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花生是我省种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为深入推进花生绿色、高质、高效、安全生产,切实推动科学施肥增效,结合我省实际,特提出2025年花生科学施肥技术指导意见。
花生是我省种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为深入推进花生绿色、高质、高效、安全生产,切实推动科学施肥增效,结合我省实际,特提出2025年花生科学施肥技术指导意见。
一、河南省花生测土配方施肥分区
结合水、肥、气、热等自然生态条件,将我省花生划分为豫北优质中高产区、沿黄及黄河故道优质高产区、岗岭旱作中低产区、豫中优质中高产区、豫南优质中高产区5个施肥分区(见附件1)。
二、施肥原则
(一)均衡供应氮磷钾养分
根据花生产量水平、养分需求规律和土壤肥力确定氮磷钾用量。氮肥采用一次性或基追结合方式按比例分次施入,磷钾养分一次性底施。
(二)因土调整肥料品种
土壤连作障碍田块增施有机肥、微生物肥;酸性土壤调施碱性肥料、碱性土壤调理剂,重施有机肥料,减施双氯肥料;肥力较低的砂土、轻壤土和生茬地,增施有机肥料、花生根瘤菌肥,培肥土壤、增强根瘤固氮能力。
(三)巧补中微量元素肥料
根据土壤性质科学施用钙肥,酸性土壤可选用石灰、钙镁磷肥做基肥,中性、碱性土壤可选用过磷酸钙做基肥,配合施用解磷微生物菌剂,减少钙的固定,也可以采用水溶性钙肥叶面喷施;钼、硼等微量元素可采取拌种或与根瘤菌剂混合拌种方式,提高结瘤效率,需注意微量元素间拮抗作用。
(四)注重土壤培肥
春播花生生长周期长,种植要注重耕地用养结合;麦套花生要统筹小麦—花生周年施肥;夏直播花生要及时灭茬、整地,减少秸秆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
三、施肥建议
依据测土配方施肥研究成果,结合各施肥区域花生生产实际,制定、推荐全省夏花生区域施肥技术指标(见附件2),施肥大配方和施用量(见附件3),各地应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配方,强化企业配肥、农民选肥用肥指导。
(一)土壤施肥
1.春播花生。春播花生生长期长,产量较高,可在夏花生区域推荐施肥基础上增加10%~20%的施肥量。(1)底肥。以基施为主,磷肥、钾肥、钙肥、60%~80%的氮肥随整地施入或种肥同播同期播(施)入。土壤肥力中等或偏低的地块应增施有机肥,建议每亩基施商品有机肥100~200公斤或发酵腐熟有机肥500~1000公斤。(2)追肥。在开花下针期,结合中耕或灌溉追施剩余20%~40%的氮肥。覆膜种植的春季花生覆膜种植时,施肥以一次性底施为主,化肥、有机肥、钙肥于耕翻整地时施入。
2.麦套花生。(1)有机肥。麦套花生应注意统筹小麦—花生周年施肥,在前茬小麦播种时增施有机肥,建议每亩施用发酵腐熟有机肥500~1000公斤或商品有机肥料100~200公斤。(2)追肥。化肥以苗期机械追肥为主,或在开花下针期结合灌溉及时追肥。一般黏质土壤可于苗期一次性追施所有化肥;壤质、砂质土壤上40%~60%的氮肥随磷肥、钾肥、钙肥苗期一次性追施,其余氮肥在初花期追施。
3.夏直播花生。(1)底肥。夏直播花生施肥以底施为主,建议采用种肥异位同播技术。土壤质地偏粘的中、高产地块,底肥可采用一次性施肥;中低产田块氮肥采取基追结合方式分次施用,先将50%~70%氮肥和全部磷肥、钾肥、钙肥与种子同时施(播)入。(2)追肥。剩余30%~50%的氮肥于开花下针期至结荚期追施。
4.配套技术。(1)整地。春播花生播种前一般采用深翻后旋耕整地,以加厚活土层;夏直播花生播种时,有条件的地方可于小麦收获后,及时灭茬、整地,减少秸秆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耕作深度15厘米左右。(2)调理连作障碍。花生连作造成土壤养分失调,土传病害较重,可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增施功能微生物菌肥1~3公斤。(3)一次性施肥技术。花生一次性施肥推荐种肥异位同播技术,施肥时建议施用缓(控)释肥料,高肥力地块可将氮肥用量调减5%~10%。(4)土壤追肥方式。土壤追肥可结合实际采用机械开沟条施覆土的方法,施肥深度为10厘米左右,也可结合灌溉进行追肥。灌溉追肥时注意控制水分用量,减少养分流失。(5)巧施中微量元素。花生要视土壤丰缺状况巧施钙、硫、锌等中、微量元素肥,缺乏地块推荐钙肥用量10~20公斤/亩、硫肥用量2~4公斤/亩、锌肥用量1~2公斤/亩。(6)增施根瘤菌肥。肥力较低的砂土、轻壤土和生茬地宜增施花生根瘤菌肥,增强根瘤固氮能力。土壤底施时根瘤菌肥推荐用量为2~3公斤/亩,拌种或种子包衣时推荐用量应保证活菌数不低于80亿个/亩。
(二)叶面施肥
根据花生长势,结合病虫害防治,按需选择叶面肥料。肥液随配随用,将肥液均匀地喷洒于叶片正反两面。喷洒应在无风天上午10时以前或下午16时以后喷施,喷后4小时内遇雨需重喷。
(1)苗期。一般肥力水平较低的花生田,叶面喷施1%~2%尿素溶液和0.1%~0.2%硫酸锌、硼肥,促其早发快长。(2)花针期。以增钙补微为主,推荐喷施0.1%~0.2%的硝酸钙、硼酸溶液,促多花和开花一致,促花针下扎。(3)结荚期。花生结荚期及时叶面补施含锌、硼、钼等微量元素水溶肥料,促进荚果发育。每隔7~10天喷施1次,喷施3次。(4)饱果期。以磷酸二氢钾、钙肥为主,浓度为0.1%~0.2%,起到防早衰促饱果的作用。上述追肥采用无人机喷施时,浓度可增加1~2倍,亩用量减少到3~5升。
四、花生科学施肥增效技术
当前我省夏花生施肥主要采取土壤施肥与叶面喷施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各地创新施肥方法,在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上,推广缓(控)释肥应用、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替代化肥和接种根瘤菌菌剂等新技术,持续提升花生科学施肥技术水平,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各地可结合生产实际组合运用。
(一)缓(控)释肥应用技术
在春花生、夏直播花生种植区,整地后,结合起垄、施肥和播种一体化技术,优先选用包膜型缓(控)释肥料,通过种肥异位同播机将种子与底肥一次性施入土壤,保证肥料施用后前期不烧种伤根,中期营养成分足,后期不脱肥,高肥力地块可适度调减氮肥用量5%~10%。种肥同播时,根据花生株距、行距及播种深度等要求,调整种肥同播机具参数。施肥位置在种子位置下方,两者要有5~8厘米间距,防止种子与肥料距离过近,导致烧苗。一般播种深度3~5厘米,施肥深度10~20厘米。
(二)水肥一体化技术
花生一般宜种植在沙土和沙壤土的耕地上,因沙土和沙壤土保水保肥性能差,宜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采用滴灌、喷灌、微灌等水肥一体化技术,按照“肥随水走、少量多次、分阶段拟合”的原则制定灌溉施肥制度,充分利用灌溉系统进行施肥,适当增加氮肥追施次数,实现少量多次,提高养分利用率,降低化肥用量。使用水肥一体化,可适度调减氮肥用量15%~20%。
(三)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
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生物有机肥和发酵腐熟有机肥,鼓励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集中堆肥,以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一般商品有机肥推荐用量为200公斤/亩左右,发酵腐熟有机肥用量为500~1000公斤/亩,以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高肥力地块可适度调减氮肥用量20%~30%。
(四)接种根瘤菌菌剂技术
在生茬地及病害发生较轻的地块,结合配方施肥推广应用根瘤菌菌剂,增强根瘤固氮能力。接种根瘤菌菌剂时可适度调减氮肥用量20%~30%。
1.接种方法。接种根瘤菌菌剂主要采用包衣、拌种或喷施的方式,可添加0.05%~0.1%的钼酸铵或钼酸钠溶液以及0.1%的硼砂溶液与根瘤菌菌剂混合,提高根瘤菌结瘤效率。根瘤菌菌剂包衣或拌种时,轻轻搅拌至所有种子表面附着根瘤菌菌剂即可,注意防止花生种皮过湿脱落。根瘤菌菌剂喷施时,建议配备专用喷施设备在播种时将液体根瘤菌菌剂稀释液均匀喷洒在花生种子表面及其周围土壤。对已有农药包衣的种子,使用根瘤菌菌剂时建议添加专用种衣保护剂。播种后应及时浇水,保证土壤湿度在60%~70%,以利于根瘤菌生存。
2.使用剂量。液体根瘤菌菌剂包衣或拌种时,每亩花生种子菌剂的推荐用量为40~50毫升;固体根瘤菌剂包衣或拌种时,每亩花生种子菌剂的推荐用量为40~50克,保证活菌数不低于80亿个/亩。
附件:
1.河南省花生测土配方施肥分区
2.河南省夏花生区域施肥技术指标推荐
3.河南省夏花生区域大配方推荐
来源:农民芳芳