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年岁渐长,才明白,真正想要的,不过是一个安稳角落,有花、有树、有烟火,有闲暇,能让心慢下来,日子慢下来。
人这一生,总归要学会与光阴和解。年轻时为生活奔波,步履匆匆,总想抓住些什么。
年岁渐长,才明白,真正想要的,不过是一个安稳角落,有花、有树、有烟火,有闲暇,能让心慢下来,日子慢下来。
后半生最好的状态,不过是:有个院子,慢慢过日子。
后半生,是一段回归的路
人到了一定年纪,不再向往远方的灯火,而更眷恋身边的微光。奔波半生,终于明白,外面的世界再大,也不如心里的那份安稳;山高水长,也不如柴米油盐里的笃定与清欢。
后半生,是一场回归。从浮躁回归宁静,从欲望回归节制,从人群回归内心。
若能有一个院子,看天色变幻,听风吹叶响,养几盆花,种几株草,在小小天地里,安顿余生,实属人生一幸。
中国人自古就钟情于“院”。院中可赏春花秋月,可避夏雨冬雪,是一处安放心灵的所在。
哪怕不过是三五米见方的小院,也可养出大大的天地。老墙边一株桂花,屋檐下一缸雨水,院角种几枝薄荷和香葱,便是烟火与自然的交融。
清晨开门,见光洒青砖,听鸟语啼鸣;午后煮茶,藤椅斜靠,书卷作伴;傍晚浇花扫地,看天边霞光慢慢退去,夜色落进庭院……这才是人间最温柔的日子。
院子里没有喧嚣,却藏着生活的细水长流;没有奢华,却盛着世间最本真的欢喜。
慢,是一种态度。不是懒散,而是懂得把日子过细、过稳、过出滋味来。
有了院子,才有了生活的节奏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来播种,秋来收获。日子不被外物催赶,只随季节行走,随心意流转。
有人在院中养花,学会等待花开;有人种菜,懂得播种与收获的节律;有人在老树下下棋、饮茶、发呆,把日子过得像诗一样安静而清明。
慢日子,慢生活,慢成长。正是在这慢中,才见人生真味,才悟生活本意。
一方小院,容得下四季流转,也养得出一颗沉静之心。
看惯了春花秋月,才懂四时皆景;习惯了扫地烧水,才知平凡最暖。院子里的一草一木,都是时光的馈赠,也是心灵的寄托。
竹影摇曳,月光斜照,风起时落叶飘零,雨落时万籁俱静……人在院中,心早已游走天地之间,与自然对话,与自己和解。
当内心足够安静,外界再嘈杂,也扰不动半分清欢。
后半生,过得舒不舒服,不看财富几何,而看是否有处可栖,有光可暖,有景可赏,有茶可品。
院子不必华丽,但要干净、有序;日子不必轰烈,但要温润、可感。
有个院子,过慢一点的日子,守住心底的一份清澈与安然,就是最好的晚年安排。
风起了,阳光正好。愿每一个人,到了后半生,都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院,慢慢地,把日子过成喜欢的模样。
来源|黛青,图片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庭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