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尊敬的各位同仁: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在这次办学管理经验交流会上,与大家分享我在办学过程中的一些思考与实践。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三位一体”教育法,培育新时代“三有”少年》。教育是点燃火种的事业,而非填满容器的过程。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无限的潜力等
尊敬的各位同仁:
大家好!
非常荣幸能在这次办学管理经验交流会上,与大家分享我在办学过程中的一些思考与实践。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三位一体”教育法,培育新时代“三有”少年》。
教育是点燃火种的事业,而非填满容器的过程。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无限的潜力等待被发掘。基于这样的信念,我们的办学主张可以概括为——以“生命教育”为核,以“共生共长”为径,培养“有根、有魂、有力”的新时代少年。接下来,我将从办学理念、实践路径以及育人目标三个方面,详细阐述我们的办学主张。
一、办学理念:让教育回归生命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而非塑造。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拥有自己的生长节奏和规律。基于此,我们主张构建“三生”理念。
(一)尊重生命
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唯分数论的现象依然存在,但我们深知,学生的身心健康与情感需求同样重要。为此,我们建立了“心理预警-个性疏导-成长跟踪”的全周期关怀机制。通过定期的心理测评、班主任与学生的深度交流等方式,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预警和疏导,确保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激发生长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和潜力。我们通过课程超市、项目式学习等丰富多彩的方式,努力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生长点”。课程超市开设了科技创新、艺术修养、传统文化、体育运动等课程,学生可以根据兴趣自由选择。项目式学习则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和能力。
(三)赋能生活
知识不应仅仅停留在书本上,更要与生活紧密相连。我们通过劳动教育、社会实践等方式,打破学科壁垒。例如,校园种植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播种、浇水、施肥、收获的全过程,不仅学到了生物知识,还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与快乐,真正理解了“知识何以改变生活”。
二、实践路径:构建“三位一体”育人生态
有了清晰的办学理念,更需要坚实的行动支撑。我们从课程改革、教师发展、家校协同三个维度推进,构建“三位一体”的育人生态。
(一)课程改革——从“标准化”到“个性化”
我们构建了“基础+拓展+实践”三维课程体系。
(二)教师发展——从“单兵作战”到“共生共荣”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我们通过以下措施促进教师成长:
(三)家校协同——从“孤岛”到“群岛”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我们通过以下举措加强家校协同:
三、育人目标:培养“三有”时代新人
我们的理想教育,是要培养出“有根、有魂、有力”的时代新人。
(一)有德行根基
通过“每日微公益”“传统文化节气课”等活动,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例如,“每日微公益”鼓励学生每天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公益小事,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二)有智慧能量
我们不唯分数,但求思维。建立“学习力评估模型”,从批判思维、创新意识、信息素养等维度动态评价学生成长。通过开放性问题讨论、跨学科项目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有担当力量
创设“校园自治委员会”,实行“学生校长助理”制度,让学生在真实问题解决中培养领导力与社会责任感。例如,学生自主管理校园事务,协助校长参与学校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
来源:景现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