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问题来了,这些药虽然便宜,但真的适合每一个人吗?哪些人用了反而可能“伤身”呢?是不是“老药”就意味着“落伍”?今天,作为一名在临床一线工作超过15年的药师,我就带大家逐一揭开它们的“真面目”。
一说到高血压,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年纪大了正常”,但你知道吗?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2.7亿,真正控制达标的却不到三分之一。
其实,控制血压并不一定需要昂贵的进口药。有三种药,价格亲民,疗效确切,副作用也较少,堪称“平民战士”:氢氯噻嗪、贝那普利和硝苯地平缓释片。
可问题来了,这些药虽然便宜,但真的适合每一个人吗?哪些人用了反而可能“伤身”呢?是不是“老药”就意味着“落伍”?今天,作为一名在临床一线工作超过15年的药师,我就带大家逐一揭开它们的“真面目”。
先从氢氯噻嗪说起,它是一种典型的利尿剂,作用原理简单直接——通过排钠排水减少血容量,从而降低血压。听起来很直白,但效果却不容小觑。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0年修订版)》明确推荐它作为一线降压药,尤其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更重要的是,它价格便宜,一片才几分钱,是很多社区医院的“常备神器”。
不过,这种药虽好,但长期使用可能引起低钾血症、高尿酸血症,甚至诱发痛风,特别是老年人或肾功能减退者,更要小心。
再来说说贝那普利,它属于ACEI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血管收缩物质的生成来降压。它不仅有降压作用,更有明显的心肾保护效应,特别适用于伴有糖尿病或蛋白尿的患者。许多临床研究表明,使用贝那普利可显著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比如《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曾刊登一项研究,证实ACEI药物可将糖尿病肾病进展风险降低27%。但要注意,贝那普利常见副作用是干咳,约有5%~20%的患者会出现,如果咳得实在难受,可以改用ARBs类药物。
硝苯地平缓释片,即“拜新同”,是钙通道阻滞剂类(CCB)药物中的代表,它通过扩张血管平滑肌来降低血压。与传统的速释硝苯地平不同,缓释制剂能避免血压“忽高忽低”的波动,更适合长期控制。
《中国高血压患者用药大数据分析报告(2023)》显示,硝苯地平缓释片是我国处方率最高的降压药之一,特别适用于老年人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但它也有“副作用”,比如面部潮红、踝部水肿等,尤其在夏季,患者更容易抱怨“腿肿得穿不下鞋”。
很多患者以为,降压药就是“血压高了就吃、低了就停”,这是极大的误区。高血压是慢性病,血压一旦控制达标,不代表病就好了,擅自停药反而更危险。
我曾遇到一位70岁的老奶奶,自觉血压正常就停药,结果两个月后突发脑出血,最终遗憾离世。这个案例让我深刻体会到,药不是吃一阵子,而是要坚持终身管理,尤其是高血压这种“隐形杀手”。
还有人担心“药吃多了伤肝肾”,其实这是对现代药物安全性的误解。国家药监局对所有上市药品都有严格的安全监控,只要按医生指导使用,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基本不会造成实质性损伤。
反而是因噎废食、不规律用药,才真正对身体构成威胁。我们药师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药物风险不是绝对的,而是可控的。”
在门诊中,我经常提醒患者:降压药虽然便宜好用,但也不能“随便乱吃”。不同类型的药物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高血压,比如利尿剂适合水钠潴留明显者,CCB适合老年人,ACEI更适合伴有心衰或糖尿病的人群。
这不是“哪个便宜吃哪个”,而是“对症下药,精准匹配”。所以,个体化用药才是降压的关键。
除了吃药,很多人忽略了生活方式干预。我常说,“降压靠三分药,七分靠生活”。饮食方面,建议采用DASH饮食模式——多吃蔬菜、水果、低脂乳制品,少油少盐,控制每日钠摄入不超过5克。
运动方面,推荐每周5天、每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比如快走、骑车、游泳等。如果能同时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那对血压的帮助远远超过药物本身。
临床经验告诉我,患者最怕的不是吃药,而是不懂药。所以我认为,药师的职责不仅是发药,更是科普。比如,有些人认为吃降压药后头晕是“药太猛”,其实是血压刚降下来身体还没适应,慢慢调整剂量就好。
还有人看到药品说明书上的“副作用一大堆”就不敢吃,这也是对药品说明书的误读。说明书只是列出所有可能出现的反应,并不代表一定会发生,真正的风险要结合个体情况综合评估。
说到底,便宜的药未必差,贵的药也未必就适合你。关键是科学评估、合理选择、长期坚持。作为一名药师,我最希望的是,每一位患者都能成为自己健康的“首席管理者”,而不是“盲目跟风的用药者”。
你是否愿意,从今天开始,重新认识这些被你忽略的“老药”?
那现在问题来了:你正在服用的降压药,真的适合你吗?你了解它的作用原理和潜在风险吗?如果明天医生建议换药,你是否能心里有数、从容应对?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也许你的故事,也能帮到别人。
[2]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高血压患者用药大数据分析报告(2023)[R]. 北京: 中国医学科学院, 2023.
[3]王丽,赵玉姣. 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2024,35(10):1234-1237.
来源:健康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