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义安区人民法院刑庭依法审结一起侵犯著作权罪案件,以司法利剑斩断侵权产业链,彰显了人民法院保护知识产权、护航创新发展的坚定决心。该案的公开审理与宣判,向社会传递出"违法必追责"的强烈信号。
近日,义安区人民法院刑庭依法审结一起侵犯著作权罪案件,以司法利剑斩断侵权产业链,彰显了人民法院保护知识产权、护航创新发展的坚定决心。该案的公开审理与宣判,向社会传递出"违法必追责"的强烈信号。
案情回顾:影视侵权产业链
2023年至2024年期间,被告人方某某自学搭建侵权影视资源网站,通过程序代码采集影视作品,对外发布十余个APP。经鉴定案涉影视APP中,存在大量侵犯著作权影视作品。随后,被告人方某某通过向机顶盒厂家推广侵权影视网站及APP获利36万余元。被告人韩某从被告人方某某处购买侵权影视APP烧录到机顶盒内进行售卖,非法经营数额达52万余元。被告人卢某某在某网络购物平台上注册店铺售卖从被告人韩某处批发的机顶盒,非法经营数额达14万余元。
司法审判:精准适用法律严惩侵权
案件移送法院后,刑庭组建合议庭,围绕侵权作品认定、违法所得数额认定、非法经营数额认定等争议焦点对案件事实证据进行细致审查。合议庭认为,被告人方某某、韩某、卢某某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他人作品7989部,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构成侵犯著作权罪,考虑到三被告人的坦白、认罪认罚、退出违法所得、预缴纳部分罚金等情节,依法作出判决:三被告人犯侵犯著作权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到四年不等,并处罚金八万元到四十万元不等;没收违法所得、作案工具。
法官说法:创新发展离不开法治护航
承办法官表示:“著作权是创作者的‘精神产权’,盗版行为不仅直接侵害作者权益,更会挫伤社会创新积极性。本案中,方某某等人利用网络平台、影视APP实施侵权,手段隐蔽、传播迅速,反映出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新挑战。”法官提醒,网络并非法外之地,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应恪守法律底线,尊重他人智力成果;广大消费者亦应增强版权意识,拒绝购买盗版产品,共同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近年来,义安区人民法院始终将知识产权保护作为服务大局的重要抓手,通过建立“快立、快审、快执”绿色通道、加强与其他部门协作配合、开展普法宣传等举措,织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网。未来,该院将继续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严惩侵权假冒犯罪,为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供稿:吴义进、洪梅(义安区法院)
校对:姜业曼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