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有几个明显特征,肉眼可见,早上刷牙时可以观察一下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8 18:01 2

摘要:在我国,口腔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口腔癌在男性恶性肿瘤中排位逐年提前,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

在我国,口腔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口腔癌在男性恶性肿瘤中排位逐年提前,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

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到了中晚期,治疗难度大大增加。其实,口腔癌在早期阶段就有几个肉眼可见的典型特征,尤其是在每天早上刷牙时,通过简单的观察即可发现异常。

如果能够及时注意这些细节,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患者的生存率可以大大提高。

口腔癌属于头颈部肿瘤的一种,主要发生于唇、舌、颊黏膜、牙龈、口底、硬腭等部位。根据病理类型,口腔癌绝大多数为鳞状细胞癌,占比超过90%。

其主要传播途径为局部浸润和淋巴转移,晚期甚至可能发生远处转移,如肺转移、骨转移等,严重威胁生命健康。

口腔癌的早期症状往往隐匿,容易被患者忽视。不过,医学研究和临床经验表明,早期口腔癌常常表现出一些肉眼可见的信号:

首先,口腔内出现不明原因的白斑或红斑,不伴疼痛,但持续不愈。

其次,口腔黏膜出现小肿块、硬结,质地较硬,边界不清。

再次,口腔溃疡超过两周仍未愈合,且溃疡边缘隆起、基底变硬。

此外,牙齿无明显原因松动、拔牙创口久不愈合,也可能是口腔癌的警示。日常刷牙时,如发现上述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就医检查。

在诊断方面,医生通常通过视诊、触诊初步判断病变特征,并结合组织活检确诊。

影像学检查如MRI、CT可用于评估肿瘤范围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现代影像技术如PET-CT在评估远处转移上具有重要价值。

治疗口腔癌需要综合多学科协作,主要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

早期口腔癌以局部手术切除为主,切除范围包括肿瘤及周围一定范围的正常组织,必要时结合颈部淋巴清扫术。

中晚期患者则需联合放化疗,近年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也在临床应用中取得积极进展。

康复过程中,患者应密切配合康复治疗,如语言功能训练、咀嚼功能恢复训练等,帮助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口腔癌,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长期吸烟、酗酒、嚼槟榔是重要的致病因素,戒烟限酒、避免嚼槟榔是基本要求。

注意口腔卫生,定期口腔检查,及时治疗口腔慢性刺激病变如牙石、锐利残根等,对预防口腔癌具有重要意义。

饮食方面,提倡多摄取新鲜蔬果,增加膳食纤维和抗氧化剂的摄入,有助于降低口腔癌风险。

运动锻炼方面,保持每周中等强度运动150分钟以上,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癌能力。

近年来,随着精准医疗理念的发展,口腔癌的诊疗也进入了新的阶段。研究表明,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复发或转移性口腔癌治疗中展现出良好前景。

同时,液体活检技术正在临床研究中应用,有望实现无创早期筛查,提高早期诊断率。

未来,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口腔图像识别系统,将有可能实现家庭自我筛查,进一步推动口腔癌防控前移。

在日常生活中,掌握一些实用技巧对于口腔癌的早期发现和护理至关重要。

例如,每次刷牙时用手轻轻触摸口腔内各部位,感受是否有硬块、肿胀或异常疼痛。发现异常时不要自行处理,应尽快前往口腔科或肿瘤科就诊。

此外,家中常备急救药箱,内含无菌纱布、消毒液等,以备应对口腔小出血等紧急情况。

结尾部分,综合上述内容,给出具体、实用的健康建议:

每天早晚刷牙时认真观察口腔内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就医;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至少每年一次;

主动远离烟草、酒精、槟榔等致癌物质;保持均衡营养,增加蔬果摄入;坚持运动,增强免疫力;关注口腔癌相关健康知识,与时俱进,了解最新筛查与治疗方法。

通过科学防控与自我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口腔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让健康生活从“口”开始。

参考文献:

[1]王宇,李宏军,黄慧敏,等.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免疫治疗现状及进展[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3,58(03):227-231.

[2]国家癌症中心.中国癌症统计年报2023[R].北京:国家癌症中心,2023.

[3]张晓燕,陈之平.液体活检在口腔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24,40(02):118-122.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来源:康悦健康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