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数说山东看发展”经济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负责同志等介绍2025年一季度山东省金融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天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数说山东看发展”经济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负责同志等介绍2025年一季度山东省金融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凤凰网记者:
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是实现金融和房地产良性循环、改善市场预期的重要举措和有力保障,目前已经运行一年多。请问,目前山东最新进展如何?
高旺东: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建立一年多来,山东金融监管局认真贯彻落实金融监管总局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会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部门,持续以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实为主线,用好用足金融支持房地产一揽子增量政策,积极满足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当前进展和成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确保存量合规项目全部按期纳入“白名单”。根据国家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要求,对于符合有关条件和标准的房地产开发贷款项目,可以纳入“白名单”中优先推送给银行获得支持,银行要建立授信绿色通道、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通过存量贷款展期、调整还款安排、新增贷款等方式,积极满足项目合理融资需求。为进一步巩固扩大“白名单”机制作用,按照国家部署安排,组织银行机构对合规存量住房开发贷款项目分类分批开展备案,已于3月中旬提前将全部存量合规项目纳入“白名单”管理,配套优化金融服务,全省共计纳入项目820个、贷款余额1974亿元。
二是推动新增项目常态化纳入“白名单”。对于新增项目,一方面指导银行机构主动对接,在正常授信审批放款后及时通过备案方式纳入“白名单”;另一方面继续严格“5+5+1”审核标准,持续做好项目审核推送和问题项目修复,确保合规项目“应进尽进”,已审贷款“应贷尽贷”,资金拨付“能早尽早”,有力支持项目建成交付。目前,全省共有“白名单”项目1826个,其中成功修复问题项目155个,总计发放融资3343亿元,问题项目修复数量、贷款授信及发放金额均居全国前列。
三是一揽子增量支持政策成效不断显现。切实抓好山东“楼市19条”等一揽子增量政策的贯彻落实,推动银行机构从供需两端优化房地产金融服务,精准满足融资需求。全省房地产融资平稳增长,房企资金面逐步改善,2024年以来,房地产开发贷款月均发放量达2023年的1.32倍,在政策精准支持下,房地产展期贷款、住房租赁贷款、经营性物业贷款增长明显。今年来新投放个人住房贷款717.42亿元,降幅趋于收窄,改善型住房贷款需求有力恢复,大户型购房者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37亿元,增速已连续3个月回升。
四是房地产融资监管力度有力增强。指导银行机构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有效区分项目风险和企业集团风险,开展实质性风险判断,独立评审、自主决策,满足各类房企不同环节、不同阶段合理融资需求。协同加强资金监管,严格审查信贷资金用途和流向,重点保证项目建成交付和贷款按期偿还。严格执行资金封闭管理规定,指导银行机构开设专门账户,专款专用、封闭运行,确保项目融资资金不被挪用,防止因资金链断裂导致烂尾风险。
下一步,山东金融监管局将继续按照国家关于房地产金融工作的整体部署,坚持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具体工作指示要求,持之不懈抓好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落实落细,积极助力平稳山东房地产市场,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将科技金融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需要探索完善多样化的科技金融服务模式。请问,工商银行是如何为科技创新领域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的?
金滨:科技金融是党中央明确的“五篇大文章”之首,赋予了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历史使命。作为服务全省经济发展的主力银行,写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当好服务实体主力军,工商银行使命光荣、重任在肩。近年来,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发展取得良好成效。在贷款总量上,3月末,中国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突破1900亿元,稳居四行首位,覆盖企业超7000家。在重点客群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有贷户覆盖率较年初提升8.9个、4个百分点,分别达到38.1%、46.5%。在信贷结构上,中长期贷款余额占比达49.5%,信用贷款占比71.6%,为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有效金融助力。
在实际工作中,中国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立足省情行情,搭建“全周期、全链条、全生态”发展布局,走出了具有工行特色的发展路径。
一是聚焦“全周期”,激活发展生命力。对大企业,综合性为先。携手山东国惠设立济南AIC股权投资试点基金,支持科技创新和硬科技领域。推动“控股型、参股型”并购齐头并进,为科技企业提供更大规模、更长期限、更优价格的并购融资服务。对中型企业,精准性为先。建立单项冠军、“小巨人”企业目标库,开展精准对接;运用科创研发贷、科股贷、设备购置绿色贷等产品,围绕企业个性化需求场景做好差异服务。对小微企业,可得性为先。创新推出科创e贷、科创积分贷等线上产品,契合企业起步、初创阶段实际需求,切实助力科技研发、价值成长。
二是聚焦“全链条”,锻造发展驱动力。从信贷前中后三端发力创新服务模式,更好提升客户体验。在前端,突出高效获客。研发“科技型企业全旅程数字化赋能”系统,从“寻商机、布战术、配工具、智风控”四个维度,实现科技与金融双向赋能。推动主动授信扩容提质,累计为326户企业核定授信86亿元。在中端,突出高效审批。建立信贷前中后台合署办公中心,畅通一站式绿色审查通道,创新科创企业专属评级模型,推出审查下沉、可签约额度等创新审贷模式。在后端,突出高效服务。做好信贷全流程服务,提供涵盖“信贷、结算、国际、个人”等全方位金融服务。
三是聚焦“全生态”,凝聚发展源动力。与省委金融办,配合开展“金融直达基层加速跑”活动,中国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累计赴14个地市、为317个项目集中审核贷款资料。与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共同印发《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专属融资服务方案》,在清华大学联合举办金融助力专精特新高成长企业跨越发展研修班。与省工商联和重点商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3年为民营企业提供投融资不少于6000亿元。
下一步,将以更大力度、更强举措做优做精科技金融服务,坚决当好企业的一路同行者和坚定支持者,以领军银行姿态书写科技金融工行新篇章。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请问农发行能否介绍一下,今年一季度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进行了哪些有代表性的工作?
刘玉明:今年以来,农发行山东省分行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各项部署安排,扎实做好“五篇大文章”,积极参加“金融直达基层加速跑”活动,在省委金融办的大力支持下,成功举办“服务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加速跑”政银企合作对接会,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撑。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各项贷款余额7720.8亿元,较年初净增559.8亿元;贷款累计投放770.2亿元,同比多投116.9亿元,有效发挥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骨干支柱作用。
在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积极做好夏秋粮信贷资金供应,大力支持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大力支持种业振兴、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程,先后推出“种业振兴贷”“盐碱地治理贷”等信贷产品,助力打造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一季度累放各类粮棉油贷款42.8亿元,同比增加10亿元,贷款余额574亿元。
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大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余额达1181.6亿元,居全省金融机构首位;积极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支持乡村特色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因地制宜支持寿光蔬菜、金乡大蒜、枣庄石榴、乳山牡蛎等优势产业集群,助力“好品山东”品牌建设。
在推进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等落地方面,支持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探索支持地热、风电、氢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助力全省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截至一季度末,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贷款余额3448亿元,较年初增加286亿元;绿色贷款余额3077亿元,余额较年初增加259亿元,增幅9.2%。
在落实“三大工程”等政策性任务方面,接续发力,建立“上下联动、联合会商、工作督导”机制,组建三级行工作专班,前中后台高效协同,优化信贷资源配置,优惠利率定价,开辟绿色通道,推动“三大工程”建设高效落地。一季度累计投放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148.4亿元,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余额达421.6亿元,助力新建安置房19.5万余套、惠及居民11.7万余户;一季度累计投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贷款26.1亿元,支持新增仓容380万立方米。
下一步,农发行山东省分行将持续加强政策引导和金融服务保障,进一步深化政银企合作,推动更多政策性金融资源向乡村振兴领域倾斜,打通金融“活水”灌溉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来源:山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