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尔股份,胜券在握!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8 18:30 2

摘要:新能源汽车下游存在强劲需求,令宁德时代、三花智控、拓普集团、赛力斯等汽车产业链公司,实现营收的快速增长。

需求,持续增长!

光伏装机需求居高不下,催生出阳光电源、隆基绿能、TCL中环等一众巨头。

新能源汽车下游存在强劲需求,令宁德时代、三花智控、拓普集团、赛力斯等汽车产业链公司,实现营收的快速增长。

当下,新能源行业已进入发展的“成熟阶段”,多数公司的业绩已逐步兑现。

而AI和人形机器人两大赛道,才初步进入发展的“加速阶段”。

一方面,人形机器人量产在即。

波士顿动力、本田很早就有人形机器人了,并不稀奇。

但直到特斯拉Optimus,以2万-3万美元的量产成本横空出世,才打破了人形机器人的降本难题。不仅如此,随着量产规模扩大,其成本有望下探至1万美元。

马斯克预计2026年人形机器人产量将增长10倍,目标生产数量5万-10万台。人形机器人量产在即,产品渗透才刚刚开始。

另一方面,云端AI与端侧AI,相继发力。

2023年和2024年,是云端AI的主场。

这期间数据中心机架数量快速增长,令以英伟达为首的算力产业链公司,业绩快速兑现。与此同时,沃尔核材、英维克、天孚通信等公司,营收也呈现出较强的增长势头。

进入2025年后,Meta AI眼镜的放量和Deepseek的闪亮登场,则宣告了端侧AI商业化落地的广阔前景。

在此背景下,瑞芯微、全志科技、恒玄科技等公司的RISC-V芯片,在AI眼镜、智能家居等场景的渗透率,有望稳步提升。

不过,还有一家公司,产品可应用在AI、人形机器人、消费电子等场景中,是多个行业的隐形冠军。

它就是,韦尔股份。

韦尔股份是全球前三大CMOS图像传感器(CIS)供应商,也是全球前十大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之一。

CMOS图像传感器是公司的核心业务,这是一种光学传感器,决定了摄像头的光线感知、图片质量等,在摄像头模组中的成本占比为52%,远高于光学镜头(20%)、模组结构件(19%)和滤光片(3%)等。

虽然全球CMOS图像传感器的市场份额,长期以来被海外公司占据,2023年索尼、三星在该领域的全球市占率为42%、19%,但韦尔股份旗下子公司豪威科技,仍以11%的市场份额,强势攀登至全球第三

要知道,CIS传感器可以充当电子设备的“眼睛”。

也就是说,智能手机、人形机器人、新能源车、AI眼镜、VR/AR头显等所有要用到摄像头的设备,都有可能见到韦尔股份产品的身影,公司CMOS产品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除了市场份额领先外,韦尔股份还具备这些“硬实力”:

1.研发投入高

作为采用Fabless业务模式的半导体公司,持续的研发能力是公司核心竞争力之一。财报显示,2024年韦尔股份研发投入金额为32.45亿,较上年增长10.89%。

一年三十多亿的研发投入,可比不少上市公司全年的营收都高了。

高研发投入下,实现产品性能的持续提升,对韦尔股份来说也是胜券在握的事情。

其子公司豪威科技CIS产品,几乎覆盖所有像素,不仅如此,为了持续强化在高端智能手机CIS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公司推出了有2亿像素的OVB0B和OVB0A传感器

另外,5000万像素的高端图像传感器OV50H,也成功应用在华为、小米等品牌的多款安卓高端旗舰机中。

产品结构的优化,令公司盈利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2024年末,韦尔股份毛利率已经恢复至29.4%的高位水平,与2022年30.75%的毛利率相近。

同时,得益于毛利率回升和成本管控能力的增强,公司净利率的攀升更为明显,2022-2024年,韦尔股份净利率从4.77%大幅增长至12.76%。

2.业绩修复快

虽然2022年、2023年韦尔股份营收规模有所下降。

但在AI推动消费电子回暖、汽车智能化加速背景下,公司业绩端修复明显。

财报显示,2024年实现营收256.7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实现净利润33.23亿元,同比大增498.11%,一扫此前营收、净利润双双下降的阴霾。

具体到各业务来看,图像传感器产品收入为191.9亿,营收占比达到75%,而在图像传感器中,又以汽车电子、智能手机领域的增长最快,分别为30%和26%。

短期的业绩增长不算什么,更重要的是,这种增长势头能否保持下去。

那么,韦尔股份未来成长性如何呢?

首先,智能手机市场,逐步回暖。

受益于生成式AI发展、亚太和拉美等新兴市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提升。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回暖迹象明显,年度出货量为12.2亿部,同比增长7%

从过往数据来看,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于2023年见底,为11.64亿部。2024年行业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后续出货量继续增长的可能性较大,公司产品有望继续放量。

其次,新能源汽车销量,仍在攀升。

202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144万辆,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销量依旧保持在高位水平,这就带动智能驾驶渗透率持续提升。

预计2030年国内L2级智驾渗透率可达40%,L4、L5级智驾渗透率能突破10%。一般来说,L2级智驾配备5个车载摄像头,L4、L5级配备的车载摄像头数量可达20个或者更多。

年报中显示,韦尔股份的汽车CIS产品,已经覆盖ADAS、电子后视镜、仪表盘摄像头(用于监测驾驶员)、后视和全景影像等多个领域。

另外,LCOS反射式投影技术,在AR-HUD中有着重要应用,韦尔股份的LCOS产品已经实现量产交付。

最后,机器视觉产品开始放量。

机器视觉,主要是通过光学器件来模拟人眼视觉来实现的,对3D相机和CMOS传感器有着巨大需求。

2024年韦尔股份成立了机器视觉部门,公司同年推出的OG09A10传感器,可应用在工业机器人智能交通系统领域,OV01D1R智能CMOS图像传感器则可用于VR/AR等端侧AI设备里。

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来自新兴市场、物联网的图像传感器收入已达7.6亿元。

所以,总的来看。

凭借在CMOS图像传感器环节的强悍实力,韦尔股份成功将业务范围从消费电子拓展到端侧AI、机器人等领域。

当下,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已经有了明显修复,伴随CMOS产品在新领域的持续放量,韦尔股份有望迎来业绩的新一轮提升。

来源:小象说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