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能在今天的农村老家稳稳当当“混下去”,甚至活得有声有色的人,他们身上那份能耐,可能比在城里漂着的我们,要强的得多。别不信,往下看,你就明白了。
咱们这代人,或是咱们的下一代,很多人都想挤破头往城里钻?
觉得农村就是穷、就是土、就是没出息的代名词。
留在家里的,似乎都是没办法、没本事出去闯的。
可你有没有静下心来想过?
时代变了。
如今,还真不是那么回事。
能在今天的农村老家稳稳当当“混下去”,甚至活得有声有色的人,他们身上那份能耐,可能比在城里漂着的我们,要强的得多。别不信,往下看,你就明白了。
城里上班,格子间一坐,同事关系再复杂,多少还有个边界。
不爽了,大不了换个公司,换个环境。
农村不一样。
低头不见抬头见,都是沾亲带故、几辈人的交情。
鸡毛蒜皮的事,都能扯出陈年旧账。
你要办事?得会说话,会看眼色,懂得人情往来。
想做点生意?没点人脉,没点口碑,寸步难行。
能在这种盘根错节的关系网里活得明白,处理得妥当,不惹事还能成事,这份“混”的本事,要求的情商和手腕,比在城里单纯搞定KPI,难多了。
别以为留在农村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傻傻种地。
那是老黄历了!
现在能在农村赚钱的,思路活得很。
有人搞特色种植、绿色养殖,对接电商平台,直接卖到城里人的餐桌上。
有人利用老宅子,搞农家乐、民宿,搭上乡村旅游的快车。
有人懂技术,做农机服务,承包土地,规模化经营。
还有人做直播带货,把家乡的土特产卖向全国。
他们懂政策,懂市场,懂网络。
这份折腾劲,这份把资源变现的能力,是实打实的创业思维。
比起很多在城里拧螺丝、送外卖,挣扎在房租和通勤线上的人,你说谁的“实力”更需要动脑子?
城里打工,看似稳定,其实也脆弱。
公司一裁员,行业一波动,可能就没了饭碗。
压力大,焦虑多,好像永远在追赶,永远怕掉队。
农村呢?靠天吃饭的风险一直都在,市场的变化也快。
今天这个好卖,明天可能就滞销。
但能在农村扎根的人,骨子里有种韧性。
他们见过风浪,更能接受起伏。
他们不把希望全寄托在一个地方,东边不亮西边亮。
这份面对不确定性时的淡定和灵活,这份“脚踩大地”的踏实感,是很多在城市高楼里漂泊的人,内心深处渴望却难以拥有的。
城里热闹,灯红酒绿,机会多,诱惑也多。
但那份繁华,不一定属于你。
夜深人静,出租屋里,孤独感可能更刺骨。
农村相对单调,生活圈子小,娱乐少。
但能在这种环境里安心生活,把日子过好的人,内心一定有力量。
他们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家庭。
他们不用每天挤地铁,不用焦虑学区房。
他们可能没有一身名牌,但院子里种着菜,屋后有片山林,孩子在身边跑,老人能随时照应。
这份“守得住”的定力,这份把平凡日子过出滋味的“实力”,难道不值得敬佩吗?
比起在城里,赚的钱大部分交给了房东和医院,他们手里攥着的,可能是更实实在在的幸福。
所以你看,别再用老眼光看人了。
能在今天的农村老家“混下去”,并且活得不错的,绝不是等闲之辈。
当然,不是说城里打拼不好,每个人的选择都值得尊重。
只是想提醒一句:
别轻易小看了那些选择留在土地上的人。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老家的生活也不再无奈。
真正有实力的人,在哪里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活出自己的价值。
下次再回老家,多看看那些默默耕耘的人吧,他们身上的光芒,可能比你想象的,要耀眼得多。
来源: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