审批、安全审批、病人同意等难题,商业化推进的速度较慢。在彭雷看来,未来脑机接口的商业化路径,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

第一,科研市场:目前多数脑机接口企业主要向科研机构提供设备,用于动物实验和基础研究。

第二,医疗市场:预计2028年左右,伴随彼时“三类有源植入医疗器械许可证”开始发放,全球脑机接口企业(包括Neuralink)获得医疗器械许可证后,开始能够在医疗市场推广,将产品卖给渐冻症、高位截瘫等患者,让他们可以实现意念控制鼠标、键盘,甚至与外界进行语言交流。

在彭雷看来,脑机接口真正在医疗场景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时候,价格可能会在20万 -30万。因为,对于他的目标群体来说,他们有的不能说话,有的手不能动,完全没有办法跟医生、家人沟通,如果有20万的设备让他可以始终对外保持沟通,他是有非常强烈的动力来做这件事情的。

第三,消费级市场。医疗之后,随着技术成熟和成本下降,脑机接口有望进入消费市场,成为普通人增强能力的工具。未来可能应用于智能家居控制、游戏等领域。例如,用户可以通过意念控制灯光、家电,甚至玩电脑游戏。我们已经实现了意念控制游戏(如吃豆人)的初步应用,未来还计划结合脑机接口与机器人技术,实现更复杂的交互场景。

在彭雷看来,科研、医疗和消费市场,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需要5年时间,当前我们正处于第一个5年的60%位置,2028年开始将进到第二个台阶,可能2033年将开始进入到普通消费者市场。

“当进到消费者市场的时候,这个东西一定是先在动物身上用了,大家觉得没问题,病人用过了也没问题,最后才到正常人身上去用。”彭雷表示。他打趣道,“特别像你们这种关注前沿科技的文字工作者,肯定是要植入进去的,只是我们在想你植进去的时候,希望把这个手术的创伤做到像一个激光近视眼手术那样快,只要20分钟,那么大家就比较好接受了。”

碳基硅基融合是脑机接口的终极目标

类比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彭雷指出,人工智能行业当下底层硬件层面主要以英伟达为主,上层更多的是基于Hugging Face等软件平台提供各种开源模型和数据,之后才有了如今繁荣的AI生态。相比之下,脑机接口在底层硬件和软件层面的发展,当下均比较分散。因此,脑虎科技想要去做的就是统一脑机接口的软硬件平台。

他展示的一张脑虎科技产品全家福显示,在硬件层面,脑虎科技已经做了能够插入狗、鼠、兔等动物身上的电机和植入体产品,同时也做了采集芯片、手术植入机器人、脑电图机等产品;在软件层面,脑虎科技也研发了软件和算法云平台—MindExplorer,以及猴类、犬类、啮齿等动物类数据,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类算法模型。

在彭雷看来,人工智能与脑机接口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人工智能行业企业想做的是一个强人工智能(AGI)出来,而脑机接口企业想做的,是把一个本来就已经训练好的最强的生物智能给反向解码出来,做到怎么控制你的思维、记忆、情感以及认知。

“未来这两个桥墩会在中间合拢。”彭雷认为,碳基(生物大脑)与硅基(人工智能)的融合,将会是脑机接口的终极目标。彭雷预计,10~15年后,人类可以选择两种方式与世界互动:

第一类,数字分身。通过AI完全替代人类的知识和情感,帮助决策,目前已经有一系列公司在做了。

第二类,脑机驱动。通过脑机接口直接控制机器人或其他设备,摆脱肉体的限制,以全新的方式来感受这个世界。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