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25日,睿能科技发布了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9.36亿元,同比增长4.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92.89万元,同比下降37.62%;扣非净利润为2913.26万元,同比下降40.93%。尽管公司在
2025年4月25日,睿能科技发布了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9.36亿元,同比增长4.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92.89万元,同比下降37.62%;扣非净利润为2913.26万元,同比下降40.93%。尽管公司在工业自动化和IC分销两大核心业务上持续发力,但净利润的大幅下滑凸显了其在成本控制和市场环境应对上的挑战。
工业自动化业务:技术创新驱动增长,但利润率承压
睿能科技的工业自动化业务在2024年表现较为亮眼,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78亿元,同比增长7.15%。公司在针织及缝制领域持续升级产品,深化通用伺服全闭环控制技术和多轴同步控制技术的应用,并推动AI机器视觉与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助力智慧工厂建设。此外,公司在工业机器人、激光加工和高速加工等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协作码垛机器人市场实现了快速增长。
然而,尽管收入增长,工业自动化业务的利润率却面临压力。2024年,该业务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13.95%,虽然推动了技术创新,但也增加了成本负担。此外,市场竞争加剧和客户需求变化使得公司在价格和利润空间上受到挤压。如何在保持技术领先的同时提升盈利能力,将是公司未来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IC分销业务:需求增速放缓,库存调整影响显著
2024年,睿能科技的IC分销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06亿元,同比增长6.81%。尽管半导体行业步入结构性复苏阶段,AI技术创新推动了消费电子领域的产品迭代,但传统汽车电子和工业自动化市场仍受库存调整的制约,需求增速延续放缓。公司通过增强供应链韧性和实施动态库存管控,提升了运营效能,但整体业务增速仍低于预期。
在国产替代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公司着力构建本土化产品生态,新增了兆易创新、矽力杰等国产产品线,强化了配套解决方案的研发能力。然而,IC分销业务的毛利率较低,且受行业周期波动影响较大,未来如何在市场波动中保持稳定增长,将是公司面临的另一大挑战。
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投入加大,短期效益未显
睿能科技在2024年持续推进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福州总部生产基地建成投产,通过建设从板卡贴装到成品测试包装的全新智能制造工厂,提升了物流自动化和产品生产智能化水平。公司还导入了MOM系统(含MES/WMS/QMS等)和智慧园区系统,结合已有的CRM、PLM、ERP、OA等系统,实现了生产排程动态优化、质量全流程追溯及设备智能管理。
尽管公司在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上投入巨大,但短期内的经济效益尚未显现。2024年,公司的归属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均出现大幅下滑,部分原因在于智能制造工厂的建设和运营成本较高。未来,公司需要在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增强客户价值交付能力之间找到平衡,以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总体来看,睿能科技在2024年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取得了一定的收入增长,但净利润的大幅下滑暴露了其在成本控制和市场环境应对上的不足。如何在保持技术领先的同时提升盈利能力,将是公司未来发展的关键。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