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麦分蘖是产量构成的核心要素,分蘖数量与质量直接影响成穗率及最终产量。促分蘖需精准把握生长节点,结合气候、土壤及品种特性实施综合管理。以下从分蘖规律、最佳时段、技术措施等方面展开分析,为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小麦分蘖是产量构成的核心要素,分蘖数量与质量直接影响成穗率及最终产量。促分蘖需精准把握生长节点,结合气候、土壤及品种特性实施综合管理。以下从分蘖规律、最佳时段、技术措施等方面展开分析,为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一、小麦分蘖的生长规律
1. 分蘖发生的生理机制
小麦分蘖从种子萌发后开始,通过茎基部节间(分蘖节)的腋芽分化形成。正常情况下,每片真叶对应一个分蘖芽,当主茎长出 3 片真叶时,第 1 分蘖开始显露;长出 4 片真叶时,第 2 分蘖出现,依此类推。分蘖能否成穗取决于环境条件与营养供应,一般大田成穗率仅 30%-50%,高产田可达 60%-70%。
2. 影响分蘖的关键因素
温度:最适温度为 13-18℃,低于 2℃或高于 20℃分蘖速度显著减慢;
光照:日均光照不足 8 小时会抑制分蘖,群体过密时田间郁闭易导致分蘖死亡;
水分:土壤相对含水量 60%-70% 最利于分蘖,干旱或涝渍会使分蘖数减少 20%-30%;
养分:氮素是分蘖生长的核心元素,苗期缺氮会减少 50% 以上有效分蘖。
二、促分蘖的最佳时间窗口
1. 冬前分蘖临界期(播种至越冬前)
关键时段:北方冬麦区在出苗后 20-30 天(约 10 月中下旬至 11 月上旬),南方麦区在 11 月中下旬至 12 月上旬。
生理特点:此时主茎通常长出 5-7 片叶,处于分蘖盛期(单株分蘖数达 3-5 个),且分蘖芽分化速度快,是构建有效分蘖群体的黄金期。
管理重点: 早施苗肥:三叶期亩施尿素 5-8 公斤,搭配腐植酸水溶肥,促根促蘖; 适期镇压:对旺长麦田轻镇压(石磙顺垄镇压 1-2 次),抑制主茎徒长,迫使养分向分蘖分配。
2. 返青至拔节期(春季分蘖高峰期)
关键时段:日均温稳定通过 5℃后(北方 3 月上中旬,南方 2 月中下旬),至拔节前 10-15 天。
生理特点:越冬期停滞的分蘖重新生长,同时产生 “春生分蘖”,是分蘖成穗的最后机会(拔节后分蘖基本停止生长)。
管理重点: 分类追肥: 弱苗田:亩施尿素 10-12 公斤 + 磷酸二铵 5 公斤,促分蘖赶上主茎生长; 壮苗田:推迟至拔节初期施肥,避免无效分蘖过多; 中耕松土:返青期深耘 10-12 厘米,切断部分老根,刺激新根与分蘖生长,同时破除板结、提升地温。
3. 特殊时段:晚播麦的 “补救窗口期”
对于因墒情、播期推迟导致冬前分蘖不足的麦田,早春返青期是唯一可通过人为干预增加分蘖的时段。
应急措施: 顶凌耙耱:解冻后及时耙地,保墒增温,促分蘖早生快发; 叶面喷施:0.3% 尿素 + 0.2% 磷酸二氢钾 + 0.01% 芸苔素内酯,每 7 天一次,连喷 2 次,快速补充营养。
三、促分蘖的核心技术措施
1. 品种与播期优化
选分蘖力强的品种:如‘烟农 1212’‘周麦 36’等,单株分蘖可达 8-10 个,成穗率超 55%;
适期播种:黄淮麦区半冬性品种宜在 10 月 5-15 日播种,确保冬前积温 500-600℃・d,满足 3-4 个分蘖形成。
2. 水肥精准调控
冬前水:播种后墒情不足时,出苗后 20 天内浇 “分蘖水”,水量以浸透耕层(20 厘米)为宜,忌大水漫灌;
返青水:根据墒情与苗情,壮苗田推迟至起身期浇水,弱苗田可在返青期小水轻浇,结合施肥促进分蘖。
3. 群体密度管理
合理稀播:高产田亩播量 10-12 公斤,基本苗 12-15 万株,避免密度过大导致分蘖因竞争死亡;
疏苗补苗:出苗后 30 天内,对疙瘩苗进行疏除,缺苗处用同品种种子浸种催芽后补种。
4. 化控与植保协同
化控促壮:冬前旺长田喷施 15% 多效唑可湿性粉剂 30-50 克 / 亩,抑制主茎节间伸长,迫使养分向分蘖转移;
病虫害防治:苗期及时防治蚜虫、灰飞虱(用吡虫啉 2000 倍液),避免虫害传播病毒病导致分蘖萎缩。
四、不同区域促分蘖策略差异
1. 北方冬麦区(如山东、河北)
核心时段:冬前分蘖为主(占总分蘖数 60%-70%),需重点抓好秋播至越冬前管理;
风险防控:冬季干旱年份需浇 “冻水” 保蘖,春季回暖后及时中耕提温,防止 “倒春寒” 冻伤新生分蘖。
2. 南方稻茬麦区(如江苏、安徽)
核心时段:春生分蘖占比高(可达 50% 以上),需关注返青后肥水管理;
特殊管理:由于土壤黏重易板结,返青期需多次中耕松土,同时开好 “三沟”(墒沟、腰沟、围沟),防渍害烂根影响分蘖。
五、案例验证与数据支撑
河南周口某麦田通过冬前适期播种(10 月 10 日)+ 三叶期追施尿素,单株分蘖达 4.8 个,成穗率 58%,较对照田(分蘖 3.2 个,成穗率 42%)亩增产 12.6%;河北石家庄晚播麦田(10 月 25 日播种)在返青期喷施芸苔素内酯 + 叶面肥,单株分蘖数比未处理田增加 1.3 个,最终成穗数接近正常播期水平。
小麦促分蘖需遵循 “冬前促早发、春季保稳长” 的原则,围绕温度、养分、群体三大核心要素,在关键时段实施精准管理。通过构建 “主茎健壮、分蘖充足、成穗率高” 的群体结构,为小麦高产稳产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天山植保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