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解除自2014年以来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注:美俄之间原本的贸易量就不大,俄罗斯更在意它跟欧洲的经贸关系,因此这里又分“美国单独解除对俄制裁”和“施压欧盟解除对俄制裁”两种情况);
现阶段,特朗普斡旋俄乌和谈已经到了临近翻牌之际,各方矛盾激烈对撞,台面下的博弈暗流涌动。
根据美媒的报道,特朗普团队提出的“和平方案”内容大致如下:
1、法律层面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控制(注:这里面又分“美国单独承认”和“施压乌克兰承认”两种情况);
2、事实上承认俄罗斯占领的乌东四州地区(注:即整体上采用现状停火方案);
3、承诺乌克兰不会加入北约,但可以成为欧盟的一部分(注:美国也不肯给乌克兰类似日韩或以色列那种双边防卫承诺);
4. 解除自2014年以来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注:美俄之间原本的贸易量就不大,俄罗斯更在意它跟欧洲的经贸关系,因此这里又分“美国单独解除对俄制裁”和“施压欧盟解除对俄制裁”两种情况);
5、加强经济合作,特别是在能源和工业领域。
对于乌克兰,“和平方案”给予的条件大致如下:
1、乌克兰将能得到“强而有力的安全保障”(注:怎么“强而有力”没说,但肯定不如北约强有力);
2、俄军占领的哈尔科夫地区一小部分领土将归还给乌克兰(注:俄军在哈尔科夫州控制约一千平方公里土地,由于哈尔科夫州没有公投入俄,所以很早就被认为是普京兜里的一个筹码);
3、保障乌克兰船只的第聂伯河出海权(注:第聂伯河下游事实上成为俄乌临时分界线,但俄方并不依赖该河航运,乌方却十分依赖);
4、重建补偿和援助(注:虽然文件没有说明资金从何而来,但普遍猜测就是俄罗斯被冻结的3000亿美元资产)。
5、被俄方占领的扎波罗热核电站将被视为乌克兰领土,由美国作为第三方运营,并同时为乌克兰和俄罗斯两国供电。
除此之外,乌克兰需同美国签署“矿产协议”,以补偿战争期间美国给乌克兰提供的援助。
近期普京与特朗普特使威特科夫进行了频繁会面。
此方案一出,乌克兰方面当即表示提案严重偏向俄罗斯,认为提案非常清楚地说明了俄罗斯能获得的实质利益,而对乌克兰将得到什么却模糊且笼统。
泽连斯基总统也在第一时间宣誓绝不接受任何涉及放弃领土的协议。
据悉,这项计划是特朗普特使威特科夫4月12日访俄期间与普京会面四个多小时后制定的。
按照英国《金融时报》的分析,这是普京迄今发出的、愿意达成和平协议的最大信号,也基本获得了特朗普的认可,但距离乌克兰和欧洲的期待仍有相当距离。
在泽连斯基明确表示乌克兰不会在法律上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占领后,特朗普十分愤怒,于个人社交媒体发表长篇推文批评泽连斯基。
特朗普称,“泽连斯基的声明损害了与俄罗斯的和平谈判,只会延长杀戮”,“克里米亚是多年前在奥巴马主政时期失去的,当时你们乌克兰一枪一弹没放就把它移交给了俄罗斯……”
需要说明的是,按照公开程序,上述“和平方案”仍处于美、欧、乌分歧阶段,俄罗斯官方并未予以认可,只是各大媒体猜测方案基于普京与威特科夫讨论的结果。
根据克里姆林宫官方的讲法,仍坚持要求乌克兰从已经公投入俄的乌东四州撤军,佩斯科夫称“相关四个地区已在俄罗斯宪法中被定为不可分割的领土”。
最新版俄罗斯地图中的乌东四州与克里米亚。
乌克兰在新版俄罗斯地图中被削去了一大圈。
接下来试着分析一下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谈判底牌,首先说俄罗斯。
开战三年多来,俄方对于“现状停火”的立场发生过几次摇摆,通常来讲,在己方遇到一定困难的时候是支持立即现状停火的,在己方占据优势时则是反对现状停火的。
当前战场局面明显俄方占优,且如果西方军援跟不上,这种优势将进一步扩大,因此同意“现状停火”对俄方来说属于重大让步。
尤其考虑到俄罗斯已经将乌东四州正式列入了本国领土,如果最终认可特朗普的和平方案,理论上还得修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对于内部士气其实是有打击的。
因此,普京只有在重大获利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同意立即现状停火,比如上面提到的1、3、4条。
具体来说,俄罗斯希望尽可能取到三条补偿的上限,即法律层面让美国施压乌克兰承认克里米亚属俄,彻底堵死乌克兰加入北约之路,以及解除2014年以来美欧对俄罗斯实施的全部制裁。
只有在这些补偿条件全部“拉满”的情况下,普京才会认可欧洲和乌克兰方面所要求的“立即现状停火”。
换到乌克兰与欧洲一方。
在乌欧看来,特朗普方案里乌克兰得到的战后补偿金(暂且假定是俄罗斯被冻结的3000亿美元)、扎波罗热核电站主权(名义上的)、哈尔科夫州约1000平方公里被占领土、第聂伯河出海权等,更像是一些小零食组成的礼包。
对乌克兰和欧洲来说,法律层面承认领土归俄罗斯是绝对不能触碰的红线,这个口子一旦打开,后果不堪设想,因此特朗普方案第1条里只能取到下限,即“美国单独承认克里米亚属俄”。
与之对应的,欧洲也很难接受解除自2014年以来全部对俄制裁的提案,因为这样等同于认可了俄罗斯自2014年以来的全部举动,政治代价过于高昂。
现状停火方面,由于面临乌军战场劣势、欧洲军援不足和美国有意撒手的三重压力,乌克兰和欧洲是支持立即现状停火的,但不希望被附加其他条件。
安全保障方面,加入北约是俄乌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之一,也是乌克兰最渴望的诉求——已经写入宪法,如果彻底断绝这一念想,乌方是很难接受的。
所以基辅期望的场景很可能是类似条件的安全保障,再不济也只能是“暂时冻结入约”。
当然,假如乌克兰能够火线加入欧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视为补偿,但十分可惜,基辅的入盟之路跟入约一样困难重重。
欧盟作为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共同体,背后涉及极其复杂的政治、法律、经济问题,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加入欧盟,首先就得将近十万页的欧洲立法纳入本国法律体系。
这一过程牵扯到候选国政治制度与市场结构重塑,牵扯到对候选国国内公司与行业的重组,牵扯到大量效率低下的政府部门和公司被关闭,还牵扯到候选国与第三国的外交关系,将造成难以想象的内外利益冲突。
简而言之,欧盟希望用“入约”来补偿乌克兰,美国希望用“入盟”来补偿乌克兰,断绝“入约”改为讨论“入盟”,其实就是美国把乌克兰这个包袱完全丢给欧洲的表现——这跟《潜在战争风险》里五角大楼的指导精神完全契合。
鲁比奥在巴黎出席美、欧、乌三方会议。由于欧洲和乌克兰反对特朗普和平方案,鲁比奥取消了伦敦峰会之行,美国对于斡旋和谈一事的耐心正渐渐消磨殆尽。
最后再梳理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
2025年2月、3月,特朗普先后两次跟普京通电话,确立好了原则性意向,期间美方团队拿出来了一版协议草稿,3月份在沙特进行了两轮长时间会谈。
可能最初俄方让步有限,特朗普感到很失望,并萌生退意,改将外交精力投入到伊核等其他方向。
直到4月12日,普京与特朗普特使威特科夫的会谈取得重大进展——当时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播出了普京在圣彼得堡总统图书馆迎接威特科夫的画面,俄官方通讯社也报道称会晤“聚焦于乌克兰解决方案的各个层面”。
随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立即赶赴巴黎,拿着俄方让步之后的协议草稿跟英、法、德、乌外长讨论。
只不过欧洲和乌克兰方面并未认可该协议,这让鲁比奥和他背后的特朗普很失望,鲁比奥离开巴黎机场前撂下一句“这不是我们的战争,如果看不到进展,我们还有其他优先事项需要关注”的狠话。
之后关于美国有意退出俄乌斡旋、撒手不管的消息便开始满天飞,逐渐到了甩锅和互相施压的阶段。
于是就有媒体爆出了这份和平方案的框架内容,以及英国《金融时报》文章中那些惟妙惟肖的“美俄私授克里米亚”“普京愚弄特朗普”等故事,搞得特朗普很生气。
国际外交中的重大妥协往往都是见光死的,套用《纽约时报》的一句评价:总统太急于宣布成功了。
说来有趣,截至目前特朗普已经在俄乌、伊朗、胡塞、加沙、关税等多条战线上同时开打,涉及大国、小国、朋友、对手、经济、军事、贸易、科技等各个领域。
真可谓高潮迭起,蔚为壮观。
来源:战斗的喀秋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