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印巴战争,巴基斯坦空军高光时刻,如何对印度进行“屠杀”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8 07:00 1

摘要:克什米尔是印、巴分治以来一直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第一次印巴战争后,印度占领了克什米尔2/3的领土。由于印度的变卦,用公民投票的方法来解决克什米尔争端的决议一直无法实行。印度国大党的雄心是完全占领克什米尔,但巴基斯坦也针锋相对,双方各不相让,小的冲突不断发生。

克什米尔是印、巴分治以来一直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第一次印巴战争后,印度占领了克什米尔2/3的领土。由于印度的变卦,用公民投票的方法来解决克什米尔争端的决议一直无法实行。印度国大党的雄心是完全占领克什米尔,但巴基斯坦也针锋相对,双方各不相让,小的冲突不断发生。

1965年之前,印度常常谴责巴基斯坦煽动印占克什米尔的穆斯林闹事。1965年8月,印占克什米尔区又动荡不安,其原因之一是1963年穆·埃·穆巴拉克先知的一缕毛发被窃,这一缕毛发被穆斯林视为圣物。另外,印度限制停火线两边人民的自由来往,更激化了矛盾。

库奇兰恩的冲突停火后,巴基斯坦的自由战士开始了对印度占领的克什米尔的渗透。

从1965年8月5日起,大批正统教徒(也就是自由战士)开始渗入被印度占领的克什米尔区,他们很快组织起蓬勃的革命活动,对印军的哨所、补给品仓库、车队进行游击战,袭击它们,摧毁它们。

印度拼命打击巴基斯坦自由战士的渗透,巴自由战士从8月9日起到9月16日止共伤亡5291人,损失很大。

针对这一情况,巴基斯坦陆军决定在克什米尔采取更大的反击行动,并确定在9月1日在阿赫努尔防区实施。印军为了报复巴基斯坦游击队的袭击,从8月6日起调动了6个陆军师越过停火线向巴基斯坦占领区进攻。

对于巴基斯坦而言,印军的行动已说明自由克什米尔(即巴占克什米尔区)已经十分危险了,巴基斯坦必须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穆萨上将所期望的支援巴基斯坦渗透者的穆斯林民族全面起义并未能实现,巴军的任务更加沉重了。

9月1日,巴基斯坦陆军制定了以“大满贯行动”为代号的计划,准备在昌布地段越过停火线反击印军,以防止印军继续进攻巴占克什米尔区。8月31日晚,巴基斯坦陆军司令穆萨上将和空军司令努尔·汗等人召开了一次会议。

努尔·汗指出,这些行动“可能意味着战争”,当陆军准备派出装甲车、重炮等重武器进行反击时,印度空军可能对此作出反应。

因此,空军在陆军越过停火线攻入印占克什米尔之前,应对印度最近的几个机场发动一次袭击。弱小一些的巴基斯坦空军只能集中兵力先打击敌人,否则地面部队难免遭到印空军的压制。努尔·汗提出的这个方案被总统否决了。

9月2日,巴基斯坦陆军第7师在师长阿赫塔尔·马利克少将指挥下攻占了昌布,9月3日,师长的职务由后来成为巴基斯坦总统的叶海亚·汗少将接任。第7师在昌布胜利后又渡过狭窄的塔维河,在东岸构筑了桥头堡。

9月3日,巴基斯坦陆军部队准备经乔里安向通往斯利那加的门户阿赫努尔继续向前挺进。到此时,印、巴之间的冲突仍局限在停火线一带进行。

9月5日,巴基斯坦陆军攻克了乔里安,并继续向离阿赫努尔仅4英里远的桥头堡推进。印军部队在乔杜里将军的指挥下,集结了远比巴军多得多的部队,据守着坚固的预设阵地。不过,巴基斯坦部队英勇无畏,在坚决的挺进中虽损失甚重,但决不退缩。在攻克乔里安时,巴军缴获了印军一个团的所有野战炮,俘获了大批印军官兵,同时还缴获15辆完好的AMX型坦克和数量可观的其他车辆。

到此时,巴军占领了印度占领的克什米尔区大约200平方英里的土地,攻克了昌布、代瓦、苏克拉那和乔里安。印军在这一带无力阻止巴军的进攻,估计要在其他方向展开进攻。

9月5日晚,印度的电台广播说:“德里地区未来四十八小时将有大雨!”

可是,巴基斯坦临时担任作战处长的沙埃杜拉·汗准将证实,气象预报预测德里根本无降雨可能,因此,他推断广播是在告诉印度国人,大战就要临近。

1965年9月6日,印度陆军开始以拉合尔为目标向巴基斯坦发动进攻。这是印、巴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的标志。印陆军在事先不发警告或最后通牒的情况下大举进攻了!

印军除以拉合尔为主攻方向,部队沿大干线公路挺进外,还派轻装部队越过边境,兵分两路进攻。一路从克姆卡兰向南直取卡苏尔,一路企图夺取位于贾萨尔东北方拉维河上的一个重要渡口。印度陆军的目标是将巴防御锡亚尔科特的部队吸引出来,然后派装甲部队发动一次全力猛攻,以达成进攻的突然性,进攻拉合尔是一次佯攻。

在瓦加,印度陆军2个步兵旅在炮兵和装甲部队的支援下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参与迎战巴基斯坦部队也在空军的一个小分队支援下反击。由于空军的飞机没有装备打坦克的武器,所以未发挥作用。小分队立即向拉合尔的基地司令报告了情况,并很快报告给了空军司令努尔·汗。

努尔·汗立即向阿尤布·汗总统报告:“这意味着战争!”

巴基斯坦高层意识到,印军的企图是在12小时内推进15英里到达拉合尔,然后将狭长的巴基斯坦国土切成两半。

对巴基期坦而言,印度的进攻使国家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军队只有奋起抵抗,才能捍卫国家的完整。

在卡苏尔-拉合尔-锡亚尔科特战线,以及在克什米尔范围内,印度陆军以121个步兵营的兵力对巴基斯坦陆军仅28个营的兵力取得了优势。

9月6日,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主持了武装部队参谋长联席会议。空军司令努尔·汗也参加了会议。在会上,联席会议决定授权努尔·汗少将全权指挥空中作战的权利。同时,总统正式宣布巴、印两国处于战争状态。

巴基斯坦空军一直到此时才正式登上第二次印巴战场的舞台,成为与印度空军大搏杀的主角。

在库奇兰恩战役之后,巴基斯坦空军在司令努尔·汗指挥下已作好了充分的作战准备。

1965年7月23日,努尔·汗代替阿斯加尔·汗任空军司令,这时离9月1日印巴正式开战仅有几周了。

8月底以前,巴印间关于克什米尔的争执逐步升级为大规模的敌对行动。

对于巴基斯坦空军而言,战争的升级自然会将空军牵扯进去。

这时,印、巴双方飞机数量的比例是4:1,若加上191架运输机和48架直升机,印巴之间飞机数量的比例是5:1。

巴空军的佩刀式已大多数改装成F-86F-40NA型,还有部分是F-86F-35型。35型佩刀式是“硬”机翼,没有前缘翼缝,而40型则既有前缘翼缝,翼尖又有所延长,从而提高了机动飞行和高空性能。这些性能的提高为对付印空军的“猎人”式起了很大作用。

最重要的一点是,巴空军的“佩刀”式飞机还装备有响尾蛇红外线自导引空对空导弹。事实上,“佩刀”式飞机仅有22架能携带这种导弹。但在作战中,印空军不知内情,以为所有“佩刀”式均装备了响尾蛇导弹。因而,响尾蛇导弹成了巴空军克服数量劣势的一张王牌。具体而言,响尾蛇导弹的装备弥补了“佩刀”式与“猎人”式相比在速度和爬高两种性能上的不足。导弹能在2英里之外发射,“猎人”式飞机若脱离过晚,就有被击中的可能。

在库奇兰恩战役中,巴、印双方均未出动空军参战。只是巴陆军的100架L-19E轻型侦察机未受约束,可以担任侦察任务。4月28日,即将担任空军司令的努尔·汗就亲自驾驶一架L-19飞机飞临库奇兰恩上空了解情况。

3、努尔·汗的克敌方案

巴空军的战斗序列中,还包括美国提供的两部高功率的FPS-20型固定式预警控制雷达,其中一部设在巴丁,另一部设在萨克萨尔,为萨戈达基地服务。这两部雷达可以扫描200英里范围的空城,为巴空军提供预警。

“沙漠之鹰”行动结束后,巴空军非常警觉,立即做好了战斗准备。从4月17日起,2架F-104A和F-86F开始实施武装巡逻和侦察。4月24日,2架“佩刀”式飞机还在领空迫降一架入侵的印军“暴风”式飞机,俘虏了印第51辅助中队飞行员拉纳·西卡上尉。他在企图冒充巴空军人员脱身时被俘,后来确实证明他是偏航而误入巴境的,8月份被遣返回印度。

冲突之后,巴空军转入战时体制。其积极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加强了空军与陆军之间的联系,巴空军派去了一名少校到陆军第8师。在7月6日,陆军司令穆萨上将打电报给空军司令阿斯加尔·汗,称颂空军与陆军的良好合作。

努尔·汗上任后,巴基斯坦空军进入新的时期,投入了备战的阶段。努尔·汗认为,陆军正在流血,而空军的袖手旁观,甚至与印空军达成默契令人难以理解。

当巴陆军执行对印占克什米尔的渗透计划时,努尔·汗意识到陆军的轻型飞机和直升机无法满足提供补给的需要,指示空军的C-130运输机作好试飞准备。

同时,他提醒穆萨,一旦游击队在克什米尔越过停火线,冲突将不可避免。努尔·汗认为,巴空军无力对付强大的印空军,唯一可以争取的是首先突击的权利。利用首先突击使印空军受到沉重打击,然后确保巴地面部队不受印空军的攻击。

1965年6月29日,努尔·汗制订了新的作战计划,其计划首先抽出部分F-86F飞机对陆军实施临时支援。

在西巴基斯坦,其空军前线机场只有北部的白沙瓦、萨戈达和南部的毛里普尔机场。缺少机场的危险还在于易受印空军袭击而无法疏散。

努尔·汗针对这些,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1)除留一个中队在卡拉奇进行防空外,其余兵力均集中在萨戈达-白沙瓦地区。

(2)夺取空中优势要以保卫萨戈达空军基地为前提,同时确保雷达站和控制陆军的主要战斗地域。

(3)战争爆发后,尽快突击印空军基地,尽可能多地将印军飞机消灭在地面。同时,引起印空军对萨戈达的报复,用F-104和F-86F的响尾蛇导弹消灭来袭印军的飞机。

(4)派空降别动队攻击印军空军的主要基地,消灭基地的飞机、人员和设施。

(5)用1架F-104配以2架F-86进行空中战斗巡逻,充分发挥F-104的作用。

(6)留1个中队随时支援陆军。

努尔·汗的目的是摧毁印空军的实力,最好将其毁于地面。若达不到这些,就必须集中兵力作战以弥补数量上的不足。

4、首战胜利

1965年9月1日,巴基斯坦陆军在克什米尔反击时,空军暂时未列入参战序列。此前,努尔·汗要求为克什米尔的自由战士提供补给,于是驻查克拉拉的第6中队的5架C-130B飞机就首先参加作战行动了。在8月23日,努尔·汗就乘一架C-130作了试飞,冒着生命危险为巴基斯坦第12师空投了一次物资。

在当时的条件下,C-130要飞越世界屋脊还是很复杂的。由于巴空军一直在这一空域飞行,所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小规模的冲突不断发生,巴军进入了高度战备状态。空军的措施包括召回两年前退役的技术人员,并在白沙瓦、萨戈达及其他地方制造F-86、F-104和B-57假飞机以迷惑印空军。8月25日,空军的C-130飞机被批准参加克什米尔的秘密空投补给活动。

到8月底,巴基斯坦空军已摆好阵势,准备接受随时下达的任务。

9月1日巴军制定的旨在昌布进行反击的“大满贯行动”也未将空军考虑在内。官方认为,克什米尔的争端只是局部化的,空军的介入将使战争升级,努尔·汗难以接受这种看法。

前已述及,努尔·汗主张的向印军空军几个机场袭击的建议遭到了总统的否决。努尔·汗明白,突袭的主动权可能已交给了敌人。

9月1日前,巴空军在萨戈达基地的部队有第5、第11和第31中队,拥有30架F-86飞机,3个中队组成第33联队。

这些飞机中,有22架装备了响尾蛇导弹。后来,有8架F-86调到其他基地去了,这是9月4日发生的事。此外,萨戈达还有第9中队的战斗明星式飞机和第20中队的5架RT-33A战术侦察机。9月6日全面战争爆发后,萨戈达又从毛里普尔调来了2个F-86中队。就是这个拥挤不堪的基地,很容易遭印空军的袭击。

在白沙瓦,8月底仅有第19中队的14架F-86飞机,后来增至20架。此外,从毛里普尔调来了4架B-57飞机及第24中队的2架RB-57和1架RB-57F等飞机和设备。

卡拉奇郊外的毛里普尔基地里,第7、第8中队组成的第31联队共有22架B-57飞机,第32联队下辖的第16、17、18中队共有36架F-86飞机。作战中,第17、18中队是要调去萨戈达的。除了上述基地外,位于东巴的达卡附近的提斯加昂基地还有第14中队的12架F-86飞机。

总之,战争初期,巴基斯坦空军作好了所有准备,虽然他们还没有机会大出击。

印度空军到8月底至少有775架飞机可以参战,其中10架米格-21和80架印造“蚊蚋”式威力最大。由于数量巨大,印空军可以经受长期的消耗战。此外,印空军还拥有苏制的V750VK导线式地空导弹,共有6-8枚这种导弹部署在关键的机场周围,导弹的发射可导致飞机离开航线遭到轻型高射兵器的杀伤。

巴基斯坦空军的王牌仅是响尾蛇导弹。

9月1日,巴军马利克少将指挥陆军第12师开始从昌布向乔里安、阿赫努挺进时,空军的F-104A和F-86开始了双机巡逻。这一天,努尔·汗乘一架飞机前往到第1军军部了解前线情况,他在飞机上看到陆军的部队、坦克、大炮、车辆挤在狭长的小路上,很容易遭到印空军的打击。下午7时之后,印空军的飞机果然出现在昌布上空,巴空军第5中队奉命派1架飞机和第15中队的1架飞机去巡逻。战斗中,巴军2架飞机击落了共3架印军飞机。

第二天,印军宣称损失了4架吸血鬼式飞机。同时,印空军宣称其飞机击毁、击伤巴陆军的14辆坦克和30-40辆重型车辆。

巴空军首战的胜利大大鼓舞空军的士气,陆军部队受到的损失也不像印军吹嘘的那样,而是仅损失了一个人和一门大炮。巴空军再也不被忽视了!

9月2日,巴陆军第7师攻下了昌布,印空军没有再来袭。而此时巴空军已派4架F-86F从萨戈达起飞支援地面作战。由第11中队阿拉姆少校中队长率领的飞机在乔里安附近发射了火箭弹,飞行员误认为地面的是印度军队和车辆,但事后知道那只不过是印度陆军兵团的一个招待所。之后,另3架F-86F飞机又发现了从阿赫努尔驶来的印军车队和十几辆坦克,并对其实施了攻击。这次出击中,巴空军击毁了印军约20辆车辆和4辆坦克。

也就在这一天,巴陆军航空队驾驶一架没有武装的直升机俘虏了印第6锡克轻装步兵团的53名官兵。

9月2日起,驻毛里普尔的第17、第18中队也调到了萨戈达。这些部队加上原驻萨戈达的一些部队共同组成了新的突击部队。

印空军在9月1日失利后,其司令部作出决定,所有“吸血鬼”式和“暴风”式飞机撤出,因为它们不是F-86飞机的对手。这样,印空军的一线飞机一下子减少184架飞机,占总兵力约35%。

5、大杀四方的巴基斯坦空军

巴空军的“佩刀”式飞机将与印空军的“猎人”式与“蚊蚋”式决战了!

9月3日,巴陆军正在向阿赫努尔挺进,印、巴冲突仍局限在停火线一带。早晨5时30分,巴空军的2架F-86和1架F-104从萨戈达起飞前往阿赫努尔侦察。随后,应陆军第7师的要求,空军飞机起飞保护该师的车辆渡过了塔维河。

白沙瓦空军飞机起飞巡逻主要是注视印空军斯利那加基地的动静以防其来白沙瓦低空袭击。巡逻中,巴军飞机只发现1架印“堪培拉”式和1架运输机,同时发现巴拉穆拉有10-12辆印军坦克。

1小时后,萨戈达基地又紧急起飞了2架F-86和1架F-104,它们在36000英尺上空先是遇到了6架印度“蚊蚋”式飞机。激战中,1架F-86被击伤,最后飞回了基地。印度空军飞行员特里尔·基勒尔因此被授予三级勇敢勋章,全印广播电台还播发了消息。

事实上,巴空军的1架F-104在返回基地时撞见了1架“蚊蚋”式,那架“蚊蚋”式飞机是在帕斯鲁尔上空飞行的,该地距锡亚尔科特不远。战斗中,印飞行员放下起落架投诚了,他是印空军一个“蚊蚋”式中队的中队长布里奇·帕尔·辛格·西坎德少校。

空战的事实证明,巴空军可以用劣势兵力打败印空军的优势兵力。

9月4日,巴空军出动34架次遂行防空作战任务。有时,它们在乔里安和阿赫努尔附近攻击印度陆军的地面部队。战斗中,巴空军损失了1架F-104飞机。但是,4架F-86却攻击了印军的一个大型车队,击毁26辆卡车。不久,印军还宣布击落了2架F-86飞机。据调查,其中1架是巴陆军的高射武器误击而中的,并非印空军打下来的。

9月4日这一天,印空军的米格-21飞机从帕坦科特起飞了约24-30架次,目的是插手乔里安的地面作战,由于有12-16架巴空军飞机巡逻,这些米格-21飞机未能打击巴地面部队。

也就在9月4日这一天,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和安理会要求巴印双方“采取一切措施立即停火”。夜里,努尔·汗开了一次记者招待会,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指出,巴空军至今未曾侵犯印度的领空,巴基斯坦不承认克什米尔停火线的合法性,因此空军当然可以在那一边进行地面攻击。

接着,他又说:

“印度一直享有按其自己的意愿来选择空战的时间和地点的有利条件。…在目前为止的所有战斗中,我们的飞行员都是以二、三倍之差处于劣势,可我们干得并不坏,击落了4架‘吸血鬼’式,并且迫使1架完整的‘蚊蚋’式降落。事实上,数量上的优势并不能决定空中战争的结局,只有良好的训练、士气,特别是战斗精神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9月5日,巴陆军地面部队攻克了乔里安,印军调来了更多的地面部队参战,但其空军并未出动。

从9月6日开始,印军抛开克什米尔以拉合尔为目标开始大举进攻了。战争即将全面展开。

巴基斯坦陆军部队在进攻克什米尔的“大满贯行动”中没有协调空军进行支援。有趣的是,印军从9月6日发起的大规模进攻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印军飞机只是分散地攻击巴境内的目标,胡乱扫射,看不出与陆军的协调作战。在零散的空战中,巴军的F-104飞机用导弹击落了1架印度“猎人”式飞机,还击伤了另1架。

在印军大举进攻面前,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深感忧虑。努尔·汗被授权全面指挥空军参战。事实上,在总统召开参谋长联席会议前,巴空军已开始骚扰印地面部队了。

9月6日8时,4架F-86F飞机从萨戈达起飞,但未找到印军地面部队。接着,从白沙瓦起飞的另6架F-86F也升了空,直飞拉合尔前线。率领这6架飞机作战的是第19中队的队长海德尔少校,海德尔长着一个漂亮、高贵的长鼻子,故人们称他为“大鼻子”。9点时,“大鼻子”率领的6架F-86飞机发现了拉合尔一阿姆利则公路上印军的坦克,他们立即俯冲攻击,用火箭弹击毁了7辆坦克和20辆车辆。

原来,印军陆军的一个旅正在这里集结,准备越过BRB运河发起攻击,进军拉合尔。受到“大鼻子”中队的袭击后,印军的推进速度放慢了,使巴陆军得以进入阵地阻击印军的推进。要不是空军的配合,巴陆军第10师所处的险境就难以解除,他们已准备炸毁巴塔普桥以阻止印军凶猛的进攻。

战斗结束后,海德尔向空军主管作战的助理参谋长建议,针对印军坦克平面较大的特点,应命萨戈达的几个中队挂载凝固汽油弹,这样攻击坦克更有效。

9月6日中午,印军向拉合尔的进攻因巴空军的有力遏止而陷入了停顿。

9月6日也是巴基斯坦总统向印度宣战的日子。努尔·汗空军司令接受了总统的召见,回来后即采取行动。从此,巴基斯坦空军开始大显身手了!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来源:之华说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