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少先路十一小:从传统小美育走向“浸润式”大美育实践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美育的要求日益重视,多次发文对学校美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2023年12月,教育部印发专项通知,将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并将其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工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美育的要求日益重视,多次发文对学校美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2023年12月,教育部印发专项通知,将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并将其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工程。

一直以来,少先路第十一小学将美育作为育人方式改革创新的重点,并建构了“一核多维”大美育课程体系,以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核心,以课程的美育价值为线索,将文化课程、环境课程、学科课程、跨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课程多个维度知识、逻辑、形式、体验等进行审美化构造和呈现,以“渗透、感染、滋养”为手段,以美育浸润师生,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感受美、向往美、表现美的过程中,获得成长内驱力,实现从传统小美育认知走向“浸润式”大美育实践。

01

营造“润泽文化” 以美润心

少先路第十一小学紧扣“润泽教育”,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师生美好成长”的办学理念,激励师生凝练三风一训,自编自创自唱校歌《扬帆少年》,让校园成为师生价值观形成和精神成长的摇篮。围绕“寻中华文化根,汇真善美新源”,确定了成长主题“扎根,做更好的自己”,梳理了五年成长目标和规划。团队的愿景、使命、价值观浑然一体,发展战略图也愈加清晰明确,构建一个目标、三方联动、六大项目、七项工程的办学新体系,以文化人,以美育人。

美育浸润行动不仅仅是顶层设计,更重要的是将理念和文化植根于师生、家长内心,统一思想,提升认知,规划行动,评价引导。少先路第十一小学将三风一训、成长主题、课程主线设计在校园的角角落落,每学期都为教师精心设计印有文化理念的摆台、效率手册、手提袋、签字笔、日历……各种精美的文创彰显了学校的审美追求与美育文化气质,同时用体验美的过程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自豪感。

每学年校长和干部都会为师生、家长讲开学第一课,将校园文化和成长主题成体系、有层次、全方位地进行梳理、讲解、渗透,以期达成共识,向美而行。

02

打造“润泽环境” 以美育美

环境是美育的能量场,于“润物细无声”中润泽学生成长。少先路第十一小学在2022年3月回迁新校园后,党员干部带领老师们围绕校园文化及教学工作需求,亲自规划空间,动手制作,设计创新,手绘点缀各形象墙、功能室,校园各处情景交融、浸润心灵。打造出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时时、处处、人人的育人环境新生态。五楼古朴典雅的艺术长廊以传统文化元素为主基调,展示国画、书法、扎染、篆刻、团扇、青花瓷、拓印、故宫红门等传统元素。学生在艺术体验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树立文化自信。

03

构建“润泽课程” 以美化人

在“育美铸魂”理念指引下,少先路第十一小学坚持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思路,遵循美育特点,梳理完善了 “奠基生命、润泽生命、成全生命”的大美育课程,构建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协同推进的立体融通美育课程体系。

基础课程重在“铸美建基”,以音乐、美术两大类艺术课程以及学科融合课程为主体。拓展课程重在“尚美笃行”,以社团课程、特色项目为主体。主题课程重在“致美润心”,以节日课程、探究课程、实践活动等为主体。各课程模块重在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分层递进。

在此基础上,激励老师们根据兴趣特长,主动开发、组建特色美育项目团队,尝试以项目实践推进校园美育浸润行动。现已有六大项目组。挖掘和运用各项目所蕴含的丰富美育资源,实现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心灵之美”“智慧之美”“身心之美”“劳动之美”。

墨香润泽写字项目组围绕教学大纲确定分层教学目标,结合语文教学中对写规范字的审美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年段编排写字教材及习字本,从书写姿势、书写规律、心理建设、习惯养成、书写检测等角度,分别提出了科学具体的要求。同时结合汉字的构字特点,根据科学的书写习惯,将优美的律动与典雅的书法完美融合,创编了一套适合小学生的“写字操”。写字教学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了覆盖全员、每周一节的“双师”写字指导课、课后服务一节习字练习课。习字本上还配有相应的二维码,学生扫码即可观看每个字的书写指导,便于家长和孩子一起在习字常态中感悟汉字美。

国画苑的三位美术老师将国画知识技能渗透于低、中、高三个学段的美术课中,全员普及,从国画所使用的笔、墨、纸、砚入手,将运笔、墨色、构图、技法贯穿整个课程计划;从局部到整体、从临摹到创作,低、中、高段层层渗透,步步入深。在墨与笔的碰撞中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与艺术素养,在国画的世界中,丰富思想、开拓视野,滋养心灵,陶冶情感。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少先路第十一小学受邀参加了第四届内蒙古青少年书画作品展,几位小画家在内蒙古美术馆现场作画,专家给予高度好评。

阳光讲堂三位心理教师布置了心灵驿站,开通了阳光讲堂、悄悄话信箱。利用线上线下,开展宣传教育、微课疏导、沙盘游戏、团体辅导,帮助家长和学生掌控情绪、掌握方法、提升能力。《阳光讲堂》专栏已经播出了三十期,帮助家长和孩子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永葆心灵美。

“阳光农场”的小社员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育苗、培土、种植、浇水、修剪,干得热火朝天。暑期丰收节,大队部还组织了采摘义卖活动,师生体验劳动创造之美、劳动精神之美、劳动者之美,树立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理想。

“润泽中医堂”项目携手内蒙中医世家,共同构建围绕24节气的中医文化课程,并精心打造了“校园润泽中医馆”,学生可以成体系的了解、体验中草药、人体穴位、养生知识,感受中医文化的魅力。

全员主题诗文诵读项目已开展十年,每日清晨20分钟诵读时间,教学楼里中华经典声声入耳,句句润心,五千年中华传统精粹浸润师生成长。这已不仅仅是一门诵读课程,更是润物“有声”的美育文化,孩子们伴着古曲且吟且唱,字正腔圆,声入情,形入境,以山水咏志,与圣贤对话,怎一个美字了得!

“浸润式”美育课程的实施,是目标,也是路径。旨在通过建设更为自然、丰富、完整的课程场景及课程体系,全方位、多学科、多角度协同,建构“大情境”,设计“大任务”,面对“真问题”,潜移默化彰显以美育人实效。

04

创设“融美活动” 实践创美

学校积极搭建多元化美育活动平台,确立了校园“四仪四节”,开设魔方、合唱、民乐、舞蹈、版画、蜡染、剪纸、朗诵、科创等美育社团。从“社团活动”“主题活动”“展示展演”“研学活动”四个维度,创新开展集审美赋能、创意实践于一体的美育实践活动,让具有不同艺术才能的学生找到学习、体验、成长的平台,发挥和展示学生的艺术特长,在全员参与中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行至今日,美育浸润下的十一小一路向“美”而行,学校各个领域中深植的美育之花正在悄然绽放,“美”成为融于十一小师生美好成长的一抹生命底色。展望未来,十一小将不断深化学校美育内涵,优化美育顶层设计,坚定不移地以“浸润”作为美育工作的目标和路径,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推动教育走向高质量发展。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