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南平市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若干措施》(下文简称《若干措施》)正式印发,从10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着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切实提高种粮效益,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推动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24日,记者从南平市农业农村局获悉,《2025年南平市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若干措施》(下文简称《若干措施》)正式印发,从10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着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切实提高种粮效益,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推动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作为“福建粮仓”,近年来,南平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多渠道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发展粮食生产托管服务,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2020年至2024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81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118万吨以上,实现五连增,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省首位。
“2024年,市政府出台了《2024年南平市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若干措施》。执行期间成效较好,粮食生产实现面积、产量、单产‘三增长’,超额完成省上下达的目标任务。”南平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负责人吴彦说,今年,南平市农业农村局会同市财政局结合南平实际,起草初稿,并通过广泛征求各有关部门意见建议,经市政府多次研究,最终制定《2025年南平市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若干措施》。
吴彦介绍,《若干措施》共10条,分别是支持撂荒山垅田复垦种粮、支持新增相对集中连片流转土地种粮、支持发展双季稻和再生稻规模化生产、支持水稻机插秧和农业低空经济发展、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支持粮食品牌创建、支持种业创新发展、鼓励农林类大学生来南发展、鼓励出台县级配套政策。
“如支持撂荒山垅田复垦种粮方面,新复垦种粮面积在10亩以上的种植户,每亩给予一次性最高补助200元;在支持新增相对集中连片流转土地种粮方面,新增相对集中连片流转土地种粮100亩以上的,每亩给予一次性最高补助100元;在支持水稻机插秧和农业低空经济发展上,使用无人机开展水稻飞播面积在200亩以上的,每亩给予最高补助20元。”吴彦说,与2024年政策相比,今年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要支持鼓励农林类大学生来南发展。“具体为大力开展‘到南平去、助乡村兴’活动,吸引农林类大学生来南平全过程参与粮食生产等乡村振兴实习实训。鼓励各县(市、区)乡村振兴公司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提供就业岗位,吸纳农林类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各县(市、区)要结合人才政策,有针对性地出台住房、土地流转、金融支持等方面的政策。”
《若干措施》自公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涉及的资金奖补政策以2025年1月1日为起算基准日。“《若干措施》不仅延续了南平市之前的惠农政策,更在全链条、全要素扶持上做足文章,为南平的粮食生产注入了新活力。”吴彦表示。(卢国华)
来源: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