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日】合肥市检察院通报2024年全市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6 08:57 1

摘要:通报指出,2024年,全市检察机关共审查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87件248人,其中假冒注册商标案40件107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40件118人,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案7件23人,制发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4件并被采纳。

今年4月26日是第25个“知识产权日”,合肥市检察院通报了全市2024年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情况,并发布4起典型案例。

通报指出,2024年,全市检察机关共审查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87件248,其中假冒注册商标案40件107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40件118人,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案7件23人,制发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4件并被采纳。

2025年4月11日,合肥市检察院成功举办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检察机关跨区域协作工作推进会

去年,合肥市检察机关共有2件案件入选安徽省检察院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1件案件入选合肥市2023年度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十大典型案例,1件经验入选合肥市2023年度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十大典型经验。在《国家版权局关于奖励2023年度查处重大侵权盗版案件的决定》中,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检察院荣获“有功单位”,三名干警荣获“有功个人”。

通报还介绍了去年合肥市检察机关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的主要经验做法。2024年,合肥市检察机关在聚焦创新保护、协同保护和保护宣传上持续发力,立足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及“双示范”城市建设角色定位,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保护科技创新,护航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聚焦创新保护

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合肥市检察机关通过上门走访、专项培训等多种方式,为企业提供专业、高效的检察服务,不断加强创新主体事前防护能力,2024年1月,通过走访发现侵权线索,助力一企业维权挽回损失20万元。同时注重关键核心领域保护,在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设立商业秘密保护基地,集中研判3件侵犯商业秘密线索已由侦查机关立案侦查,围绕商业秘密相关领域开展事务研讨及专题研究。知识产权案件前沿性、交叉性问题多,对办案专业化要求高,合肥市检察机关不断提升专业化办案程度,例如,在办理我省首例涉及“植物新品种”商业秘密案期间,检察官多次前往安徽省农科院咨询专家技术性问题,为案件办理打下坚实基础,最终促使被告人赔偿被侵权单位600万元,2024年该企业同类产品的地区销售量同比上升20%。在做实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后半篇”文章方面,合肥市检察机关针对发现的企业管理漏洞,及时制发检察建议,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内控机制,消除违法犯罪隐患,助力科创企业拧紧“安全阀”

聚焦协同保护

推动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

为服务保障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国家战略,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合肥市检察机关主动融入,不断强化跨区域检察协作,于今年4月11日成功举办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检察机关跨区域协作工作推进会,牵头会签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关于在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中违法所得数额认定的意见》《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沿线九城检察机关合作培养人才协议》,不断提升九城市跨区域检察协作能力。同时,合肥市检察机关与公安、法院会商,针对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中违法所得认定问题,达成备忘录,进一步提升案件办理规范化水平;与市公安、市场监管局协同共建商业秘密保护指导站,为站内企业畅通行政、司法维权渠道,提升企业商业秘密防护能力

聚焦保护宣传

讲好新时代知识产权检察故事

合肥市检察机关多措并举建强知识产权检察宣传矩阵,融合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立足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特点,推动检察实践的立体式传播。2024年,检察日报两期刊发我市检察机关著作权保护及检察护企工作经验,其中“合肥高新:建立‘打击+保护+服务’知识产权检察体系,科创企业乐享‘法治大餐’”文章被最高检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等多个媒体平台推荐。同时不断创新宣传手段,通过AI生成知识产权保护小课堂、制作知识产权保护动画视频等方式向社会公众开展宣传,画面生动形象,提升社会整体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下一步,合肥市检察机关将牢固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工作理念,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努力为创新引领合肥高质量发展贡献检察力量。

合肥检察新媒体出品编辑丨士娴
审核丨李阳

来源:合肥检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