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年的4月26日是“全国疟疾日”,今年“全国疟疾日”主题为“严防输入再传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今天,就带大家全面认识疟疾,一起做好预防,共同守护健康!
每年的4月26日是“全国疟疾日”,今年“全国疟疾日”主题为“严防输入再传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今天,就带大家全面认识疟疾,一起做好预防,共同守护健康!
疟疾究竟是什么“来头”
疟疾又叫“打摆子”或“冷热病”,是一种寄生虫病,也是一种传染病,罪魁祸首就是疟原虫。
疟疾的传播途径
疟疾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蚊媒传播。当感染疟原虫的蚊子再去叮咬其他人时,疟原虫就会顺着蚊子的唾液钻进我们的身体,我们会出现寒战、高热、大汗等症状。
疟疾有哪些症状
典型症状是周期性发作的寒战、高热、大汗,发作过程通常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前驱期:患者会感到疲乏、头痛、厌食、畏寒和低热,这个阶段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
寒战期:突然感觉寒冷,全身发抖。
发热期:寒战过后,体温持续升高,可达40℃以上,伴有头痛加剧、恶心、呕吐等症状。
出汗期:全身大汗淋漓,体温迅速下降,各种不适症状也随之缓解,患者感觉轻松,但十分困倦。
间歇期:在两次发作之间,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如同常人。
如何预防疟疾
(一)防蚊灭蚊:这是预防疟疾的关键措施。
●家庭中使用蚊帐、安装纱门纱窗,插灭蚊灯、蚊香液(片)。
●户外活动时,穿长袖长裤,暴露的皮肤涂抹驱蚊剂。
●定期清理家中的积水,如花盆托盘、花瓶、水桶等。
(二)如果从疟疾流行区回国后,出现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旅行史,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感染疟疾后怎么办
一旦确诊,不要惊慌,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只要按照医嘱全程、足量服药,绝大多数患者都可治愈。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多喝水,加强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
疟疾虽可怕,但只要我们了解它,做好防护措施,就能够有效避免感染。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传播疟疾防治知识,共同守护健康!
监制|胡华梁
审核|冯 展
编辑|高 静
供稿|刘润静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