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由市委宣传部重点推动,北京市广电局重点支持的国家大剧院原创话剧《林则徐》通过超高清视听技术的创新应用,跨越数千公里,同步呈现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家剧院、140家影院。从新疆戈壁到海南椰林,千里之外的观众无需远行,即可在家门口的影剧院身临
近日,由市委宣传部重点推动,北京市广电局重点支持的国家大剧院原创话剧《林则徐》通过超高清视听技术的创新应用,跨越数千公里,同步呈现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家剧院、140家影院。从新疆戈壁到海南椰林,千里之外的观众无需远行,即可在家门口的影剧院身临其境般感受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家国情怀,这是国内迄今为止覆盖区域最广、联动剧影院最多、协作技术环节最复杂的演出直播活动。
这一“1+N多现场沉浸式”舞台艺术演出模式,在充分保留传统现场演出“现场性”的同时,打破了传统现场演艺单场表演票房容量有限、高端演出资源地域分布局限、传统现场观众观演视角受限等瓶颈,将一线顶尖剧目的线上传播“流量”转化为更多实体剧场常态化观演“留量”,为超高清视听技术提供了极佳的应用场景和成熟的消费模式。
这一成功实践来自于北京市广电局牵头实施的北京超高清视听先锋行动计划的引领支持。北京超高清视听先锋行动计划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为全国超高清产业发展树立了“北京样板”,进一步发展了广电视听新质生产力。
作为全球首个8K级超高清“第二现场”,4月19日晚的直播刚结束,观众的好评就通过各个社交媒体涌现出来。
“演出地点在北京国家大剧院,而我们和北京观众的区别是,不能亲临现场看到真人,但我们可以看到清晰的大屏幕,还能看到幕后、舞台、道具、化妆间,还有导演和主演的采访”、“昨天我和孩子在同一时间看,他在大学校园里看,我在家里看。好剧、好直播、好创意”……
“第二现场”直播结束后,观众反响热烈,掌声经久不息
北京市广电局相关工作负责人介绍:“整场直播画面非常逼真、色彩非常饱和,甚至有一种裸眼3D的感觉。北京超高清先锋行动计划推出以来,很多应用场景都在北京落地生根,此次‘第二现场’便是应用场景的最新体现,能把优质资源推送到全国,让各地的观众也能够沉浸式体验剧情。”未来北京将复制推广这种模式,让山区边陲的观众都能看到首都带来的文化大餐,让“第二现场”助力“北京大视听”。
为了更好地加快超高清视听技术落地应用,近日,北京市广电局发布了“北京市十大超高清视听创新应用场景”,包含亮马河铂宫闸13K3D数字体验空间项目、基于超高清视听AR/MR文旅交互创新场景应用项目、数字艺术中国超高清沉浸艺术系列展等,覆盖了数字体验、文旅、艺术、车载、剧场等应用场景,展现了超高清视听技术的广泛应用前景和深远影响。这些创新应用场景不仅推动了视听产业的转型升级,更在提升人类感知能力、丰富文化体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月22日,第31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2025)开幕式暨主题报告会在北京首钢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办。“北京样板”的经验在会上得以与全国同行广泛交流传播。北京超高清视听,行!
作为全国广电系统改革先行者,北京市广电局以“硬核政策+专项资金”双引擎驱动产业发展。通过设立全国首支超高清视听产业发展支持资金,累计撬动50亿元社会投资,带动经济效益超300亿元。一年来,北京不仅实现超高清内容供给突破6万小时,更推动162项技术创新成果落地,培育1100余家相关企业,形成“采集-制作-传输-显示-应用”全链条升级闭环,推动技术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开辟出“科技+文化”深度融合的北京路径。
未来,北京市广电局将持续深化“北京大视听”战略,以制度创新激发产业活力,以技术突破赋能文化表达,加速推进视听技术与多元场景的跨界融合,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中国数字视听制作中心。让“北京样板”成为彰显中国软实力的闪亮名片。
来源:京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