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5日,马来西亚前总理、百岁政治元老马哈蒂尔在社交媒体用20条硬核分析预言:特朗普对中国发动的关税战“最多撑不过三个月”,这场闹剧将以美国自食恶果告终,特朗普这是算是挑错对手了!
4月25日,马来西亚前总理、百岁政治元老马哈蒂尔在社交媒体用20条硬核分析预言:特朗普对中国发动的关税战“最多撑不过三个月”,这场闹剧将以美国自食恶果告终,特朗普这是算是挑错对手了!
这位见证过半个多世纪国际风云的老人,这次把美国经济的裤腰带都扒了个精光,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刚抡起来,美国超市的物价就像坐了火箭。
一罐中国产的午餐肉从3美元飙到7美元,沃尔玛货架上的义乌小商品集体涨价30%,连美国人最爱买的“中国制造”棺材板都涨了45%,毕竟全美九成棺材都是中国产的。
分析一下马哈蒂尔的话:用大白话说就是,美国现在就是个空心大萝卜,表面看着光鲜,内里早被金融泡沫和产业转移掏空了。苹果CEO库克前脚刚在中国工厂转悠完,后脚就被记者拍到在印度催产能,为啥?因为在美国造iPhone得卖到2000美元一台,这价钱连华尔街精英都得掂量掂量。
所以老头子的分析刀刀见血:美国现在连自己的“国产货”都造不利索。波音飞机的零件三成来自中国,特斯拉的电池得靠宁德时代供货,就连美国大兵用的防弹插板都是中国造的陶瓷材料。
更打脸的是,特朗普号称要“制造业回流”,结果关税刚加三天,美国本土仅存的钢铁厂就因为买不起中国产的炼钢设备停工了,这些设备占全美钢厂使用量的七成。
马哈蒂尔掰着手指头给美国人算账:每个家庭每年得多掏3800美元生活费,股市三个月蒸发6.6万亿,养老金账户集体缩水20%。
加州已经有人上街举着“贸易战让我们变穷”的牌子游行了,德州农民开着拖拉机堵了州政府,连共和党票仓的佛罗里达退休老人都开始骂街,他们攒了半辈子的钱,眼瞅着被通胀啃得只剩渣。这场景让老头子想起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只不过这次轮到美国自己当“韭菜”。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那句“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可不是说着玩的。稀土出口管制一出手,美国军工厂立马抓瞎;人民币结算体系铺开,中东土豪卖石油都开始绕开美元;
中芯国际14纳米芯片量产的消息,直接把英特尔股价砸下去8%。最绝的是跟东南亚的配合,越南组装、马来西亚转口、柬埔寨盖章,一套组合拳下来,中国商品照样能贴着“东盟制造”的标签进美国,气得特朗普直跳脚。
所以还是马哈蒂尔看得明白,这局棋美国早输定了,80年代里根政府能用关税逼日本签广场协议,是因为那时候美国工厂还在冒烟。
现在?美国连自己的5G基站都凑不齐,全国5G覆盖率不到30%,比马来西亚还差一截。更别说中国手里攥着全球97%的稀土加工能力,这玩意儿可比石油金贵,没了它美国连导弹都造不出来。
老头子预言三个月内特朗普必认怂,不是算命,而是看清了美国的老底,国债堆到37万亿美元,通胀压不住,股市全靠嘴炮撑着,再打下去白宫真要变“白宫”了,因此笔者认为,马来西亚这次力挺中国也不是拍脑门。
从1998年金融危机时中国雪中送炭,到现在的东海岸铁路、皇京港这些世纪工程,中国人是真带着技术真金白银来合作的。安瓦尔总理在博鳌论坛六次站台中国,央行人民币储备加到6.8%,连街边卖榴莲的小贩都用上华为5G直播带货了。这种实打实的利益捆绑,比美国空口白牙的“安全承诺”靠谱多了,谁说不是呢对吧?
欧盟嘴上喊着“价值观同盟”,暗地里跟中国签了新能源合作协议;墨西哥一边骂美国一边把特斯拉工厂迎进门;连日本这种传统盟友都在偷偷扩产半导体材料往中国运。
马哈蒂尔说得对,这不是简单的贸易摩擦,而是新旧秩序的交替,当中国用高铁连起东南亚,用数字货币撬动美元霸权,用技术标准重构产业链时,美国还抱着19世纪的关税大棒,活像个拿着火枪对抗导弹的牛仔。
三个月后,当特朗普灰头土脸宣布“重新评估关税政策”时,人们会想起这位百岁老人的预言。这不是某个国家的胜利,而是经济规律对霸权主义的胜利。
就像马哈蒂尔在长文结尾写的:“竹子再高不离根,帆船再远总归港”,靠真本事吃饭的时代,容不得虚张声势。
来源:金枪铁马踏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