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清明假期结束,陕西铁路迎来首轮返程客流高峰。面对密集的旅客运输压力,铁路系统在保障运输效率的同时,更以人性化服务为出行安全托底。D2719次列车上发生的紧急救援事件,成为观察铁路应急机制的一扇窗口。4月16日上午,当列车行驶至西安至宝鸡区间时,6号车厢旅客
随着清明假期结束,陕西铁路迎来首轮返程客流高峰。面对密集的旅客运输压力,铁路系统在保障运输效率的同时,更以人性化服务为出行安全托底。D2719次列车上发生的紧急救援事件,成为观察铁路应急机制的一扇窗口。4月16日上午,当列车行驶至西安至宝鸡区间时,6号车厢旅客突发急症。列车长刘欢与乘务员王晴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三分钟内完成广播寻医、药箱调配、人员疏散等标准化操作。西安新城中大耳鼻喉医院耳内科主任孙妙慧响应召唤,在无专业设备条件下,凭借临床经验完成血压监测、病症判断、药物配伍等关键步骤,39分钟内稳定患者生命体征。
铁路部门提供的标准化急救药箱在此次救援中发挥重要作用。药箱内血压计、基础药物分类明确,乘务员经过定期培训,能准确配合医务人员完成器械传递。患者症状缓解后,列车组启动重点旅客追踪程序,每隔30分钟进行健康巡检,最终平安护送其抵达终点站。
此次事件折射出铁路应急体系的进步。从2018年全面推行列车急救药箱配置,到2021年实施乘务员红十字救护证持证上岗制度,系统性建设在关键时刻转化为救援效能。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铁路共处置旅客人身意外事件1700余起,其中87%通过车上急救措施实现现场处置。
孙妙慧医生返家探亲途中完成职业使命的特殊经历,展现了医务工作者跨域履职的责任意识。列车工作人员与旅客间的协同救援,则印证了公共交通工具作为“移动社区”的互助属性。在返程运输的关键节点,这场跨越车厢的生命守护,为春运服务写下生动注脚。
来源:潇湘苗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