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位掌控全球最大经济体财政大权的官员,会晤亚洲开发银行(ADB)行长神田真人之际,竟径直要求亚行停止向中国提供贷款。
近期,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的亚洲之行激起了轩然大波。
这位掌控全球最大经济体财政大权的官员,会晤亚洲开发银行(ADB)行长神田真人之际,竟径直要求亚行停止向中国提供贷款。
消息一经传出,国际舆论一片哗然:美国难道是要公然撕破脸,将多边金融机构化作打压中国的工具吗?
2025 年 4 月 26 日,檀香山威基基海滩的椰影下,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与亚洲开发银行行长神田真人的闭门会谈持续了三个小时。
这场被外界形容为 "檀香山鸿门宴" 的会晤,最终以贝森特摔门离去收场。
"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应该再接受亚行的发展援助。" 贝森特在会后接受 CNN 采访时,手指敲着桌上的《亚洲发展展望》报告。
"美国纳税人的钱不能用来补贴竞争对手。" 他身后的亚行总部大楼玻璃幕墙映出太平洋的浪花,却照不进会议室里凝固的空气。
此时的神田真人正盯着贝森特留下的备忘录。
这份长达 12 页的文件,不仅要求亚行立即停止对华贷款,还提出修改贷款标准,将 "人权" 和 "环保" 作为附加条件。
"这不是经济决策,是政治操弄。" 神田真人在给董事会的密函中写道,"如果照办,亚行将沦为美国的政治工具。"
亚洲开发银行的困境,早在 1966 年成立时就已埋下伏笔。
这个总部设在马尼拉的多边机构,从诞生之日起就带着冷战烙印,美国出资 15.57%,日本紧随其后,中国直到 1986 年才加入。
这种股权结构使得亚行在中美博弈中始终处于微妙平衡。
2025 年的亚行董事会会议室里,这种平衡正在被打破。
美国代表约翰・史密斯挥舞着计算器:"中国 GDP 占全球 18%,却拿走亚行 15% 的贷款,这合理吗?"
他的对手,中国财政部国际司司长杨英明轻轻按下投影仪遥控器,屏幕上显示着亚行 2024 年贷款流向。
河南天伦燃气项目减排 19 万吨二氧化碳,湖南洞庭湖生态修复项目惠及 50 万农户。
"这些项目的社会效益,岂是 GDP 数字能衡量的?" 杨英明的声音在会议室回荡。
更让美国头疼的是亚行的 "中国悖论"。作为亚行第二大借款国,中国每年贡献约 15% 的利息收入。
若强行断贷,亚行资金池将缩水 20 亿美元,直接影响对东南亚国家的基建支持。
菲律宾财长本杰明・迪奥克诺私下对媒体说:"美国想让中国 ' 毕业 ',但亚行可能先 ' 破产 '。"
贝森特的算盘,早在他就任财长前就已打好。这位曾在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操盘的对冲基金经理,深谙 "金融杠杆" 的威力。
他在 2024 年出版的《新经济战争》中写道:"当关税战遇到瓶颈,就要用金融工具切断对手的输血管道。"
此次亚洲之行,贝森特带着三重目标:首先,通过亚行施压中国增持美债,缓解美国债务危机。
其次,削弱中国在多边金融机构的影响力;最后,试探盟友对 "对华脱钩" 的态度。
在东京与日本财务大臣的会晤中,他甚至抛出 "美日联合注资亚行" 的诱饵,试图换取日本支持。
但现实比他想象的复杂,日本虽然是亚行最大股东,却在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领域与中国深度绑定。
丰田汽车在华年销量达 190 万辆,索尼供应链 70% 依赖中国工厂。
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在国会听证会上直言:"与中国脱钩,日本企业将损失 3000 亿美元。"
北京的应对堪称教科书级,4 月 28 日,亚投行与印尼签署 35 亿美元铁路项目贷款协议的消息传来,贝森特正在飞往新加坡的专机上。
这个由中国主导的多边机构,自 2015 年成立以来已批准 420 亿美元项目,其治理结构被《经济学人》评为 "比世行更透明"。
"亚行若沦为政治工具,我们将不得不考虑其他选项。"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博鳌论坛上的发言,让贝森特如坐针毡。
事实上,中国已通过 "一带一路" 倡议构建起自己的金融网络:丝路基金规模达 400 亿美元,金砖新开发银行累计贷款超 400 亿美元。
这些机构与亚投行形成互补,构成 "去美国化" 的金融生态。更让美国尴尬的是,亚行的发展中国家成员正在用脚投票。
越南副总理黎明慨在河内会见贝森特时,当面拒绝支持 "停贷" 提议:"我们需要亚行的湄公河防洪项目,而不是政治标签。"
泰国财政部常务次长提拉猜・素拉翁则直言:"如果亚行停止对华贷款,泰国将申请更多份额填补空缺。"
这场博弈的最大输家,可能是亚洲开发银行本身。2009 年,亚行因批准涉及中印领土争议的贷款,曾引发中国强烈抗议。
如今若再次卷入地缘政治漩涡,其公信力将遭受致命打击。菲律宾央行前行长埃内斯托・梅尔卡多警告:"亚行若失去中立性,东盟国家可能集体转向亚投行。"
更讽刺的是,美国的 "停贷" 要求与亚行自身战略背道而驰。
2021 年通过的《中国国别伙伴战略》明确,亚行将在 2021-2025 年向中国提供 70-75 亿美元贷款,重点支持绿色转型。
就在贝森特施压的同一天,亚行官网悄然更新了河南天伦燃气项目的进展:50 万户居民已用上智能燃气表,甲烷泄漏量下降 40%。
无论哪种结局,有一点已清晰可见:美国试图将多边金融机构工具化的做法,正在加速国际金融秩序的重构。
正如亚投行副行长陆书泽所说:"当规则被政治绑架,新的规则就会诞生。" 这场发生在檀香山的博弈,或许正是旧秩序崩塌的第一声轰鸣。
信息来源
来源:波义耳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