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辟谣三类不实信息:从谣言攻防战看本地生活服务行业生态之争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8 11:00 2

摘要:美团通过官方公众号“小团有话说”发布声明,针对“双开App被封号”“外卖柜排他性使用”“商家减量降质”三类网络谣言进行集中辟谣。这场由技术性谣言、商业竞争谣言与系统性抹黑交织的舆论战,不仅暴露出本地生活服务行业白热化的竞争态势,更折射出平台经济在算法规则、骑手

美团通过官方公众号“小团有话说”发布声明,针对“双开App被封号”“外卖柜排他性使用”“商家减量降质”三类网络谣言进行集中辟谣。这场由技术性谣言、商业竞争谣言与系统性抹黑交织的舆论战,不仅暴露出本地生活服务行业白热化的竞争态势,更折射出平台经济在算法规则、骑手权益与生态开放等核心议题上的深层矛盾。

一、谣言溯源:从技术性P图到系统性抹黑

美团此次辟谣的三大谣言,呈现出明显的“技术化+规模化”特征:

“双开App封号”谣言:社交平台流传的骑手App截图显示“永久停止接单原因为:存在使用双开或京东软件的行为”,经核实系平台封禁违规抢单外挂的正常提示页被恶意P图。放大图片后可见“双开”等字体存在变造痕迹,IP地址指向广东的个别网民。此类谣言利用公众对技术规则的认知盲区,将平台打击外挂的正常举措曲解为“垄断行为”。

“外卖柜排他”谣言:水军账号发帖称“美团外卖柜禁止其他平台骑手使用”,甚至编造“扫码存柜将获取骑手账号信息并封禁”的谎言。美团线下核实显示,外卖柜存取操作均设有“非美团骑手/订单”选项,线下提示牌明确标注“所有平台均可微信扫码正常使用”。截至2024年底,美团外卖柜已覆盖超100个城市、铺设2万个点位,2024年投入超4500万元补贴,累计为20万骑手提供免费入柜服务。

“商家减量降质”谣言:多个账号在不同平台点同一家外卖进行对比,恶意造谣“美团因抽佣高导致商家减量降质”。此类内容在语言风格、表达逻辑、配图模式上高度一致,甚至出现男性账号使用“我和老公”等表述。美团溯源发现,相关内容系MCN机构批量制作,最早可追溯至2025年1月,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

二、行业暗战:京东入局外卖引发的连锁反应

此次谣言风波的爆发,与京东外卖业务的强势入局直接相关。2025年2月,京东宣布进军外卖市场,随后双方竞争逐步升级:

“二选一”指控:京东指责“某平台强迫外卖骑手二选一”,并推出“骑手应急小组”计划,承诺为因“二选一”被封杀的骑手提供单量保障,甚至提出“双职工待遇”等激进措施。

舆论反制:美团随即声明“行业里限制骑手选择的企业只有某平台自己”,并指出美团、饿了么、闪送等平台骑手均在为京东提供配送服务。

谣言武器化:部分谣言内容与京东指控存在高度关联性。例如,“外卖柜排他”谣言与京东强调的“骑手自由接单权”形成呼应,而“商家减量降质”谣言则试图将舆论焦点从“骑手权益”转向“消费者体验”。

三、谣言背后的行业焦虑:算法、生态与规则之争

美团此次遭遇的谣言攻势,实质是本地生活服务行业核心矛盾的集中爆发:

算法规则的透明度之争:骑手App封号谣言利用公众对平台算法规则的质疑,试图将“打击外挂”的技术性措施污名化为“垄断行为”。美团虽已公开《网约配送员协议》及骑手App秩序保障规则,但骑手群体对算法规则的认知仍存在显著的信息不对称。

生态开放的边界之争:外卖柜谣言直指平台经济的“基础设施开放”问题。美团外卖柜作为提升末端配送效率的公共设施,其开放程度直接关系到骑手群体的切身利益。然而,谣言制造者通过选择性放大个别案例,将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营曲解为“排他性策略”。

商业模式的道德审视:商家减量降质谣言延续了公众对平台抽佣比例的长期质疑。尽管美团2024年财报显示其抽佣率处于行业合理水平,但此类谣言通过制造“平台压迫商家”的叙事,试图将商业竞争问题道德化。

四、平台治理:从谣言应对到生态重构

面对系统性谣言攻击,美团的应对策略呈现三大特征:

技术溯源与法律维权:美团已固定谣言传播证据,并通过IP地址追踪、图片变造痕迹分析等技术手段锁定造谣源头。2024年以来,美团已配合有关部门打击涉骑手谣言案件62起,相关涉事人员被依法追究责任。

基础设施投入与规则透明化:针对外卖柜谣言,美团强调其“对全行业开放”的立场,并披露2024年投入超4500万元补贴骑手使用外卖柜。此外,美团计划在骑手App内增设“规则解读”模块,以降低算法规则的认知门槛。

行业协作与生态共建:美团在声明中呼吁“部分做号党及不良MCN机构停止以诋毁企业方式博流量”,并表示将联动内容平台建立谣言黑名单共享机制。2025年3月,美团联合多家平台企业发布《本地生活服务行业反谣言倡议书》,提出建立谣言联合打击机制。

结语

美团此次辟谣事件,本质是本地生活服务行业从“流量争夺”转向“生态规则”竞争的标志性事件。在京东、抖音等新玩家入局的背景下,平台企业之间的竞争已超越业务边界,延伸至算法伦理、骑手权益、商业道德等深层次议题。对于美团而言,单纯的技术性辟谣已不足以应对系统性舆论攻击,唯有通过构建更透明的算法规则、更开放的生态体系、更完善的骑手保障机制,才能在“反谣言战争”中赢得公众信任。而对于整个行业而言,这场风波或将成为推动平台经济从“野蛮生长”转向“规则治理”的重要转折点。

来源:中国商务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