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当天,沙县法院创新普法形式,组织辖区青少年宫20余名学生走进知识产权法治教育中心,通过沉浸式法治体验开启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知识产权启蒙课。
种下"金点子" 守护"大未来"
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当天,沙县法院创新普法形式,组织辖区青少年宫20余名学生走进知识产权法治教育中心,通过沉浸式法治体验开启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知识产权启蒙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天用的课本、背的书包,甚至看的动画片,都藏着知识产权吗?”
在知识产权普法区,法院干警以生活化场景切入,用童趣语言解构“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等专业概念。通过多媒体演示和模拟法庭体验,引导孩子们了解从案件受理到庭审的全流程。
侵权实物展示区变身“鉴真实验室”,干警邀请同学们化身“知识产权小侦探”。通过对比“云南白药”正品牙膏与“云南中药”侵权产品的包装差异,解析商标字体、图文排版的隐蔽侵权手法,重现真实案例,告诉同学们要警惕“一字之差的陷阱”;当《海底小纵队》动画形象侵权手表出现在展柜,干警以孩子们熟悉的IP形象为例,阐释未经授权使用他人作品的违法本质。
“原来侵权商品可能就在我们身边”!学生们看着展柜感叹道。
法院干警顺势引导:“保护知识产权,既要拒绝购买侵权产品,也要勇于举报侵权行为!”
“就像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小发明都值得被尊重,专利权就是法律给发明人的‘守护盾’。”
干警手持一份放大版的专利证书,结合展区中的专利商品的模型,延伸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的“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等概念,让“法律保护创新”的种子深植童心。
这场融合情景体验、案例教学、互动探究的法治之旅,通过具象化呈现知识产权保护要义,不仅让孩子们理解了“创新成果需要被尊重”的法治真谛,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守护未来”的法治信念。
供稿:综合庭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