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虎坊路甲15号院位于北京西城区陶然亭街道的核心地带,如今,这座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旧小区,正因“加装电梯”这一民生工程陷入前所未有的矛盾漩涡。这里居住着大量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对他们来说,每天上下楼梯就是一场艰难的“生存挑战”——“这几节台阶就像天堑一样”。
虎坊路甲15号院位于北京西城区陶然亭街道的核心地带,如今,这座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旧小区,正因“加装电梯”这一民生工程陷入前所未有的矛盾漩涡。这里居住着大量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对他们来说,每天上下楼梯就是一场艰难的“生存挑战”——“这几节台阶就像天堑一样”。但是,当西城区首个平层入户电梯加装计划提上日程时,期待中的“福音”却演变成了邻里关系的导火索——“我们不需要电梯”。
主管区长调研、现场办公,沟通团成员和国际观察员实地走访、出谋划策,居民代表和属地政府坦诚交流、真诚思考,当这些力量齐聚《向前一步》平台,能否打破高楼层住户对电梯的迫切期盼与低楼层居民对权益的合理诉求之间的僵局,为这场关于公平与生存的较量,找到温情的平衡砝码?
最大的担忧:老楼加梯安全吗?
“台阶就是一座大山”“四年没下过楼,两次下楼是背我下去的”,听到病弱老人的心声,没人能不动容。“我们一楼推出去也交三万二,我们有用么”“我们不需要电梯”,一楼业主的态度,也是合情合理。西城区副区长朱海斌入户调研多家居民,听到了不同立场的意见。在录制现场,也有居民直接质疑,40多年的老楼加装电梯,安全吗?那这次平层入户电梯的设计方案是什么,施工之后是否会出现居民担忧的情况,有没有相关技术保证楼体安全?
最多的疑虑:光声钱怎么办?
节目录制前,沟通团嘉宾和国际观察员都去虎坊路甲15号院走了一遭,爬楼上下后每个人都气喘吁吁,几乎一下子就站在了赞同加梯的一方。然而,一楼居民对于电梯产生的噪音、挡光的担忧,让大家的表态更加谨慎。有人提议对一楼住户进行补偿,对此一楼住户和其他楼层居民是什么看法?对于补偿经费、补偿方式,是否有相关规定,这一做法又能否推动加装电梯的进程?国外存在加装电梯的难题以及高层居民与一楼居民的矛盾么,国际观察员将带来怎样的建议呢?记者走访发现,因为后续缴费问题,有的小区在电梯安装之后迟迟没有投入使用,这也让15号院的电梯是否会出现类似的维修困境画上了问号。为了找到这一难题的突破口,西城区副区长朱海斌决定与一楼居民直接沟通,这次面对面会有收获吗?
最强的不解:车棚挪移合理吗?
随着沟通的深入,不管是赞成声音还是反对声音都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因为加装电梯而面临挪移的车棚很快成为新的讨论焦点。车棚的新位置在小区南侧,然而沟通团前期调研时发现,这一区域已经被人用铁栅栏锁起占用了,到场的居民代表表示,车棚搬过来会出现影响自己生活的噪音和隐私问题。针对居民对车棚挪移到南侧的顾虑,副区长朱海斌实地考察,能否找出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
城市发展中,多数人集体福祉与少数派个人权益发生冲突的情况,并不鲜见,社会公平的天平该如何倾斜?在录制现场,急需电梯的肢残居民、诸多疑虑的一楼居民、想要办好实事的社区书记先后落泪,这些泪水又会将电梯加装推向何方?敬请关注本周日晚21:05播出的《向前一步》。
来源:brtv微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