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向毛主席汇报工作。“万岁军”的名声早就传到了毛主席的耳中,他早就想见一见这位不同凡响的将军了。其实早在长征时期毛主席就见过梁兴初,那时梁兴初是红军第一个骑兵营营长。
1951年5月下旬,病愈的梁兴初回了国,并做了三件事。
第一,专程到铁岭38军后方基地看望留守同志和家属,他答应家属们派代表赴朝鲜慰问亲人。
第二,向毛主席汇报工作。“万岁军”的名声早就传到了毛主席的耳中,他早就想见一见这位不同凡响的将军了。其实早在长征时期毛主席就见过梁兴初,那时梁兴初是红军第一个骑兵营营长。
第三,驻天津的二十兵团司令杨成武,要求梁兴初给兵团总部介绍与美军作战的经验。不仅如此,杨成武还问梁兴初:“我们兵团不久就要到朝鲜去了,你愿不愿意到二十兵团工作?”
此时,杨成武即将调任北京军区司令员,临走之时,他十分放不下部队,所以有此一问。在他看来,梁兴初既有领导之才,又有作战经验,是最能领导二十兵团的人选。
对于梁兴初来说,职务调整实属正常,因此他没有异议,但人事调动还需上级决定。对此,杨成武自信地说:“当然啦,我会向上级提建议。”
做完这三件事之后,梁兴初就回到了战场。
1952年3月,梁兴初调任志愿军二十兵团代理司令员,离开了38军。
此时的38军,在梁兴初的调教下,思想、纪律和对敌经验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完全可以经受住考验。但领导层的改变,还是给38军带来了一点点影响。
按理说,这点影响只要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就会消失,可偏偏这个时候,38军迎来了一次挑战。
第五次战役后,敌我双方就进入了小规模袭扰式作战。1952年9月,由于美军的不断地试探和骚扰,志愿军司令部决定主动出击,以做到出奇制胜。
经过一番商议,秋季战术反击战正式开始。
这次反击战被分为两个批次,首先是12军、39军和68军,38军为辅助;第二批又增加了15军、40军、65军,38军也转为了主力。
为了打好这场战斗,7个军都做好了全力以赴的准备,但刚刚失去梁兴初的38军,似乎有点力不从心。
梁兴初走后,38军军长一职就由副军长江拥辉代理。江拥辉是一名虎将,曾参加过多次战役。解放战争时期,他率领部队挺进东北战场,参加秀水河战役,取得了辉煌胜利成果。
1949年,江拥辉升任38军参谋长,入朝前又升任副军长,按理来说指挥能力完全没有问题。但不巧的是,政委刘西元不久前刚接到命令回了国,38军此时就处于代军长和副政委主管的局面。虽然说不上群龙无首,但对比其他队伍来说,确实差了一点儿力道。
可是,“万岁军”这个名号不是白来的,38军也不会因为这一点点困难就退缩,为打好这场战役,他们做了详细部署。
当时,38军的作战任务是攻打铁原以北的白马山和箭头山,这两个高地不仅是敌人的前哨阵地,也是汉城给予敌人补给的重要路线。
为了缩短补兵冲击的距离,38军决定趁夜潜伏,在开战前就埋伏到敌阵前的野草丛中。于是,战士们采了许多野蒿草,挤碎成汁然后反复涂抹在衣帽和毛巾上,用来伪装。之后战士们还对此办法进行了两次测试,结果都很不错。
诸如此类的办法,38军做了许多,但即将发起进攻前,却出了差错。
原本,敌人是不知道38军要发起进攻的,当江拥辉带领部队备战时,驻守高地的韩军第9师还在高兴地开运动会。
如果计划顺利的话,光靠突袭也能毁掉敌人一部分兵力。然而就在这时,部队里却出现了叛徒,他就是被人们称为志愿军最大叛徒的谷中蛟。
据资料显示,谷中蛟原本是一名国民党士兵,解放战争时期收编入我军。原以为此人已经被改造好,却没想到思想依旧顽固不化,竟然不顾国家之安危,悄悄叛变。
更坏的是,谷中蛟是我军突击部队的干部,38军的计划让其全部泄露了出去,38军的辛苦筹划全部化为泡影。之后,韩军第9师立刻对白马高地的防线进行了加强,守备更加森严。
得知此消息,江拥辉大骂谷中蛟是颗老鼠屎,坏了整锅粥。但无论他如何生气,事情都无法挽回,他知道突袭计划再不能实施,所以只能强攻,而强攻的代价就是伤亡六千。
10月6日,38军发起总攻,步兵冲锋在最前面,战士们凭靠着无畏的精神,当夜就拿下了白马主峰北面的几个高地,两天后又拿下了主峰。
然而,战况看似非常顺利,实则潜藏巨大困难。
第一,就当志愿军占领白马高地还未站稳脚跟的时候,敌人就进行了12次高强度攻击。韩军向来以逃跑闻名,这次为何如此顽固?原来,美军之前就嘲笑韩军无能,这一次,韩军第9师指挥官下了死命令,要争回颜面。
第二,38军有很多新兵,并且训练不足。在之前的四次战役中,38军投入了大量精力,因此失去了许多力量。但就在新的力量刚刚补充后,就接到了打秋季反击战的命令,连冲锋枪都不会使用,只能现场学习。足这一点,就让38军的战斗力大大减弱。
第三,38军发动总攻后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由于突袭转变强攻,导致许多指战员措手不及,面对敌人的高强度攻击,便也命令战士们猛打猛冲。强攻本来就处于劣势,这样一来更使战士们暴露于敌人面前。
综上原因,再加上韩军武器比我军好太多,这一仗38军打得极为艰难。
在经历生死交战后,我军拿下了白马大部分高地,但美军已经在来的路上了。江拥辉考虑到,如此下去38军的伤亡可能会更大,于是决定撤退。
江拥辉这一决定,为38军减少许多损失,可这场战斗终究还是给38军造成了巨大创伤,六千余人伤亡。
事后,总参作战部长张震被派到38军进行调研,最终得出结论:38军在白马山战斗失利的原因有自身准备不足,也有叛徒的背叛,其中谷中蛟背叛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
在这之后,38军原定回国,但因战局的变化,它又留了下来参加了西海岸反登陆作战,并取得了巨大成功。此后38军仍旧继续在朝鲜战场作战,甚至成为了最后一批回国的部队。
38军的历史是辉煌的,其实无论领导者是梁兴初还是江拥辉,它都是一支非常强悍的部队。也可以说,是38军成就了梁兴初“万岁军长”的称号,也成就了江拥辉35岁就当上了军长的记录。
来源:文史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