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谁能想到,看似不起眼的手脚变化,竟然隐藏着严重的血管问题?
如果忽视了,后果可不仅仅是活动不便,还可能悄无声息地威胁到生命安全。今天,就带大家揭开这些“小信号”背后的“大秘密”,早发现,早安心!
常听人说,“血管堵塞是上了年纪的事”,可现实往往啪啪打脸。
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我国心血管病患者已达3.3亿人,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忙碌的白领、熬夜的学生,甚至是三十出头的健身爱好者,都可能中招。
血管就像城市道路,畅通无阻才能保证物资运输。一旦血管堵了,血液供应受限,器官就像断了水的田地,慢慢枯萎坏死。尤其是手脚,因为离心脏最远,最容易出现异常信号。
手脚发麻,有时是坐姿不当压迫神经,但如果经常无缘无故发麻,就要警惕了。尤其是夜间麻木、早晨醒来手脚僵硬,这可能是血液供应不足的表现。
2024年北京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数据指出,持续性手脚麻木是周围动脉疾病(PAD)初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有一位42岁的中年男性,平时工作繁忙,长时间熬夜应酬,手脚发麻断断续续半年未重视,直到一次突发腿部剧痛,被送到医院才发现股动脉严重狭窄,险些需要截肢。
提醒:手脚发麻频繁,且伴有冰凉感,一定要尽快就医,检查血管健康。
俗话说,冷从脚起。如果穿得厚厚的还手脚冰凉,就不能只怪天气了。血管狭窄或堵塞,血液流动受阻,手脚得不到足够的温暖血液,就像家里暖气坏了,再多毛衣也挡不住冷。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2023年血管外科案例中,一位55岁女性,长期手脚冰凉,以为是“寒性体质”,直到一次走路时小腿剧烈疼痛,检查才发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幸亏及时介入治疗,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
提醒:特别是天气转暖后仍手脚冰冷,千万不要大意。
正常情况下,小伤口几天就能愈合。但如果伤口久久不好,甚至反复感染溃烂,可能是血液供应严重受限,营养和氧气无法及时到达伤口,导致愈合缓慢。
根据2023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布的《糖尿病足防治指南》,约50%的糖尿病足患者合并下肢动脉血管狭窄或闭塞,极易导致伤口久治不愈。
提醒: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发现手脚小伤口长时间不愈合,要高度警惕血管问题。
正常血液循环良好的皮肤应是红润有光泽。如果血管堵塞,血液供应不足,皮肤可能变得苍白、暗淡,严重时甚至出现紫绀。
就像河流断流,河床干裂发黑,皮肤也会因为缺血而“变色”。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23年一项研究显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90%以上在早期就有皮肤颜色变化的表现。
提醒:皮肤出现异常颜色变化,特别是伴随其他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走路没走几步就腿软、脚酸,稍微动一动就累得气喘吁吁?这可不一定是体力差,可能是血管堵塞导致肌肉供氧不足!
医学上称这种现象为“间歇性跛行”,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典型症状之一。
提醒:走路时出现腿疼、腿软,休息后缓解,再继续走又疼的现象,尤其需要高度警觉。
血管堵塞背后,藏着不少“隐形杀手”:长期高脂饮食、吸烟、酗酒、缺乏运动、压力大、不规律作息,都是罪魁祸首。就像一条道路天天压重车,不修不养,早晚塌方。
特别是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人群,血管就像年久失修的自来水管,内壁沉积斑块,慢慢变窄甚至堵死。
2023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刊载的一篇综述提到,我国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持续上升,且年轻化趋势明显,35岁以下患病人群比例逐年增加。
血管健康养护,就像给车定期保养,绝不能等出问题了才补救。以下几点,建议大家牢牢记住:
合理饮食,减少油腻,多吃蔬菜水果。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发现,膳食纤维摄入充足者动脉粥样硬化风险降低20%以上。
坚持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车。运动能像给血管“疏通管道”,有效延缓硬化。
控制三高,定期体检。尤其是血脂、血糖、血压,不能只看表面数据,要关注长期趋势。
戒烟限酒。吸烟者患外周动脉疾病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2到4倍,戒烟是保护血管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保持良好心态。长期压力大、情绪波动,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加剧,容易加速动脉硬化。
2024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诊了一位仅38岁的年轻白领,因腿脚发凉发麻被家人劝去检查,结果发现下肢多个血管严重狭窄。
医生团队通过微创球囊扩张术及时介入,恢复了血流,但医生在出院嘱咐中特别强调:“疾病是悄悄来的,健康绝不是空穴来风,需要每个人用心经营。”
这位患者在康复后也感慨:“早知道早点关注自己,哪还至于受这份罪!”
血管健康,看似遥远,其实每天都和每一餐、每一次运动、每一个作息习惯息息相关。就像老话说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别小看了手脚那些微小的异常,背后可能藏着大问题。
医生不是神仙,无法逆转时间,但可以给出最真诚的提醒:身体发出的每一个小信号,都是在用尽全力告诉你——别再忽视了!
行动起来,从今天起,为自己的血管清扫障碍,让生命之河畅通无阻。
毕竟,健康才是最大的底气,才是最好的保险!
参考文献
[1]葛均波, 胡大一, 霍勇, 等.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4, 52(5): 405-419.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23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3, 15(12): 813-825.
[3]张运, 王辰, 胡大一, 等. 我国动脉粥样硬化现状及防控对策[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3, 51(10): 851-859.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生
来源:健康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