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数字化保险经纪致保科技(ZBAO.O)发布了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2025财年上半年年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达1.4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7%,营业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加1218万元。
本报记者 蒋牧云 李晖 上海、北京报道
近日,数字化保险经纪致保科技(ZBAO.O)发布了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2025财年上半年年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达1.4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7%,营业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加1218万元。
在采访中,致保科技董事长马波涛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2B2C(“to-business to-customer”)市场未来的增长点,一方面在于进一步挖缺细分场景中的保险需求,另一方面,产品种类的拓展亦是其增长点之一。
记者注意到,致保科技在拓展海外市场。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东南亚作为当前金融科技企业出海的主要集中地,由于人文、用户需求等与我国类似,数字化能力却较弱,确实有较大市场空间。但需要注意的是,国际业务始终面临当地监管的合规风险,以及与当地机构竞争的复杂性。
收入增长叠加支出减少
根据财报介绍,致保科技主要提供数字保险经纪服务,以2B2C数字嵌入式保险作为商业模式,通过数字保险经纪平台提供服务。目前,致保科技开发了40 多种数字保险解决方案,适用于旅游、体育、物流、公用事业和电子商务等多个场景。
具体而言,报告期内致保科技的总收入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6210万元,其中经纪业务增长6960万元,部分收入被管理一般核保(MGU)服务减少的750万元抵消。超出市场预期的增长,主要得益于B端渠道与C端客户数量的上升,其中B端渠道数量同比增长33%,渠道数量增至2000多家;C端客户数量增长100%,客户量超过了2000万户。
与此同时,致保科技的营销费用由2023年同期的2100万元,降至了1860万元,公司通过财报表示,主要是由于公司在客户中树立了声誉,减少了相应的广告和促销活动支出。
根据麦肯锡报告,亚洲保险公司2023年收入中2B2C占比约16%。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亚洲的嵌入式保险预计将增长到27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其中66%的增长将来自传统渠道转移到嵌入式渠道。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2B2C保险场景之所以产生了较大需求,主要在于B端场景渠道在保险运营转化与服务上存在诸多痛点,比如C端用户对于保险价值或产品不了解,得到的服务流程烦琐等,导致大量C端尚未被高效转化和服务。对于险企而言,不愿意在细分的场景中额外设置销售经理,且疏于用户购买后的运营与服务,使得2B2C的模式显示出潜力。
未来,这一市场的增量在哪里?马波涛向记者表示,2B2C模式的增长潜力来自于横向与纵向。横向指的是公司将持续拓展与B端的合作,除了公司已经进入的体育赛事、宠物服务、无人机等场景之外,还有一些蓝海细分领域,比如新能源车领域会是公司接下来进一步拓展的。纵向则指的是,不同类型保险产品的拓展,不论是旅游,或中高端医疗等。
需要指出的是,“报行合一”政策,即要求保险公司报给监管的手续费用取值范围和使用规则需要跟实际使用保持一致,对不少经纪公司带来了较大影响。
对此,马波涛向记者表示:“今年非车险全面报行合一的背景下,公司也做了一些应对的预案。意健险本身对手续费已经做了一些要求,过去几年已经有一个应对的结果,目前责任险、财产险方面的报行合一,我们对业务做了一些分析,从经纪公司角度上来讲,我们除了收佣金以外,也可以有其他方面的一些收入,包括技术服务费、咨询费。”
马波涛补充道,作为保险经纪公司,业务模式不能只是简单地赚费差。从致保科技的角度,除了保险销售之外,前端有风险评估,后端有TPA、理赔、健康管理服务等,此外还有再保险能力的支撑,提供一定的承保利润。“随着我们更多地参与到整个保险环节之中,我们的收入来源越多样化,受到报行合一的影响也就越小。”
拓宽海外市场迎挑战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保险科技企业纷纷布局出海业务。
比如,同样是保险经纪公司的惠择(HUIZ.OI)近日公布的2024年报显示,在2023年和2024年,来自海外市场的收入分别占当年净收入的1.6%和18.3%。同时,惠择方面还表示,作为业务战略,未来计划进一步扩展国际业务。
致保科技也有类似战略,并正在着手拓展国际业务,2025年4月,致保科技旗下马来西亚拉布湾再保险子公司获得当地再保险许可并将开展业务。对于成立再保险子公司的原因,致保科技联合创始人、CMO罗霄向记者表示,成立再保险公司是为了与保险经纪业务形成协同效应。通过再保险公司可以与保险公司合作提供承保服务,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包括前端的经纪业务和MGU业务的扩展,公司将有更多的业务机会以及收入来源。
不过,也有金融科技人士向记者指出,东南亚作为当前金融科技企业出海的主要集中地,由于人文、用户需求等与我国类似,且数字化能力较弱,确实有较大市场空间。但需要注意的是,国际业务始终面临当地监管的合规风险,以及与当地机构竞争的复杂性。
在国金证券的金融科技研报中亦提及,对于金融科技企业而言,出海布局受国际宏观局势动荡和海外需求不足的影响,激烈的行业竞争之下,新业务或新技术洞察不足可能导致竞争格局变化,部分公司可能牺牲盈利以换取市场或市占率下滑。
除此之外,再保险业务对于公司的风险管控能力具有极高的要求,若风险控制能力不足,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甚至威胁公司存续。对于风险如何管控的问题,马波涛向记者坦言:“在精算核保方面,我们确实缺乏承保业务的优势,这可能也是大家所担忧的。但也必须指出的是,致保对自己的定位非常明确,我们拥有前端业务,以及历史记录与数据作为支撑。在技术层面,我们采取选择性地承担部分风险,这决定了业务性质能够确保风险处于可控范围内。我们并非不承担风险,因此对业务的取舍也更为审慎。”
对于未来公司是否计划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马波涛向记者表示:“公司确实将东南亚市场视为海外拓展的优先方向。鉴于该地区与我国在文化及商业实践上的相似性,技术差距相较于欧美市场并不显著。因此,我们目前所具备的技术能力以及PAAS平台解决方案,为我们提供了机会与优势。”
马波涛还透露,致保科技已经与新加坡的某保险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未来公司计划从周边国家起步,做进一步推广。“未来,我们也会考虑布局美国市场,美国的保险产品更加丰富先进,产品结构上会更加复杂,但这也是我们能够发挥优势的地方。目前,我们已经与美国的一些经纪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以促进我们在美国市场的发展。”
来源:贝果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