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实走路也是一门不小的学问。人体并不是简单将关节和韧带直接连接起来,而是通常为了适应自身功能有一定旋转,比如:胫骨(小腿内侧的长骨)会外旋一定角度,叫作胫骨扭转角,通常在20~30°;股骨(大腿骨)会前倾形成一定角度,称为股骨前倾角,一般在10~15°(外旋为
不知道你没有注意过自己的鞋底,不是让你注意有没有踩到狗狗的便便好去买彩票,而是让你注意鞋底磨损的地方,会不会是,这样——
谁现在坐着打开腿看自己脚后跟了
看看自己的再看看身边其他人的,或许每个人磨损的地方都不相同,有的在鞋跟有的在鞋掌,在前在后内外大小什么样的都有。
我们很自然地可以联想到这大概和我们走路的方式有关系,或许是因为走路外八内八才这样?但我走路好像也挺正常的,怎么也磨损得不均匀?
没有鞋垫广告
01 人其实都是从内八长到外八的?
其实走路也是一门不小的学问。人体并不是简单将关节和韧带直接连接起来,而是通常为了适应自身功能有一定旋转,比如:胫骨(小腿内侧的长骨)会外旋一定角度,叫作胫骨扭转角,通常在20~30°;股骨(大腿骨)会前倾形成一定角度,称为股骨前倾角,一般在10~15°(外旋为正,内旋为负,下同)。
低头的视角理解一下股骨前倾过度
一般来说股骨后倾和胫骨外旋容易导致外八,而股骨前倾和胫骨内旋则容易导致内八。
之所以提到这个,是因为在人类发育过程中这两个角度会逐渐变化,造成儿童时期的内八字,比如新生儿的股骨前倾角可以达到40°,在大概10岁左右才变为原来的一半,且由于女性的骨盆更宽大,前倾角也会比男性更大,所以女孩内八往往比男孩更多。
男女骨盆差异
这种内八字随着身体发育会逐渐变正常,比如胫骨内旋和股骨前倾分别在4岁和6岁之前会改善,而且程度往往不深。不过引起小孩内外八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跖骨内收,或者髋关节发育不良等,和身体发育很有关系,如果有迹象要及时咨询儿科大夫。
右为跖骨内收,脚会变成个C,同样引起内八
当然,谁走路也不可能真就是笔直地脚尖向前,每个人情况都不一样,因此我们有很多方法互相佐证,比如比较直观的有测量足底行进角(FPA),即脚跟到第二脚趾的连线与前进线之间的角度。一般在5~13°,儿童更小,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大。
紫色的锐角就是FPA
这个数值作为步态各种参数的一部分,可以辅助提示我们行走出了什么问题。步态就是一个人走路时候的姿势及各种特征,通过仪器进行步态分析,可以全方位观察你走路的时候关节之间的角度和各处受力情况,在矫正儿童发育和影响运动功能的疾病康复中有很大作用。
步态分析也能帮助运动员查看自己的动作是否有问题,比如这个人奔跑时足跟和跟腱并没有保持在一条直线上,非常容易崴脚。图源:tyrrellphysio.ie
02 鞋底磨损怎么“看病”?
我们走路的时候看似两腿交替向前,但其实并不是简单将一只脚迈向前,而另一只脚留在原地。在这个过程中,尽管足尖仍然向前,小腿会稍稍往外侧旋转,脚踝会稍微内旋,都是肉眼无法察觉的程度,不过此时足跟外侧会变成受力点,抬起脚跟时力又沿着足弓传递到前脚掌,完成“蹬”这个动作。
脚跟外侧和前脚掌磨损最多是正常的
图源:YouTube
因此鞋后跟外侧和前脚掌往往会略微磨损得更严重,并且两边均等。如果我们注意观察,会发现带有支撑功能的鞋垫或球鞋,往往也是内低外高。
如果发现两边磨损不对称,或是磨损区域不对,还有磨损范围变大,也许就是你的步态出问题了。比如鞋后跟外侧磨损过大有可能就是内八,而内侧过大则可能是外八。
例如在下的穿鞋磨损的部位说明单侧的姿态大致没啥问题,不过右边比左边更深,可能右边的肌肉更紧张,要注意两侧肌力平衡的问题。
成年人的内外八字脚除了小时候这样走路没及时发现,以及和小孩时期同样出现了胫骨和股骨旋转的问题,也有其他的原因:比如扁平足的人走路可能有点外八。还有就是不良生活习惯,比如穿的鞋不是很舒适,或者下肢肌力不平衡,比如大腿外侧的髂胫束紧张有可能引起外八字。有时候骨关节炎这些系统性疾病也可能影响步态。
因为扁平足总会内侧更用力,就会带动胫骨外旋
关于扁平足与“踩屎感”鞋的危害可以看
《经常穿踩屎感拖鞋,我会变成扁平足吗?》
内外八字脚和膝关节内外翻一样会影响下肢力线,原本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中点应该在前面和侧面都能连成一条直线,如果发生偏移显然会影响下肢承重,可能会造成关节软骨更容易磨损,运动时可能更容易受伤。而因为骨盆旋转造成的内外八字,往往一边正常一边不正常,让屁股一边大一边小。内八导致x型腿、外八导致o型腿你肯定已经理解了。
好在和扁平足一样,大部分时候这些情况都可以通过物理疗法,即做一些康复训练获得矫正,如果不严重又没有明确病因,其实不管影响也不大。
外八矫正训练
相反,内八矫正可以在脚大拇趾和大腿加上弹力带,向外扭锻炼向外的力。图源:YouTube
03 其它动物也会内八外八吗?
人类的步态是十分独特的,因为我们是唯一习惯用双足行走的跖行动物,即整个脚掌都踩在地上行走,对比猫、鸟那些趾行动物(踮着脚用脚趾走路),和牛马那样的蹄行动物(用脚趾甲走路),我们牺牲了速度和爆发力,所以你通常跑不过腿比你短很多的猫猫狗狗,但是提供了很强的稳定性,解放了双手,可以一只手抠脚一只手吃冰棍。
你吃的鸡腿排是它股骨上的肉,琵琶腿是胫骨上的肉,泡椒凤爪是跗跖骨+脚趾。更多动物的走路可以看——
《别嘲笑人家走路顺拐了!这没准能救命!》
《你有没有想过,你为什么有五根手指?》
熊也是跖行动物,也能像人一样光靠后腿站起来,而且如果你经常看纪录片,或者在动物园见过大熊猫,会发现它们走路往往是内八字。虽然目前并没有明确的研究,但一般认为,考虑到熊一般前腿比后腿长,全身的重量54~60%集中在前肢上,这样走路能帮助它们更好承重。
重庆动物园星星辰辰的内八跑,要是人这样我会离远远的怕蹬我一腿泥点子。
行走作为动物每天必须完成的动作,消耗的能量当然越少越好,科学家原本认为人类已经是大自然设计出的在行走时非常“省电”的生物了,踝关节因为有跟腱的“弹弓效应”,能够储存一部分弹性势能省力,但后来他们发现这种省电模式还有高手,那就是企鹅。
对人类来说,如果走出这种滑稽的步态往往意味着中枢系统的损伤,可对企鹅来说,由于腿短,它们在移动时比起大致相同体重的美洲鸵鸟,需以2倍速率产生地面反作用力,即完成“蹬”这个动作,肌肉需要更快收缩,所以是高代谢运动。
但这种摇摆步态可以让其机械能恢复率高达80%,是目前已研究动物的最高水平,而这和摇摆前进时横向动能与重力势能之间的转化有关。
看来企鹅比我会走路……现在走路姿势总在人际交往中成为外表印象的一部分,但内八不代表矫情、外八不代表性格大大咧咧,不过为了健康考虑,希望大家都能成为“行得正坐得直”的人!
参考文献
1. Kahf H, Kesbeh Y, van Baarsel E, Patel V, Alonzo N. Approach to pediatric rotational limb deformities. Orthop Rev (Pavia). 2019 Jun 26;11(3):8118. doi: 10.4081/or.2019.8118. PMID: 31579218; PMCID: PMC6769356.
2. Cibulka MT, Winters K, Kampwerth T, McAfee B, Payne L, Roeckenhaus T, Ross SA. PREDICTING FOOT PROGRESSION ANGLE DURING GAIT USING TWO CLINICAL MEASURES IN HEALTHY ADULTS, A PRELIMINARY STUDY. Int J Sports Phys Ther. 2016 Jun;11(3):400-8. PMID: 27274426; PMCID: PMC4886808.
3. Gonzales AS, Saber AY, Ampat G, et al. Intoeing. [Updated 2023 Jul 22]. In: StatPearls [Internet].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2025 Jan-. Available from: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499993/
4. Griffin, T., Kram, R. Penguin waddling is not wasteful. Nature 408, 929 (2000). https://doi.org/10.1038/35050167
5. Sawicki GS, Lewis CL, Ferris DP. It pays to have a spring in your step. Exerc Sport Sci Rev. 2009 Jul;37(3):130-8. doi: 10.1097/JES.0b013e31819c2df6. PMID: 19550204; PMCID: PMC2821187.
撰文 | 萧旭
部分图片 | 图虫创意
微信编辑 | 赵之遇
来源: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