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逢早晚高峰或节假日,打车难、价格飙升的“痛点”总让用户叫苦不迭。网约车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但需求分布不均的问题始终未得到有效解决——据研究,Uber高峰时段的用户量是平日的四倍,但需求满足率却不足一半。如何破解这一难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姜正瑞教授携
高峰打车难?姜正瑞教授最新研究揭秘
网约车平台的“商业密码”
港中大(深圳)经管学院姜正瑞教授的合作研究在国际信息系统顶刊《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正式发表。
每逢早晚高峰或节假日,打车难、价格飙升的“痛点”总让用户叫苦不迭。网约车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但需求分布不均的问题始终未得到有效解决——据研究,Uber高峰时段的用户量是平日的四倍,但需求满足率却不足一半。如何破解这一难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姜正瑞教授携手天津大学的冯海洋、冯楠和李敏强,以及石家庄铁道大学的Ling Zhang,合作撰写的论文《A Study of Ride-Hailing Platforms’ Business Models in the Presence of Surge Demand》(高峰需求下网约车平台商业模式研究)首次系统揭示了网约车平台在“高峰需求”下的商业模式选择逻辑。该研究在国际信息系统顶刊《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正式发表。
作者简介
姜正瑞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教授
研究领域
商业智能和分析、不确定条件下的优化与决策、技术创新与扩散和信息技术经济学
本文合著者
Haiyang FENG
Tianjin University
Nan FENG
Ling Zhang
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
Minqiang LI
研究简介
研究背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网约车平台发展迅速。全球网约车市场规模预计在2024年至2030年将以14.3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中国网约车市场也呈现显著扩大的趋势。然而,网约车平台面临每日需求分布不均的挑战:高峰时段需求激增,例如Uber在高峰时段的订单量是正常时段的四倍,但需求满足率不到一半。
为应对需求激增,平台通常采用开放商业模式吸引私家车司机注册,并通过动态定价调节供需。当前,网约车市场的商业模式多样化,如滴滴、Uber等采用开放模式,曹操出行、T3出行采用封闭模式,神州专车则采用混合模式。不同商业模式各有利弊,平台在选择时面临权衡。因此,研究网约车平台应采用封闭还是开放商业模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此外,现有研究在平台开放性策略、供需匹配机制等方面虽有成果,但与本研究关注点存在差异,尤其缺乏对网约车平台在需求激增下商业模式选择的深入探讨,这为本研究提供了契机。
研究结果
1.两种效应:与封闭商业模式相比,开放商业模式产生供应增加效应和价格歧视阻碍效应。开放模式下,平台车辆采购减少,高峰时段总服务能力提高,缓解了供应短缺,使高峰时段服务价格更低、需求更高,同时缩小了高峰与正常时段的价格差距,减轻了公众对高峰定价的批评。
2. 车辆闲置情况:开放商业模式下,平台闲置车辆的可能性更小且数量更少,能更高效地利用车辆资源。
3.对不同主体的影响:开放商业模式使乘客在高峰时段能获得更多服务供给和更低价格,同时为私人司机提供了赚取额外收入的机会,提高了社会福利。然而,该模式并不总是能为平台带来更高利润。需求激增幅度对开放和封闭商业模式的利润差距影响非单调,在不同市场规模下,随着需求激增幅度的变化,利润差距呈现不同趋势。
研究意义
1.对平台所有者的意义:本研究为平台所有者评估开放商业模式是否盈利提供了理论指导。在实施开放模式时,研究中的均衡解及相关结论可为运营决策提供参考。即使开放模式在盈利能力上不占优势,其在减少车辆闲置、抑制高峰时段价格涨幅等方面的优势,仍能为平台所有者提供战略和运营层面的重要参考,助力构建竞争优势。
2.对政策制定者的意义:开放商业模式能够增加服务供给、降低服务价格、提高车辆资源利用效率,并为私家车司机创造额外收入机会,从而提升社会福利。政策制定者可鼓励私家车司机参与,例如通过提供培训或经济激励等方式。同时,考虑到开放模式可能影响平台利润,政策制定者可给予税收补贴等激励措施,引导平台选择开放商业模式,以实现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
来源:尊敬有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