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则来自东欧战场的阵亡消息引发国际舆论震动。21岁的美国公民迈克尔·亚历山大·格洛斯在顿巴斯地区阵亡,其特殊身份随着俄罗斯独立媒体iStories的深度调查浮出水面——这位选择为俄军作战的年轻人,正是现任美国中央情报局数字创新部副主任朱莉安·加利纳的独子。
一则来自东欧战场的阵亡消息引发国际舆论震动。21岁的美国公民迈克尔·亚历山大·格洛斯在顿巴斯地区阵亡,其特殊身份随着俄罗斯独立媒体iStories的深度调查浮出水面——这位选择为俄军作战的年轻人,正是现任美国中央情报局数字创新部副主任朱莉安·加利纳的独子。
根据家属发布的简短讣告,这位成长于弗吉尼亚州中产家庭的青年,生命定格在"东欧某地"。在公开的VKontakte社交档案中,留着板寸的足球少年用俄英双语写道:"多极化世界的捍卫者,环球旅行者,法西斯主义的死敌。"个人主页置顶的俄罗斯三色旗与巴勒斯坦国旗,暗示着其意识形态立场的剧烈转向。
调查数据显示,格洛斯于2023年9月正式签约加入俄军外籍兵团,成为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第1527名外籍签约士兵。经核实的外籍兵团注册数据库显示,这位前马里兰大学学生在签约四个月后,被编入承担强攻任务的空降突击队。知情人士透露,其最后驻扎地位于索莱达尔市外围防线,该区域在2023年末至2024年初经历过多轮惨烈争夺。
令人玩味的是,这份措辞谨慎的官方讣告始终未提及"俄罗斯"或"乌克兰"字眼。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格洛斯生前在校园的活跃轨迹:作为彩虹环保联盟的核心成员,他不仅组织过多次性别平权示威,更在2023年初亲赴土耳其哈塔伊参与震后救援。社交媒体动态显示,自加沙危机升级后,其账号频繁转发反以色列内容,并多次抨击美国的中东政策。
"他总在反复观看巴勒斯坦遇难儿童的视频,对国家机器的愤怒与日俱增。"某位要求匿名的密友向调查记者透露,"土耳其救灾期间,他开始认真考虑投奔俄罗斯。那些暗网流传的阴谋论视频,可能加速了这个决定。" 从校园活动家到外籍雇佣兵的转变轨迹,折射出Z世代青年在信息茧房中形成的独特世界观。
来源:初恋谈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