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素质提升年·服务支点建设】各地各单位扎实开展服务支点建设学习研讨 推动聚合力提素质创一流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7 17:20 2

摘要:全市各地各单位深入贯彻全省“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部署,认真落实全市“持续提升干部能力作风”工作安排,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发展提出的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扎实开展服务支点建设学习研讨,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站位、工作标准、落实能力,汇聚“奋勇争先、

各地各单位扎实开展服务支点建设学习研讨

推动聚合力提素质创一流

全市各地各单位深入贯彻全省“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部署,认真落实全市“持续提升干部能力作风”工作安排,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发展提出的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扎实开展服务支点建设学习研讨,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站位、工作标准、落实能力,汇聚“奋勇争先、建成支点、谱写新篇”的强大合力。

一、坚持以研促学,强化支点意识。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和重要回信精神,聚焦学习贯彻省市“新春第一会”精神,引导各级党组织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支部主题党日等形式普遍开展学习研讨,推动全市党员干部强化支点意识、抬高发展标杆。围绕全省加快建成支点重要部署、十堰节点之为目标任务,组织各县(市、区)党委书记和市直单位“一把手”谈认识、谈思路、谈打算,在《十堰日报》、十堰广播电视台开设访谈专栏,已专访44人次,凝聚思想共识,推动工作整体提升。 团市委紧扣“服务支点建设 建设大山里的深圳”,分领域组织 市生态环境局、市金融监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公安局等开展16场次青年干部大讨论,引导全市青年干部在服务支点建设中更新观念、挺膺担当、奋勇争先。各县(市、区)结合实际组织形式多样学习研讨活动, 竹溪县开办“武陵组工”写作营, 茅箭区开办“年轻干部能力作风建设”训练营,强化年轻干部支点意识,打造堪当重任的年轻干部队伍。

二、坚持以研促训,提升能力素质。把开展学习研讨作为提升干部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聚焦全省“七大战略”、全市“五个目标定位”组织教育培训,提升党员干部服务国家战略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能力、服务群众能力、防范化解风险能力。 开办“领导干部大讲堂”,市级层面先后邀请武汉大学、省审计厅、清华大学、省财政厅教授专家围绕支点建设、审计监督、人工智能、防范化解风险作专题辅导4场次,培训干部7150人次。 抓实基本培训,开展党校主体班、专题班培训,先后举办县干班、科干班、中青班7期,培训干部1080人,提升干部能力素质。 开展履职能力培训,紧扣服务支点建设,市、县举办履职能力培训班45期,聚焦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培训干部2000余人次,强化干部履职能力。 加强基层干部培训,组织村“两委”干部全覆盖进党校开展理论培训,已举办培训班6期、培训1415人,全面提升村“两委”干部综合能力素质。

三、坚持以研促谋,创新思路举措。各地各单位紧扣“服务建成支点,我该干什么”“建设大山里的深圳,我该怎么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置身发展大局思考谋划,明晰服务支点建设的思路举措。 市发改委围绕国债项目争取、低空经济发展等开展专题研讨,推动党员干部谋深谋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试验基地试点建设、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具体举措。 市商务局通过开展研讨,进一步细化明确提升对外开放能级、提振市场消费、加强供应链体系建设等90项重点工作。 市林业局邀请北京林业大学经管学院教授为十堰林业系统举办林下经济专题讲座,开展青年干部大讨论,提出林业产业链延伸、生态价值转化等实践路径,优化发展林业经济举措。 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装备和模具”等重点领域分组开展专题研讨,进一步明确推动新型工业化示范区、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自贸区联动创新发展区建设具体举措。 茅箭区组织经济部门聚焦重点产业链探讨招商引资新路径,组织行业主管部门聚焦教育、医疗等群众关切,细化改进工作的具体举措,组织乡镇街道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探索提升效能新模式。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锚定“汽车特色应用研究型高校”定位深入研讨,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深化产学研创融合。

四、坚持以研促干,推进重点任务。各地各单位通过开展学习研讨,完善工作举措,抬高发展标杆,有力推动各项重点工作尽早起势、加快成势。 “七大战略”实施责任单位有力推进重点任务,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等分别围绕“财政保收增收”“交通强市”“提升生态承载力”等重点任务开展讨论,激发工作干劲,一季度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2.04亿元、交通投资46.2亿元,27个国省控断面水质全部达到优良水平。 市发改委等30个重点部门和10个县(市、区)争取国家政策支持6项、省级政策支持9项、重点民生项目178个、项目资金152项53.9亿元,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2.98亿元、增长7.1%,顺利实现开门红、开门好。 市人大机关对标学习深圳市人大工作经验做法,扎实开展学习讨论,进一步改进调研方式、创新监督方法、提高立法质量,积极推进“聚力支点建设·推动产业升级”代表行动。 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借鉴深圳市高效集约、产城融合经验,进一步健全完善“多规合一”规划体系,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提升城市韧性。 市城管执法委通过研讨凝聚工作合力,深化“四个城市”建设,开展联合执法进小区,推进供水“转改直”,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五、坚持以研促用,提升工作质效。各地各单位把学习讨论成果体现在优化举措、改进工作、务求实效上,着力建机制、破难题、优服务、创一流。 市国资委吸纳意见建议30余条,完善“党建引领+项目攻坚”、“作风督查+效能提升”等举措18项,推动工作提质增效。 市民政局运用“局长谈、科长说”大讨论成果,总结推广“东风故里”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落地等工作经验。 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运用集体研讨智慧,优化工作举措,推动落实“盘活市直单位屋顶光伏一体化开发经营权、推行县乡食堂公务就餐‘一卡通’”等10余项创新项目。 市市场监管局充分吸纳研讨意见,推进便利服务暖企、增信融资助企、放心消费惠民等助企惠民“十件实事”。 市南水北调水源区保护中心制定4项争取政策措施,细化“推进南水北调博物馆建设、完善丹江口水库库区政企协同保护管理机制”等10项重点任务,推动工作落地见效。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