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粉和招黑!刘强东和董明珠,成为了互联网上的两个极端!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7 14:29 2

摘要:这种差异的背后,既有个人的言行风格因素,也反映了互联网时代公众对企业家的期待变化,折射出了网友对企业家的期待,就是“向下共情”比“向上说教”更能赢得人心。

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家的公众形象不仅关乎个人声誉,还会更直接地影响品牌的市场认可度和网络口碑。

近期,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与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的言行,就在互联网上形成鲜明对比。

刘强东因亲自送外卖收获好评,董明珠则因 “海归派有间谍”的言论成为了众矢之的。

两位企业家通过互联网炒作传播的方式获取流量,却因为行为举止造成了截然不同的舆论影响。

刘强东一夜之间圈粉无数,而董明珠却彻底黑化,成为了“招黑体”。

这种差异的背后,既有个人的言行风格因素,也反映了互联网时代公众对企业家的期待变化,折射出了网友对企业家的期待,就是“向下共情”比“向上说教”更能赢得人心。

刘强东之所以圈粉无数,是因为“向下共情”的举动,在互联网时代赢得了网友支持。

近日刘强东亲自参与京东快递配送外卖,穿着工作服为消费者送外卖上门,尽管有人质疑这是“作秀”,但大多数网友仍给予正面评价,认为他至少愿意演这出戏。

这种接地气的举动,符合互联网时代的网感,绝大多数网友都希望企业家的形象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商业领袖,而是能与普通人共情的“自己人”。

这种策略的核心观点是企业家不再只是老板身份,而是参与到基层中的“劳动者”,在互联网时代,公众更愿意看到企业家的人性化一面,而非冰冷的商业决策者。

董明珠之所以越来越招黑,是因为“向上说教”的营销方式,无法引发网友共情。

相比刘强东近期频频出圈赢得网友好感,董明珠却因为近期的言论却频频引发争议。

董明珠在最近一次临时股东会议上提到“海归派里面有间谍”,这一言论迅速被官媒和网友批评为缺乏证据和制造对立。

随后董明珠还遭到了新京报等官媒的指责批评,胡锡进等媒体人则认为董明珠需要道歉。

其实这次董明珠的言论翻车并非偶然,而是长期个人风格积累所造成的结果。

比如对于“35岁就业危机”,在经济下行、就业压力巨大的背景下,董明珠却不咸不淡地甩出了一句“35岁没人聘你就自己去创业”。

请问如果35岁以上都去当老板,那谁来打工?

而对于前助理孟羽童违规接广告风波,在孟羽童离职后,董明珠更是多次公开批评孟羽童“不忠诚”,甚至暗示这位20多岁的女大学生人品有问题,由此引发了外界对格力企业文化的质疑。

此外,董明珠还曾多次炮轰雷军,吐槽小米,好像雷军早已成为她的“心魔”。

从跟雷军公开打赌,到后来小米的营收规模全面反超格力,董明珠开始将矛头指向小米是“组装厂”,称低价是无能表现。

董明珠的种种行为,似乎都是在和年轻人唱反调,这种行为除了能拉低年轻消费者对格力品牌的好感度,真的就没有什么别的作用了。

很显然,董明珠的问题在于她的言论往往带有“说教式”和“对抗性”,而非能够深入人心的共情营销。

在互联网环境下,公众更希望企业家展现包容与理解,而非居高临下的批评。

企业家如何平衡个人品牌与公众期待?

刘强东和董明珠的对比,揭示了互联网时代企业家形象管理的核心法则,便是“向下共情”比“向上说教”更有效

从刘强东圈粉、董明珠招黑这两个事件就能看出,公众更愿意支持那些“理解普通人困境”的企业家,而非“教育普通人”的所谓权威者。

像董明珠这样的明星企业“掌门人”,就更应该有的广阔视野和格局,在就业、国际关系等敏感话题上,企业家的发言和行为应更具有建设性,而非煽动性。

企业家的言论一定要谨慎,避免制造对立,而且行动比口号更重要。

像刘强东过去亲自送快递,现在又亲自送外卖,虽然大家都知道这种行为是营销作秀,但至少展现了参与感,让大众看到了商业领袖也有体会人生百态的一面。

而董明珠的各种说教言论,除了留下争议和源源不断的黑流量,似乎并没有为企业带来任何有价值的成果。

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家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可能被放大解读,刘强东的共情营销和董明珠的强硬风格,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公众认知。

企业家若想维持良好的公众形象,或许需要更多向下看的视角,而非一味向上说教。毕竟在互联网的世界里,良好的“网感”将决定企业家的舆论风向。

来源:王石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