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料如何威胁水产养殖环境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7 10:48 2

摘要:Su et al. (2025).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489, 137704.

**文章信息**

Su et al. (2025).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489, 137704.

01 研究背景

微塑料(粒径

尽管已知微塑料吸附污染物,但其对水产环境中 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金属抗性基因(MRGs) 和病原菌传播的影响尚不明确。探究微塑料是否作为ARGs、MRGs和病原菌的载体,形成“污染复合体”,加剧水产养殖环境和人类健康风险。

02 实验方案

明科生物提供:宏基因组测序服务

技术亮点:

结合LEfSe分析和差异网络模型,揭示微塑料特异性富集的微生物类群。

多元线性回归量化微塑料表面特性(如粗糙度)与抗性基因丰度的关联。

03 实验结果(节选)

a. 细菌群落结构和丰度:

微塑料成为病原菌的“庇护所”。

微塑料表面选择性富集布鲁氏菌、大肠杆菌等病原菌,其丰度显著高于水体。

b. 网络、LEfSe、差异网络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网络分析显示,病原菌与ARGs/MRGs高度关联,形成“污染复合体”。

微塑料表面富集 布鲁氏菌(Brucella)、假单胞菌(Pseudomonas) 等病原菌,其丰度显著高于水体。病原菌与ARGs/MRGs呈强正相关(相关系数0.7~0.99),形成“污染复合体”。

微塑料通过吸附有机碳(TOC)促进生物膜形成,加速抗性基因的水平转移。粗糙的微塑料表面更易吸附ARGs,而疏水性强的微塑料富集更多病原菌。

LEfSe分析证实,微塑料显著改变了微生物群落的生态功能,如影响能量代谢和毒力因子产生。

04 结论

本研究首次揭示微塑料通过富集ARGs、MRGs和病原菌,形成复杂污染网络,威胁水产安全和人类健康。 这项研究也带来一定的现实启示:如需制定针对性措施,限制水产养殖中塑料制品使用、加强微塑料过滤技术等。

**未来方向**:

1. 长期追踪微塑料暴露对ARGs传播的影响。

2. 开发降解微塑料的生物或化学技术。

3. 建立ARGs-病原菌复合体的健康风险评估框架。

来源:小科学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