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在静宁县的田野上,农民们正在抢抓农时。该县曹务镇张屲村马铃薯种植新品种种子应用推广示范基地,一袋袋提前拌好的马铃薯种子通过机械车装到了播种机上,装好马铃薯种后,播种机开动,来回穿梭作业,一次性完成了起垄、播种等作业。不到一个小时,几百斤的马铃薯就被播撒进
近日,在静宁县的田野上,农民们正在抢抓农时。该县曹务镇张屲村马铃薯种植新品种种子应用推广示范基地,一袋袋提前拌好的马铃薯种子通过机械车装到了播种机上,装好马铃薯种后,播种机开动,来回穿梭作业,一次性完成了起垄、播种等作业。不到一个小时,几百斤的马铃薯就被播撒进肥沃的土壤中。
与过去传统种植模式下人力劳作的艰辛与低效相比,机械化耕种不仅大幅提升了效率,还确保了土地耕作的标准化程度,为马铃薯的生长创造了更优质的土壤条件。
“我从4月7日开始种,现在种了200多亩,再有五六天就种完了。”农户张正社边翻看着地里种子的株距和行距,一边对记者说。
曹务镇新品种种子应用推广科技示范园区位于页湾、张珍湾、曹大、中庄一线,种植新品种马铃薯2000亩,购陇薯25号、陇薯红1号等新品种马铃薯种子30万斤提供群众种植;种植新品种玉米4300亩,采购广航研9033、陇顶728等新品种玉米种子6900斤提供群众种植。
曹务镇现有耕地6.58万亩,其中山旱地5.37万亩,川旱地1.21万亩,素有“静宁东部粮仓”之称。受六盘山小气候带影响,镇域内气候高寒阴湿、气候冷凉、土壤肥沃、病虫害少,是玉米(鲜食玉米、饲草玉米)、马铃薯、小麦、苜蓿等作物的适生区,具有发展高寒旱旱作农业的天然优势。
“每亩产量4至5吨,总产量下来就是200吨至300多吨。”张正社说,马铃薯成熟后,每年都有大客户上门来收购,这些土豆会被卖到全国各地。
曹务镇副镇长慕旭伟说:“我镇以打造静宁县‘东部粮仓’为目标,以做强玉米产业链、做大牛产业链、做优马铃薯产业链为重点,实现‘粮拖底、种提质、畜增效、果添彩、人宜居’,全力绘就曹务镇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近年来,静宁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引导农民规模化、科学化种植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逐步走上了科学化、订单化、特色化的产业发展道路。2025年,开展沃土、植保、智慧农场“三大工程”稳粮增粮措施,通过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融合,整流域规划、整片带推进,建成高标准农田3万亩,建成界石铺北山梁流域、三合古岔流域、司桥酸刺流域等万亩生产带11处和细巷瓦岔、八里郭罗等千亩生产点16处,高质量完成85万亩旱作建设任务,力争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105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27万吨以上。
通讯员 胡继万 图/文
来源:中国甘肃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