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营工匠 | 陈静:真相的“拆弹专家”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8 00:56 3

摘要:在警营,有这样一群默默耕耘的“匠人”。他们鲜少出现在聚光灯交织的舞台,却常年以专注与执着奋斗在公安各项业务工作的第一线;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每起疑难案件侦破的幕后充当关键的角色,他们日复一日,不舍昼夜,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和无悔青春筑牢了平安周口的坚强基石

编者按:

在警营,有这样一群默默耕耘的“匠人”。他们鲜少出现在聚光灯交织的舞台,却常年以专注与执着奋斗在公安各项业务工作的第一线;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每起疑难案件侦破的幕后充当关键的角色,他们日复一日,不舍昼夜,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和无悔青春筑牢了平安周口的坚强基石。他们是刑事技术实验室里抽丝剥茧的“问题解码者”;是穿梭于社区、村庄忙碌的“平安守护者”…… 新时代的“警营工匠”,有着螺丝钉的韧劲、绣花针的细腻,更有利剑出鞘的锋芒。他们以匠心致初心,在平凡岗位上追求极致,用专业与热爱诠释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让我们走近这些警营中的“工匠”,聆听他们的精彩故事,感受他们的那份将使命融入血脉、用匠心守护平安的赤诚力量。

人物简介:

陈静,女,汉族,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任周口市公安局法制支队政委,四级高级警长,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

审讯室里,安静的掉根针都能听到,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息。犯罪嫌疑人李某低着头,手指不停地敲击桌面,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这已经是第三次审讯了,案件依然没有突破性进展。

“你儿子今年该中考了吧?听说数学成绩不错。”陈静突然转换话题,声音温和。李某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陈静不急不缓地从文件夹里取出一张照片——那是李某儿子参加数学竞赛的获奖照。“孩子很优秀,他应该以父亲为荣,而不是……”

话音未落,李某的防线轰然崩塌。这个面对警方多次讯问都滴水不漏的惯犯,此刻双手掩面,肩膀剧烈抖动。陈静知道,突破口找到了。

这就是陈静的工作日常。作为周口市公安局法制支队政委、陈静大要案预审工作室负责人,2005年以来,她参与侦破命案千余起,移送起诉准确率达100%。同事们称她为“拆弹专家”,因为她总能精准找到犯罪嫌疑人心理防线的“引线”,在不“引爆”的情况下,让真相水落石出。

经办的案件都成为“铁案”

现实中,很少有人会把办理刑事案件的专家与女民警联系起来,所以,每次与外地兄弟单位打交道,他们都会露出诧异的神色,周口刑侦的案审负责人是女同志!谈起业务工作,又会不约而同地露出赞赏的神色,甚至竖起大拇指说,这位女专家不简单!

陈静主要负责全市刑事案件质量的审核和案件程序是否合法,让全市每一起刑事案件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保证了每起案件都办成“铁案”。

2022年,陈静作为骨干力量侦办的潘家逸“套路贷”团伙案件,从网络信息研判、到资金链核查,从确定涉案人员的抓捕到涉案罪名的认定,陈静带领专案组成员从酷暑至严寒,历时8个月克服涉及地域广、产业链条复杂、涉案人员众多、案件取证难,成功侦破了以潘家逸为首的犯罪集团。该案共判决143人、破案671起、追缴资金2722余万元、查封,扣押涉案财产价值5400余万元,案件主犯潘某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

2024年7月16日,陈静作为专案组组长进驻“7.16”部督烟草专案,在前期案件基础线索不全面,相关证据不扎实的情况下,陈静组织市局力量参与办案,亲自分析研判线索、指明证据固定方向,案件得以实现重大进展,在陈静同志的具体指挥下,专案组民警转战河南、湖北、福建、北京等地调查取证,查明该团伙制售假冒伪劣烟草的犯罪事实、组织架构、生产仓储窝点,相继组织发起两轮次集中抓捕行动,实现全链条打击目标,在全国烟草案件中实现了新突破。

“影视剧中有句话:‘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我很认同。我刑侦行当里的一位老师也说过一句话:办好每个案件,要无愧于自己的警服,更要无愧于自己的良心,多年来,我也把这句话当作座右铭!”这也是陈静把所经手案件都办成铁案的底气。

“法治进步需要我们较真”

随着法治建设推进,对办案规范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法制支队预审专家,陈静对证据合法性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

在2023年某故意杀人案中,犯罪嫌疑人已经认罪,案件即将移送起诉。陈静复核时发现,一份关键物证有疑点,犯罪嫌疑人提供的杀人凶器跟受害人的伤口不吻合。尽管这意味着要重新奔波数百公里补证,陈静仍坚持要求补充侦查。

“今天放过一个瑕疵,明天就可能酿成错案。”由于犯罪嫌疑人有语言障碍,陈静仍不厌其烦地用各种办法与他沟通,最终,在陈静的几天的努力下,在作案现场的某个角落里,找到了犯罪嫌疑人故意藏匿的真正凶器。

这种较真并非没有代价。有同事抱怨她“死板”,更多次因退查补证与办案单位产生摩擦。但陈静从不妥协,她参与制定的《周口市公安机关取证规范》如今已成为当地办案指南。

“证据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这句话陈静常挂在嘴边。她经手的每起案件,都会制作详细的证据清单和诉讼风险提示。2011年以来,她审核的案卷从没有被检察院作无罪处理,多项创新做法还被省公安厅推广。

处处“较真”,才能事事叫好!近年来,陈静指挥侦办的“9.20特大生产、销售毒品案”一举抓获团伙成员20人,缴获大量制毒设备和辅助工具,入选2018年公安部毒品犯罪十大精品案件;侦办的“魅爱网络直播平台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入选2021年扫黄打非十大案件之首;指挥侦办的“4.08”部督假币专案,标志着2022年以来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临柜收缴量排名前十、且唯一未打掉的“SF25”冠字号机制假币源头被彻底铲除,标志着打掉全国首例2015版机制假币生产窝点,且成品假币无一流入社会,此案先后获得公安部、省公安厅“嘉奖令”。

实践出真知。在侦办疑难复杂刑事案件过程中,陈静总结提炼的突破犯罪嫌疑人心理防线“审讯谋略与技巧”、预防犯罪嫌疑人翻供“固定犯罪嫌疑人供述的方法”、补强证据“疑难案件如何收集固定证据”等技战法,被公安部全国推广应用。

忠魂传帮带,薪火永相传。“选择这行,就要对得起这身警服!”荣誉室里,陈静的奖章装满两个抽屉: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用陈静的话说,她并不在乎这些荣誉和个人得失,思考更多的是,自己在刑侦一线半生的经验怎么做好薪火传承,如何让新警更早更快地独当一面。

去年的一次经历,令她十分欣慰。在西华县办理一个疑难案件时,连轴转的预审工作后,陈静拖着疲惫的身体推开审讯室的大门,看到八九位刑侦一线的民警围在门口。原来,为了向老专家“学艺”,这几位民警在不打扰陈静工作的前提下,主动来学习审讯技巧,看到新警一个个拿着笔记本认真地做笔记的一幕,陈静两天的劳累瞬间感觉值了,她决心接下来要不遗余力地做好传帮带工作,让刑侦事业薪火相传。

“与影视剧中咄咄逼人的审讯不同,陈老师的预审更像一场精心设计的心理对话。她教会我们,犯罪者首先是人,有软肋也有闪光点,预审不是对抗,而是引导嫌疑人面对真实的自己。我在她身上学习了很多东西,这些将指引我成为一个成熟的刑警!”新警水坚任、何宜龙习惯了称呼陈静为“老师”。

“真相不会自己说话,需要有人为它发声。”接受采访当天,陈静刚结束长达8小时的命案审讯。当她脱下警服外套,露出被汗水浸透的衬衫后背时,这个在嫌疑人面前永远从容不迫的女警,才显露出常人难见的疲惫。

窗外华灯初上,市公安局大楼依然灯火通明。陈静泡了杯浓茶,又翻开新案件的卷宗。对她而言,这不过是又一个与真相较量的寻常夜晚。

来源:洞察冷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