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新药“研”值诱人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7 11:21 2

摘要:近期,美国过敏、哮喘和免疫学会(AAAAI)与世界过敏组织(WAO)在美国加州圣迭戈举行联合会议。安进和阿斯利康、葛兰素史克(GSK)分别公布其开发的药物Tezspire和depemokimab的有关研究数据。

文 王迪 综合编译 医药经济报

近期,美国过敏、哮喘和免疫学会(AAAAI)与世界过敏组织(WAO)在美国加州圣迭戈举行联合会议。安进和阿斯利康、葛兰素史克(GSK)分别公布其开发的药物Tezspire和depemokimab的有关研究数据。

Tezspire已被称为潜在性重磅炸弹药物,因为该药在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方面的临床数据良好。GSK已经向FDA提交depemokimab的审批申请,PDUFA日期为12月16日,拟用于治疗两种呼吸适应症。今年4月刚在FDA斩获第7个适应症批准的自免重磅炸弹Dupixent也对该领域虎视眈眈。

鼻窦炎是由感染、过敏或其他因素引起的一种鼻窦炎症,会导致鼻塞、面部疼痛和头痛等症状。CRSwNP的特征是鼻黏膜持续发炎,伴有可阻塞鼻子的鼻息肉,通常与哮喘同时发生。

高达80%的CRSwNP患者患有Ⅱ型炎症,这与更严重的疾病和鼻息肉复发有关。其可通过检测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发现。白细胞介素-5(IL-5)是驱动这种Ⅱ型炎症的关键细胞因子,在鼻息肉组织中含量很高。虽然手术可以有效去除息肉,但潜在的Ⅱ型炎症意味着,它们有再次生长的趋势。

近年来,CRSwNP取得的治疗进展集中在抗生素、抗炎药和生物制剂,通过解决鼻窦炎的具体病因和症状,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在生物制剂的开发上,侧重于靶向治疗和个性化医疗,通过解决疾病的特定分子和遗传特征改善患者治疗效果。

鼻窦炎治疗市场规模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强劲增长。根据市场调研机构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公司提供的数据,2022年,全球鼻窦炎治疗药物销售额为21亿美元。预计2023-2031年,销售额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5.8%,届时销售额将达到35亿美元。

与竞争对手相比,Tezspire用于CRSwNP的数据显示出较好的疗效。不过,William Blair公司和Leerink Partners公司独立的分析师团队对Tezspire持保留态度。认为相关试验设计存在差异,可能影响交叉试验的数据比较。

在WaypointⅢ期研究中,与安慰剂相比,Tezspire在治疗52周之后显著改善了CRSwNP患者的总的鼻息肉评分(NPS)和鼻塞评分(NCS)。

根据这次AAAAI与WAO联合会议公布的结果,在范围为0~8的NPS指标上,患者使用Tezspire治疗后,经过安慰剂调整后的平均改善水平接近2.07分。在分值0~3的NCS上,Tezspire的表现比安慰剂好约1.03分。

研究人员表示,Tezspire在试验中并没有出现任何新的安全信号。Tezspire已被批准用于治疗严重哮喘。使用Tezspire的患者4.9%发生了严重不良事件,而安慰剂组这一比例为5.9%。

阿斯利康生物制药研发负责人Sharon Barr在一份声明中表示,Tezspire采用了同类首创的作用模式,靶向作用于炎症级联顶端的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这些试验数据汇聚成的大量证据表明,Tezspire可以改变对上皮驱动炎性疾病患者的治疗格局。

根据试验结果,Leerink分析师团队认为,到2030年,Tezspire预计将为安进带来43亿美元的销售额,而外界普遍预计为30亿美元。

该药于2021年12月被FDA批准用于12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重度哮喘患者的附加维持治疗。2024年其全球销售额首次突破10亿美元,达12.19亿美元。

对比来看,Tezspire的疗效数据略优于赛诺菲和再生元的Dupixent在两项Ⅲ期试验(Sinus-24和Sinus-52)中得出的数据。2019年,从这两项研究得出的结果让Dupixent成为FDA批准的首款治疗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的CRSwNP的药物。使用Dupixent治疗52周之后,在安慰剂调整差别上,NPS为1.8,NCS为0.9。

Tezspire的数据与depemokimab相比,也存在一定优势。在Ⅲ期Anchor-1和Anchor-2试验中,与安慰剂相比,使用depemokimab治疗52周之后的NPS差异为0.7分。GSK的这项试验没有采用NCS,而是使用语言反应量表测量鼻塞。

不过,William Blair公司的分析师表示,试验设计的差异可能影响到药物的相对试验成效。

Leerink公司的分析师指出,Tezspire的入组标准在多个方面体现出差异化。与Dupixent的临床试验相比,Tezspire在呼吸系统共病方面纳入了更具选择性的患者群体,但在既往手术史方面则覆盖了更广泛的人群。

要参与Tezspire的Waypoint试验,患者需在鼻腔评分量表(NCS)和鼻腔-鼻窦结局测试(SNOT-22)上达到特定标准,这两项评估工具用于衡量鼻窦炎的症状及其对生活的影响。而GSK的Anchor试验并未设置此类限制,因此William Blair团队指出,其纳入的患者人群“病情相对较轻”。

在这3款药物中,depemokimab显示出的疗效数据似乎最弱——不仅在联合主要终点NPS上表现不佳,在部分次要终点(如SNOT-22评分变化)上也较为逊色。然而,William Blair公司的分析师认为,鉴于试验人群存在差异,该药疗效可能被低估。

上述3种生物制剂以不同的方式发挥作用:Tezspire阻断TSLP,depemokimab靶向作用于白细胞介素-5(IL-5),Dupixent抑制IL-4/13轴。

作为一种每年仅使用两次的治疗药物,depemokimab具有长效优势。Tezspire每月皮下注射一次,而Dupixent每隔一周注射一次。

再生元的商业主管Marion McCourt表示,这种炎症性疾病市场空间巨大。实际上,2024年,Dupixent销售额达135.03亿美元,而光是在CRSwNP这一种适应症上就已经实现了重磅炸弹级的年销售额。

3月3日,GSK宣布,FDA已经接受对depemokimab进行审查。拟定适应症为:对于患有以嗜酸性粒细胞表型为特征的2型炎症的哮喘成人和12岁及以上的儿童患者,使用中至高剂量吸入皮质类固醇(ICS)加另一种哮喘控制药物进行辅助维持治疗,以及对于控制不佳的CRSwNP成人患者进行辅助维持治疗。

新的研究数据来自ANCHOR-1和ANCHOR-2试验,这两项试验共招募了528名CRSwNP患者,这些患者使用100毫克的depemokimab或安慰剂。

3月1日,GSK公布了对这两项试验所做的汇总分析结果,结果显示,depemokimab在改善几个次要终点方面要优于安慰剂,其中包括患者报告的流鼻涕和嗅觉丧失的严重程度,被称为Lund-Mackay CT评分的鼻窦成像评估,以及被称为SNOT-22的生活质量指标。

在汇总评估的第52周,使用depemokimab的患者中有26%转向了另外一种干预CRSwNP的措施,比如类皮质类固醇、手术或调节疾病的药物,而使用安慰剂的患者这一比例为36%。

GSK全球呼吸和免疫学研发负责人Kaivan Khavandi表示,这些数据提供了大量的证据,支持将depemokimab作为一种超长效治疗药物,并且表明,每年两次给药的治疗方案可以显著减少鼻息肉。由于近40%的CRSwNP患者需要重复手术,许多患者需要长期系统性使用皮质类固醇,因此,市场上对替代性治疗方案有着明显的医疗需求。

早在2024年10月,GSK就分享了有关depemokimab的数据,该药在ANCHOR试验中,在治疗52周时提高了鼻内镜鼻息肉的总评分,并且治疗49~52周时,平均鼻塞评分也得到了提高。

GSK预计,如果获得批准,depemokimab的年收入有望接近40亿美元。

除depemokimab外,GSK在这一适应症市场也有其他进展:今年1月初,NMPA批准GSK生产的Nucala(mepolizumab)作为鼻用皮质类固醇的一种附加疗法,用于治疗经过系统性皮质类固醇或手术之后不能充分控制疾病的成年CRSwNP患者。此为国内唯一批准用于治疗控制不佳的CRSwNP成年人的抗白细胞介素-5(IL-5)药物。

链接>>>

TSLP靶点加热进行时

近年来,TSLP靶点引起业界较大兴趣,不少跨国药企收购相关资产。GSK继续对TSLP长效药物的追求。2024年1月,它以10亿美元预付款收购了Aiolos Bio公司,获得了后者正在开发的TSLP单抗AIO-001,引进自恒瑞医药。GSK认为,该药有望实现每六个月给药一次。

Winward Bio公司也在开发每年使用2次的TSLP单抗。今年,该公司发起了由OrbiMed、Novo Holdings和Blue Owl Healthcare Opportunities领头的A轮2亿美元募资,并从科伦博泰及和铂医药获得临床候选药物HBM9378/SKB378。

强生去年以8.5亿美元收购了Proteologix公司,这笔交易也侧重于一只IL-13/TSLP双特异性药物。Upstream Bio公司可能会在今年晚些时候报告有关verekitug的Ⅱ期CRSwNP试验数据,此为针对TSLP受体的拮抗剂。

转自2025年第16期《医药经济报》

来源:医药经济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