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来学知识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8 17:07 2

摘要:今年1月,抖音上一条关于 “正257 边形作图难题” 的数学科普视频收获 56 万点赞,评论区近万条解题讨论。去年11月,南开大学叶嘉莹教授解析《人间词话》的135分钟公开课,吸引137万网友重温···短视频平台正在成为知识普惠的新阵地。

潮新闻记者 楼纯

今年1月,抖音上一条关于 “正257 边形作图难题” 的数学科普视频收获 56 万点赞,评论区近万条解题讨论。去年11月,南开大学叶嘉莹教授解析《人间词话》的135分钟公开课,吸引137万网友重温···短视频平台正在成为知识普惠的新阵地。

2025年4月24日,抖音知识创作砥砺计划发布会暨创作者交流日活动在北京举行,宣布聚焦自然科普、前沿科技、人文社科、名校名课四大方向,投入专项流量激励优质内容,正式开启“知识传播 2.0”时代。

图片来源:抖音

“过去一年,抖音知识类内容供给和消费显著增长,用户对长视频的接受度和需求持续提升。”抖音知识运营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表示,“我们希望通过系统性扶持,让知识内容既有深度,又有温度。”

创作者用热爱点燃知识传播的火种

在抖音,不少知识类创作者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归属,而在观众端,人们也越来越愿意消费和关注这些知识、科普类的视频。

例如生态摄影师Jason(@Jason (浴桶)的自然笔记),把兴趣活成 “爽文人生”,引发抖音网友围观。“我已经迫不及待要踩到水里了!”在一则视频中,Jason踏入雨林时的兴奋,透过镜头感染着千万网友。

这位 “螳螂狂热分子” 带着上百只螳螂饲养经验,在抖音分享雨林探险:从巨拟叶螽的愤怒姿态到拟睫螳螂的罕见现身,他如同 “行走的昆虫百科全书”。“成长过程中每一件重大的、正向的事情,都和我喜欢螳螂这件事有关系。”Jason 坦言,为记录螳螂成为生态摄影师,为复刻螳螂创办纸模品牌,抖音让他的热爱突破圈层,甚至有一位初中生在他的视频底下留言:“寒暑假搞不搞研学游?太想跟着去雨林了。”

Jason 图片来源:抖音

“等不到流星,那我就把自己化作流星。”与Jason拥抱大自然的方式有所不同,@阿宇的科学冒险(本名阿宇)选择用极限运动来向观众展示科学的魅力。

阿宇是一位以硬核科技实验和极限冒险闻名的00后创作者。他出身湖北农村,从中专辍学后自学机械与影视制作。

阿宇 图片来源:抖音

2024年,他自制高速载人飞行翼,从5000米高空跃下,以340km/h 的时速模拟流星飞行。这场 “硬核实验”背后是三个月的精密筹备,视频《340km/h, 我把自己变成了一颗流星》在抖音上单月涨粉超40万。“生命中的所有经历,在这一跃后,都会转化为勇往直前的动力。”阿宇的冒险不仅是极限挑战,更将空气动力学、材料科学等知识融入叙事,网友感叹:“原来科学可以这么燃!”

从 "围墙内" 到 "指尖上" 的知识平权

高校是知识的传播高地与创新源泉,“新媒体知识传播时代,高校何为”是不少高校教授、老师们在持续思考的问题。

“北大抖音号打造成新式 ‘平民夜校’,让知识传到更远更需要的地方。”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副主任陈波在发布会上分享道。

2024年底,北大在抖音独家发布12门信息技术完整版课程,单门最长13小时的《程序设计与算法·C语言程序设计》收获1169万次围观,230万次点赞,直接带动账号吸粉65万,4.5万用户学完至少一门课程。“公众的知识消费需求不仅在增加,更是在迭代。” 陈波指出,从戴锦华教授的人文讲座到朱松纯教授的人工智能课程,北大抖音公开课已形成“硬核理工+人文社科”的立体矩阵。

不止在北京大学,抖音“名校公开课”项目还在其他高校促进着教育生态的发展:例如,中国政法大学17小时《犯罪心理学》获70万点赞,清华大学6小时《区块链和数字加密货币》回应金融热点,同济大学《灾难逃生与自救》成“生存百科”。

据了解,抖音的“砥砺计划”,有这样四大内容方向:“自然奇境科普季”,科普类赛道,“Tech the World”,科技赛道,“文脉里的中国”,人文赛道,“名校公开课”,校园赛道。这些赛道,覆盖了从国家公园到文化地标,从AI前沿到传统诗词的多元领域。网友戏称在抖音“周一学粒子宇宙学,周二修微积分”。“名校公开课”是普通人用“赛博书桌”搭建的知识阶梯。

抖音持续构建知识传播的 “新平台”

抖音知识创作砥砺计划的核心,是“纵向做透赛道,横向做深服务”的生态思维。

在内容端,抖音与国家林草局合作覆盖五大国家公园,联动30 +科技企业打造“Tech the World”,探访三苏祠等10大文化地标推出 “文脉里的中国”,并计划2025年推出200门以上高校名课;在创作者服务端,通过“作者成长、变现激励、出版计划”体系,全年深度服务1000位优质作者。“我们联合22家出版机构,为100位创作者提供出版机会,让好视频成为好书籍。” 果麦文化北京互联网产品部总经理阮班欢现场承诺版税率上浮20%-30%,并与历史作者 “浪花姜”签约《古人那些事儿》(暂定名)。

抖音知识创作砥砺计划内容 图片来源:抖音

“抖音既是知识生产的场所,也是传播载体。”陈波的总结道出平台价值:当北大公开课成为“电子同桌”,当Jason的探险成为“移动课堂”,当阿宇的科学实验成为“立体教材”,抖音正在打破知识传播的时空壁垒。从雨林到实验室,从公开课到动画剧场,抖音用技术赋能知识,用生态激活创作,让“在抖音上大学”、“在抖音重读名著”成为现实。

在这个全民学习的时代,知识不再是专业人士的专属,而是每个人触手可及的精神养分。正如去年一位网友在北京大学跨年科学直播上,对天体物理博士刘博洋的演讲视频留言:“什么也不能阻止人类仰望星空,包括月薪3000”。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