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攀升,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前列腺癌已成为中国男性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
近年来,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攀升,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前列腺癌已成为中国男性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
很多人认为前列腺癌是西方国家的“富贵病”,但事实是,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这种疾病在中国也日益普遍。
令人震惊的是,许多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前列腺癌并非不可预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高危因素,可以显著降低患病风险。
前列腺癌是指发生于前列腺组织内的恶性肿瘤,主要由腺上皮细胞异常增生演变而来。
根据组织学特点,前列腺癌主要分为腺癌、鳞状细胞癌、小细胞癌等类型,其中腺癌最为常见,占前列腺恶性肿瘤的95%以上。
前列腺癌通常不是通过人际传播扩散的,而是与个体的基因、生活方式、饮食结构、激素水平等多种内外因素密切相关。
目前研究表明,年龄增长、家族遗传史、种族因素(非洲裔人群发病率更高)以及高脂肪饮食是前列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此外,吸烟、酗酒、肥胖、久坐不动以及长期高热量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也显著增加罹患风险。
前列腺癌早期症状隐匿,极易被忽略。临床上,患者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排尿困难、尿流变细、中断或尿潴留等症状。
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血尿、射精疼痛、骨骼疼痛(提示癌症骨转移)等表现。
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高度警惕,尽早就医,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血液检测、直肠指检、磁共振成像(MRI)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前列腺癌的治疗根据疾病分期、患者年龄、健康状况及个人意愿选择相应方案。对于局限性前列腺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放射治疗是主要治疗方式。
对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即雄激素剥夺治疗)、化疗、免疫治疗等成为主要手段。
近年来,新型药物如阿帕他胺、恩杂鲁胺等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疗效。
康复过程中,患者需注意营养支持、适度运动、心理调适及定期复查,防止疾病复发或进展。
预防前列腺癌,需从改善生活方式做起。
首先,戒烟限酒,减少有害物质对前列腺细胞的直接损害。
其次,保持合理饮食结构,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摄入,增加番茄、十字花科蔬菜(如西兰花、卷心菜)、深色浆果的摄入,这些食物富含抗氧化成分,有助于降低前列腺癌风险。
同时,控制体重,避免肥胖,积极参加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行,每周不少于150分钟,有助于维持良好的新陈代谢状态。
最新研究指出,定期进行前列腺癌筛查,特别是对于有家族史或年龄超过50岁的男性,能显著提高早期发现率。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新型筛查技术,如PSA密度、PSA变化率分析,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提高了筛查的准确性。
未来,前列腺癌的精准治疗将更加依赖于基因检测和分子分型,个体化治疗策略正在成为趋势。
面对健康挑战,掌握实用技巧至关重要。一旦出现排尿异常,应尽早就医,切勿讳疾忌医。
在家庭护理方面,患者术后需注意保持尿管通畅,防止感染,按时服药,定期复诊。术后康复期可进行盆底肌肉锻炼,有助于改善尿失禁问题。
最后,医生郑重劝告:为了远离前列腺癌,必须戒掉以下五大危险习惯:
1. 长期吸烟:香烟中的致癌物质可通过血液循环影响前列腺组织,引发细胞突变。
2. 酗酒无度:长期大量饮酒会抑制免疫功能,促进癌细胞生长。
3. 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尤其是红肉和加工肉制品摄入过多,显著增加前列腺癌风险。
4. 久坐不动:缺乏运动使血液循环不畅,代谢废物积聚,加重前列腺负担。
5. 不规律作息、熬夜:生物钟紊乱会影响激素分泌,增加癌变可能。
科学维护健康,从日常生活每一个细节做起。合理饮食、积极锻炼、定期体检、保持良好心态,是防范前列腺癌最有效的武器。
每一位男性朋友都应重视自己的健康,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参考文献:
[1]中国抗癌协会前列腺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前列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22, 43(10): 801-812.
[2]国家癌症中心. 中国癌症统计年报2023[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3.
[3]李文涛, 张东峰, 陈亮,等. 恩杂鲁胺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4, 44(4): 345-350.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来源:科学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