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额补贴之下,京东外卖日单量迎来明显突破。4月24日,据京东黑板报消息,京东外卖日单量已突破1000万单,覆盖166个城市。此前,4月15日,京东外卖宣布日单量突破500万单。
据媒体报道:
大额补贴之下,京东外卖日单量迎来明显突破。4月24日,据京东黑板报消息,京东外卖日单量已突破1000万单,覆盖166个城市。此前,4月15日,京东外卖宣布日单量突破500万单。
你知道饿了么现在一天多少单么?也就是2000多万单。
京东牛逼啊,短短几天时间,就逼进饿了么的一半了。
但我把话放在这里,京东必败。因为啊,刘强东不懂外卖市场,京东股价到时必遭重创。
我们回到饿了么,如果饿了么发动与京东一样的补贴战,要拿市场份额难不难,一点也不难啊,消费者是看到哪家平台有活动就去哪家。
饿了么远远比京东在外卖市场的根要强。
但现在,你看到没,饿了么蹲在一边看戏呢,你们玩吧,抢走市场份额又如何呢?靠补贴下的这种分散城市的市场份额有什么用呢?
没有错,外卖市场比的就是谁能达到规模优势 。
但你认真看新闻,京东是在166个城市,总和达到了1000万单。
平均一家城市,也就是6万单左右。
好了,你知道宁波一天的外卖量是多少么?100万单。
就算宁波在京东城市排名中多拿一点,10万单好了,也不过是市场份额的10%。
外卖市场与普通商品市场不同的是,要在一个城市形成规模经济,获得利润,起码你得拿下四五成的市场份额。
这时,你的外卖员才可以分布在城市各地,你的配送成本和效率才能达到最优。
因此,外卖市场不是一个以全国外卖量销售总额来计算的发展模式,而是必须以一个城市来计算规模的发展模式。
当下京东外卖花了大量的补贴,每一单上都要补贴五至十块钱。
如果这种补贴持续,一天就要烧掉一个亿。
不仅如此,刘强东还面临一个困境,那就是,如果他要追求2000万,5000万单的目标,那么,还需要烧多少钱?
我可以肯定地说,京东马上就要将补贴减少,要求商家提供更多的优惠,因为扛不住这种补贴战的压力。
你怎么可能在166个城市,同时向老大老二发动挑战?这叫自杀式攻击啊。
好了,就算你有钱(虽然京东没有什么钱,因为他帐上的钱有大笔的钱属于供应商占款,京东的帐期是所有互联网零售公司最长的),敢拿补贴去做,最后,在各个城市市场占比拿到了三成。
但是,随着补贴的消失,马上市场就要大规模萎缩。
要知道,在京东平台上的所有商户,也都在别的平台上有店,用户买的是同一个产品,就算你京东说你是品质外卖,无数人粉你,那又如何?
他会接受在同一个产品,在美团、饿了么上卖16,在你这里卖18吗?这时,美团、饿了么轻松地搞一个小活动,顾客就全跑去原来的两大平台了。
因为你同时向166个城市攻击的弹药不足,补贴不足以支撑多久。
好了,这时后果就是灾难性的,你平台上的消费者数量大幅减少了,那么,你的骑手就减少单量,收入就降低了。大量在补贴下加入京东的骑手,马上又转换其他平台,转换的成本几乎为零,因为只要开启另一个APP接单就行了。
这就带来恶性循环,因为骑手减少,你的单就没有人送、延误率大幅上升。顾客就更不满意 ,下单率就会断崖式下跌。
商家也会逐步失望,既然顾客跑了,我还留在你平台上做什么?你都没有骑手了,商家会直接告诉顾客,你别在这里下单了,去美团下吧。
这一结果,是一个必然,这是刘强东从一开始的战略决定的。
除了烧掉几十亿、上百亿外,京东不能从外卖市场得到任何东西,只会走向黯然退出的这条路。
那么,原因是什么?因为,外卖市场要进入,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写小作文,煽动情绪骂对手,这对于纯消费品品牌是有用的,比如,娃哈哈就在情绪舆论中拿到了销售量。
但对于平台来说,饭可不是你做的,外卖平台的核心竞争力是算法、是管理能力、是天量的骑手运力。
如果不能构建这三个领域的能力,进入外卖市场是一个必死之路。
简单来说,就是你的能力太弱,打不过别人。
而这三个能力,是需要建组织,建队伍,深入每一个城市,不断优化算法,持续多年的投入才会有结果。
刘强东脱离市场太久,京东的商业模式构建在十几年前了。他们与新生代企业三大企业”美团、拼多多、抖音“,相距太远。
从企业家对市场的认知,到内部团队,到整体的商业模式,全部是落后了一个世代。
拼多多来玩外卖市场,或许有点想象力,但京东这种上一世代的企业来玩,除了丢点钱,听个响,基本上不会有任何结果。
饿了么背靠阿里,进入外卖市场最早,有钱有人有资源,骑手人数也是京东的几倍,如果刘强东能吃下外卖市场30%的份额,最多也就是饿了么的地位——一年亏损近百亿,至今不能盈利。
京东哪些能力超过了饿了么,钱更多?有更多的算法工程师?有更多的地面经营能力?有更多的骑手?统统都没有。
当然京东有他的优势,那就是后发优势。
整个外卖市场,是由饿了么和美团投资了几百亿建立起来的,先要大量补贴骑手,才有稳定的运力,还要补贴商家,才有大量的消费者。
通过了近十年的亏损,才将这个市场建成了一个有无数消费者、近千万骑手、近千万商家的这么一个市场。
京东的后发优势体现在,他可以现在就直接找到商家(商家们已经在外卖业务上经营很久,有成熟的服务系统,高效的出餐机制了),还可以找到美团饿了么花钱培育起来的骑手队伍(熟悉路况,熟悉店铺),还有大量花钱培育起来的消费者群体。
比起饿了么和美团从无到有建立市场,京东会占了大便宜。
但是,正是因为他们从无到有建立了整个系统,才使得企业的核心能力成为了巨大的护城河。
美团一天最多送过9000万单外卖。不要以为,有业务你就能送,有需求你就能满足,没有算法调度庞大的配送体系,没有足够多的骑手分布到每一个角度,会使得这种天量订单要么无法配送,要么成本巨高。
骑手是没有任何一家平台能控制的,他想跑多久就多久,想去哪家就去哪家,你怎么保持足够的骑手量呢?如何激励他们呢?管理他们呢?试想一下,你是一家外卖平台的老板,你要怎么样做到,在一个城市任何一个角落里的消费者发出订单需求,然后就一定有一个商家几分钟内准备好产品,一定有一个骑手在附近尽快给你送来?
这种核心能力,京东还差得远呢!
京东过往的能力,是半天,一天送达,这个在即时电商领域,属于毫无优势。现在比拼的是半小时送达。
进一步比较的不仅是时间,还有成本。
什么商家骂美团抽点过高,这全是失败的商家在骗傻子的,因为他们把骑手的配送费算作美团的佣金。
如果这么算,当下京东的佣金才是最高的,一单甚至有七八块,因为有补贴,二十块的产品,骑手就拿走一半,超过50%了。
降低单品中的配送费占比,才是企业能力的体现。
这个不是说要降低骑手工资,这是做不到的。骑手工资由市场决定,工厂工人如果八千一个月,当骑手如果六千,骑手就去工厂了。
但如果提高骑手的效率,跑一次送五个外卖,这时,就可以降低配送费了。
比较一下,京东的骑手送一单三公里,拿七块一单
美团的骑手送五单,四公里,拿三块一单,收入是15块
这时美团骑手单价变低,总收入变高。
商家支出的配送费减少,消费者购买的价格降低。
不断地朝这个方向努力,这才叫竞争力,这才是企业的能力。
你现在能吃到10块钱的外卖(美团拼好饭),正是企业能力的体现。
美团与饿了么的竞争,核心就体现在这里了。
刘强东,连这个都不懂呢,他没我懂外卖市场,他是个小白,否则不会搞166个城市同时开炮。
起码你在一个城市能打赢美团再说呀,这种玩法,是嫌公司钱多么?
你知道抖音为什么失败么?
抖音通过与第三方骑手合作来送外卖商家的订单。
从外卖订单的单价上来看,抖音外卖每单的配送费要达到10元左右,这个确实比美团要高。
但是美团的骑手为什么不来跑抖音的外卖订单呢?
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外送距离远,有的达到了8-10公里,而美团外卖大多在5公里以内;
二是订单不稳定,不够多。就算是距离有点远,只要一次能多接几单,赚的钱并不比美团外卖少。
可是抖音外卖的自然流量会很少,全靠达人的推广,也许一条视频爆了,可以卖出去几百份,甚至是上千份。
可是达人的视频没爆的话,商家的订单可能寥寥无几。
美团则完全不同,商家订单很稳定,骑手只需要熟悉一个商圈就可以拥有不错的收入。
商圈级的精细运营,才是外卖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刘强东懂的话,怎么会这么做呢?
当然,我可以做一个预判,最后刘强东在失败后会说什么,他会说:
劣币驱逐了良币。
把自己商业能力上的失败,归因于别人没有道德。
和无数美团上的商家一样,明明就是产品没有竞争力,打不过其他人,于是痛骂平台无良。
人嘛,失败了,都喜欢给自己找理由。
这是LOSER的标配。
至于当下的舆论,一点也不重要,人嘛 ,总是不会与自己的消费利益相悖的,闹剧一场罢了。
公号:古老板
来源:古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