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间过得真快,眨眼农历三月就过完了,今天我们迎来了农历四月。农历四月,俗称“麦月”,如今我们正处谷雨时节,这时候气温渐高,雨水充沛,万物生长的速度明显加快,正如老话说的“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到了这会儿,基本上不用担心倒春寒了。
时间过得真快,眨眼农历三月就过完了,今天我们迎来了农历四月。农历四月,俗称“麦月”,如今我们正处谷雨时节,这时候气温渐高,雨水充沛,万物生长的速度明显加快,正如老话说的“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到了这会儿,基本上不用担心倒春寒了。
昨天周日,我趁着天气好把家里的小阳台收拾了一下,种了几盆花草,感觉这个季节栽种啥都能长的不错。农村的亲戚们这会儿已经忙开了,北方地区的麦子拔节孕穗,南方的早稻也开始栽插,地里地外一刻都闲不住。
眼瞅着再过三天就是五一小长假了。我朋友圈都已经被各种出游计划给刷屏了。像高速公路,热门景点,估计又得人挤人了。现在外出游玩的成本说真的挺高的,玩一趟估计得几千上万。可话说回来,大伙儿毕竟都憋了一冬天了,都想借着这机会出去透透气。
不过,今天农历四月也是个不一般的日子,老一辈跟我们这一天也是有一些讲究的。故不是迷信,今日四月初一记得:1不食、2不动、3要喝、4要忌。别忘了告诉家人!
1不食避免食用过多冷饮。这个时候老一辈总提醒我们不要吃太多冷饮,其实这主要是因为春季气温变化大,人体还没有完全适应,过多摄入冷饮容易导致胃肠不适。
春天宜温和地养脾胃。冷饮温度较低,吃多了容易引发胃痛或腹泻等问题,尤其是刚吃完饭,马上喝冷饮,这样的话,更是对我们的胃不好。
古人着重提及“留意五味”,意思即饮食需保持平衡且应有节制。当春天来临,我们对生冷食物应当更为加以控制,我们要保护好身体,以适应自然节气的变化与更替。
2不动不过度地进行运动。在四月初一这个新月刚刚开始的时候,适度的运动,对我们健康是有好处的;不过如果过度运动,容易打乱体内阳气上升的那种自然节奏。《黄帝内经》中有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这段话指导我们,春季应顺应自然,以舒缓、轻柔的活动为宜,而非剧烈的运动。此时人体阳气渐长,气血运行尚未完全畅通,过度劳累,或许会影响我们身体恢复。
像适度地漫步,小跑,练练太极这些运动是挺顺应季节的健康之举。其实我们没必要过于急切地去达成目标,一下耗费过多的体力也是不好的。
要记得多喝水。踏入农历四月,我们要注意多喝水。古人其实也是非常重视饮水的质量以及饮水方式的,比如《汉书·郊祀志》里提到汉武帝在宫中修建承露盘,采集天地间的甘露来饮用,这说明古人对水质的讲究以及饮水的重视。
《管子·杂篇·禁藏》中也有“当春三月……杼井易水,所以去茲毒也”的记载,意思是春天三月要清理井水,换上新水,以去除水中的不好物质和杂质。四月初一正值春季,气温回升,人体新陈代谢加快,适量多喝水有助于身体排毒和维持水分平衡,这与古人春季“淘井换水”的智慧不谋而合。
喝水不仅能补充流失的水分,对我们身体代谢也是有好处的。所以多喝水是顺应自然规律、关爱身体的好习惯。
4要忌避免口无遮拦,言语要积极吉祥。四月初一这天,我们中国人特别讲究言语上的吉祥和谨慎,我们不要口无遮拦。为什么呢?其实这是我们传统文化大家对言语力量的尊重。
古人认为,话语有如种子,播撒出去就像在土里扎了根,尤其是四月初一,作为新月的开始,代表着一个新气象的开端。如果这天说了不吉利的话,容易给自己和家人带来负面影响,心理上也会产生一些影响。
我们传统也讲究“言为心声”,孔子也说了“君子讷于言,敏于行”,意思是说话要谨慎,做事要果断。四月初一这天,大家更要注意言辞,避免无谓的争吵和负面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另外我们可以多说说吉祥话,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一种心理暗示,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综上,不是迷信,今日四月初一记得:1不食、2不动、3要喝、4要忌。别忘了告诉家人!
阅读完的朋友留下一句:四季如春,四平八稳;福寿安康,步步高升。为自己家人和孩子祈福纳祥吧!
来源:ol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